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华萍专利>正文

油井中石油抽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7224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5:18
一种油井中石油抽取装置,它属于石油开采技术;它的泵外壳内安装有内泵壳、电磁线圈,在泵外壳的外面的下面一面固定有脚架;电磁线圈固定在内泵壳外面的下面,内泵壳的下端固定在泵外壳内的下端;在内泵壳内安装有轴管出油阀、进油阀门、铁芯弹簧、铁芯活塞,轴管出油阀的下端从内泵壳的上面一端的中心孔穿过后穿过铁芯弹簧、铁芯活塞,进油阀门安装在进油孔内端的环形内阶上与环形内阶的横面配合能够密封或打开进石油的通道。油井中石油抽取装置的结构紧凑、动力强劲,漂浮在石油面上,能够随石油面的升高或降低而自动升高或降低,抽石油时油井的底部的泥沙和水分不进入油泵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漂浮在石油面上抽取石油的油井中石油抽取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在石油井中抽取石油,都是采用摇臂活塞提升式抽取油井中的石油。在抽取的过程中由于震动大,再加上抽取石油的进油管插入油井的底部,导致抽取的石油在泥沙和水分的含量都比较重。为此,我们设计出了能够漂浮在油井中的石油面上的抽取石油的栗,并且抽取的石油中没有水分和泥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漂浮在油井中的石油面上抽石油的油井中石油抽取装置的制造及其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油井中石油抽取装置主要包括栗外壳、外油孔、电磁线圈、内栗壳、进油孔、进油阀门、铁芯弹簧、铁芯活塞、轴管出油阀、油管连接头、磁场控制器、电子遥控装置。在栗外壳内的下面部分安装有内栗壳、电磁线圈,在栗外壳的外面的下面一面固定有脚架,脚架的下端低于栗外壳下端的外油孔的位置;电磁线圈固定在内栗壳外面的下面部分,内栗壳的下端固定在栗外壳内的下端。连接电磁线圈的电路与磁场控制器连接,磁场控制器的电路与电子遥控装置连接,电子遥控装置与绝缘电线连接,磁场控制器、电子遥控装置和电子遥控装置的电子信号接收器安装在栗外壳内。在内栗壳内安装有轴管出油阀、进油阀门、铁芯弹簧、铁芯活塞,轴管出油阀固定在内栗壳的上面一端的中心孔上,轴管出油阀的下端从内栗壳的上端的中心孔穿过后、进入内栗壳内穿过铁芯活塞、铁芯弹簧后进入到接近进油阀门的上面的一面处,轴管出油阀的下端与进油阀门的上面一面有间隙,进油阀门安装在进油孔内端的环形内阶上,进油阀门的下面一面与内栗壳的下端的进油孔的内端的环形内阶的横面配合而能够密封或打开进入内栗壳内的进油通道;铁芯活塞安装在内栗壳的内腔的上面部分,铁芯弹簧安装在内栗壳的内腔的下面部分,铁芯弹簧的上端顶压在铁芯活塞的下端、下端顶压在内栗壳的内腔的下端;轴管出油阀的上端露出内栗壳的上端面的部分与油管连接头的下端连接,油管连接头通过伸出孔固定在栗外壳的上端,油管连接头的上端通过软管或伸缩管与输送石油的管道连接。所述的栗外壳的材料是金属、塑料、尼龙、玻璃钢、橡胶中的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材料,采用橡胶材料时或成形后的栗外壳是软壳体时,在使用时要先给栗外壳的内腔充气使其能够浮于油面;空心阀体和内栗壳的材料采用金属、塑料、尼龙和玻璃钢中的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材料;进油阀门的材料采用金属、塑料、尼龙和玻璃钢中的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材料;铁芯活塞的材料是能够受磁场吸引的材料;铁芯弹簧采用的材料是金属和橡胶中的一种类型或两种类型的材料,采用橡胶材料时,铁芯弹簧是空心管式的弹簧,利用橡胶的弹性和收缩性来实现弹簧的功能;油管连接头的材料是金属、塑料、尼龙、玻璃钢、橡胶中的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材料。所述的栗外壳是产生浮力的空心腔体,空心腔体的上端有伸出孔和线孔、下端有外油孔,空心腔体内的下面部分安装有电磁线圈和内栗壳及内栗壳内安装的部件,空心腔体内的上面部分安装有油管连接头;空心壳体内的下端与内栗壳的下端配合而密封空心壳体的下面部分的内腔,空心壳体下端的外油孔与内栗壳下端的进油孔相通;伸出孔是让油管连接头穿过的孔,通过螺母固定油管连接头,并通过油管连接头和密封垫及螺母密封伸出孔;线孔是让绝缘电线穿过的孔,并通过绝缘电线和密封胶环密封线孔;把栗外壳放入石油中时,栗外壳产生的浮力能够支撑栗外壳及其内部的部件的所有重量而浮于上面上;栗外壳漂浮在石油面上工作时,能够随石油面的升高而升高、随石油面的降低而降低。所述的内栗壳的内腔是圆柱体,在内腔的中心线上的上端有中心孔穿过内栗壳、下端有进油孔穿过内栗壳,在中心孔的旁边有独立的通气孔;在进油孔的内端有平面环式的环形内阶,环形内阶的横面是密封面,密封面与进油阀门的下面一面配合。为了方便内栗壳的加工和装配,把内栗壳从上端或下端处分段加工后再组合在一起,或者,把内栗壳从上端和下端处分成三段加工后再组合在一起。所述的进油阀门是平板,平板的下面一面是密封面,密封面与进油孔的内端的环形内阶的横面配合能够密封进油通道和打开进石油的通道。所述的轴管出油阀包括空心阀体和密封球,空心阀体是空心管式的空心轴,空心阀体伸入内栗壳内的部分的表面是光滑的圆柱面,圆柱面与铁芯活塞的中心圆孔配合;空心阀体的下端有出油密封端,出油密封端的下端面在空心阀体的下端、上端面是内锥面,内锥面的大端与轴管出油阀的上端相通、小端与轴管出油阀的下端相通,在内锥面上安装有密封球;内锥面与密封球的球面配合,在密封球的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密封内锥面,在从空心阀体下端的内孔进入有压力的石油时能够打开内锥面与密封球的密封而形成通道。所述的铁芯活塞是圆柱形的铁芯,圆柱形的铁芯的中心线的部位有光滑的中心圆孔,圆柱形的铁芯的外圆面是光滑的外圆面;在光滑的中心圆孔内有凹陷的环槽,环槽内嵌有密封环;在光滑的外圆面上有凹陷的环槽,环槽内嵌有密封环;中心圆孔与空心阀体的圆柱面配合而能够密封圆柱面,并能够在空心阀体的圆柱面上滑动;外圆面与内栗壳的内腔配合能够密封内栗壳的内腔,并能够在内栗壳的内腔内滑动。所述的磁场控控制器是控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场的控制器,控制着电磁场产生的时间和产生电磁场时间的长短、及每次产生电磁场后到第二次再产生电磁场的间隔时间。所述的电子遥控装置是接通和切断产生电磁场的电路开关,包括接通或切断电路的开关部分和电子遥控部分,电子遥控部分包括遥控器开关和电子信号接收器;遥控器开关用于工作人员随身携带,便于工作人员操纵油井中石油抽取装置的正常工作和切断油井中石油抽取装置的控制电路。所述的石油管连接头是带有连接头和连接管的一体式的石油管。所述的进油孔是石油进入内栗壳的内腔的经过孔,进油孔的上端是内端、下端是外端。所述的油井中石油抽取装置在抽取石油的过程中,控制进油的阀门中和出油的阀门中没有回位弹簧;出油时,采用进油阀门的重力自动下降回位而关闭进油通道进行密封,采用压力打开石油输出内栗壳外的出油通道;进油时,采用密封球的重力自动下降回位而关闭出油通道进行密封,采用吸力打开石油进入内栗壳内的通道。为了保证油井中石油抽取装置能够正常工作,采用电子遥控装置控制电磁线圈的连接电路的接通和切断。为了保证栗外壳能够保持形状和不容易变形,在栗外壳的内腔内制造有支撑的骨架。为了保证石油能够正常进入外油孔内,栗外壳的重心制造在靠近外油孔的位置。为了使石油能够进入内栗壳内,漂浮在石油面上的栗外壳的外油孔必须潜入到石油面以下油栗才能够正常工作。为了保证进入油栗内的石油中没有泥沙和水分,在外油孔接近油井的底部时,采用脚架支撑栗外壳使外油孔与油井的底部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在铁芯活塞上行时减小阻力,在内栗壳的上端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能够使安装铁芯活塞部分的内栗壳的内腔与栗外壳的内腔相通。为了使铁芯活塞在推动内栗壳内的铁芯活塞下面的石油进入轴管出油阀后能够顺利回到内栗壳内的顶部,采用铁芯弹簧作为推动铁芯活塞回位的动力。使用时,将油井中石油抽取装置放于石油井内的石油中,外油孔和进油孔深入石油中,栗外壳的上面部分浮出石油面。按下遥控器开关的起动按键,电子信号接收器接收到起动信号后接通电子遥控装置与磁场控控制器的电路,磁场控控制器接通电磁线圈的通电电路产生电磁场,电磁场产生的吸引力拉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井中石油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井中石油抽取装置包括泵外壳(1)、外油孔(3)、电磁线圈(13)、内泵壳(4)、进油孔(11)、进油阀门(9)、铁芯弹簧(7)、铁芯活塞(6)、轴管出油阀、油管连接头(12)、磁场控制器、电子遥控装置;在泵外壳(1)内的下面部分安装有内泵壳(4)、电磁线圈(13),在泵外壳(1)的外面的下面一面固定有脚架(2),脚架(2)的下端低于泵外壳(1)下端的外油孔(3)的位置;电磁线圈(13)固定在内泵壳(4)外面的下面部分,内泵壳(4)的下端固定在泵外壳(1)内的下端;连接电磁线圈(13)的电路与磁场控制器连接,磁场控制器的电路与电子遥控装置连接,电子遥控装置与绝缘电线连接,磁场控制器、电子遥控装置和电子遥控装置的电子信号接收器安装在泵外壳(1)内;在内泵壳(4)内安装有轴管出油阀、进油阀门(9)、铁芯弹簧(7)、铁芯活塞(6),轴管出油阀固定在内泵壳(4)的上面一端的中心孔上,轴管出油阀的下端从内泵壳(4)的上端的中心孔穿过后、进入内泵壳(4)内穿过铁芯活塞(6)、铁芯弹簧(7)后进入到接近进油阀门(9)的上面的一面处,轴管出油阀的下端与进油阀门(9)的上面一面有间隙,进油阀门(9)安装在进油孔(11)内端的环形内阶上,进油阀门(9)的下面一面与内泵壳(4)的下端的进油孔(11)的内端的环形内阶的横面配合而能够密封或打开进入内泵壳(4)内的进油通道;铁芯活塞(6)安装在内泵壳(4)的内腔的上面部分,铁芯弹簧(7)安装在内泵壳(4)的内腔的下面部分,铁芯弹簧(7)的上端顶压在铁芯活塞(6)的下端、下端顶压在内泵壳(4)的内腔的下端;轴管出油阀的上端露出内泵壳(4)的上端面的部分与油管连接头(12)的下端连接,油管连接头(12)通过伸出孔固定在泵外壳(1)的上端,油管连接头(12)的上端通过软管或伸缩管与输送石油的管道连接;所述的泵外壳(1)的材料是金属、塑料、尼龙、玻璃钢、橡胶中的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材料,采用橡胶材料时或成形后的泵外壳(1)是软壳体时,在使用时要先给泵外壳(1)的内腔充气使其能够浮于油面;空心阀体(5)和内泵壳(4)的材料采用金属、塑料、尼龙和玻璃钢中的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材料;进油阀门(9)的材料采用金属、塑料、尼龙和玻璃钢中的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材料;铁芯活塞(6)的材料是能够受磁场吸引的材料;铁芯弹簧(7)采用的材料是金属和橡胶中的一种类型或两种类型的材料,采用橡胶材料时,铁芯弹簧(7)是空心管式的弹簧,利用橡胶的弹性和收缩性来实现弹簧的功能;油管连接头(12)的材料是金属、塑料、尼龙、玻璃钢、橡胶中的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材料;所述的泵外壳(1)是产生浮力的空心腔体,空心腔体的上端有伸出孔和线孔、下端有外油孔(3),空心腔体内的下面部分安装有电磁线圈(13)和内泵壳(4)及内泵壳(4)内安装的部件,空心腔体内的上面部分安装有油管连接头(12);空心壳体内的下端与内泵壳(4)的下端配合而密封空心壳体的下面部分的内腔,空心壳体下端的外油孔(3)与内泵壳(4)下端的进油孔(11)相通;伸出孔是让油管连接头(12)穿过的孔,通过螺母固定油管连接头(12),并通过油管连接头(12)和密封垫及螺母密封伸出孔;线孔是让绝缘电线穿过的孔,并通过绝缘电线和密封胶环密封线孔;把泵外壳(1)放入石油中时,泵外壳(1)产生的浮力能够支撑泵外壳(1)及其内部的部件的所有重量而浮于上面上;泵外壳(1)漂浮在石油面上工作时,能够随石油面的升高而升高、随石油面的降低而降低;所述的内泵壳(4)的内腔是圆柱体,在内腔的中心线上的上端有中心孔穿过内泵壳(4)、下端有进油孔(11)穿过内泵壳(4),在中心孔的旁边有独立的通气孔(10);在进油孔(11)的内端有平面环式的环形内阶,环形内阶的横面是密封面,密封面与进油阀门(9)的下面一面配合;为了方便内泵壳的加工和装配,把内泵壳从上端或下端处分段加工后再组合在一起,或者,把内泵壳从上端和下端处分成三段加工后再组合在一起;所述的进油阀门(9)是平板,平板的下面一面是密封面,密封面与进油孔(11)的内端的环形内阶的横面配合能够密封进油通道和打开进石油的通道;所述的轴管出油阀包括空心阀体(5)和密封球(8),空心阀体(5)是空心管式的空心轴,空心阀体(5)伸入内泵壳(4)内的部分的表面是光滑的圆柱面,圆柱面与铁芯活塞(6)的中心圆孔配合;空心阀体(5)的下端有出油密封端,出油密封端的下端面在空心阀体(5)的下端、上端面是内锥面,内锥面的大端与轴管出油阀的上端相通、小端与轴管出油阀的下端相通,在内锥面上安装有密封球(8);内锥面与密封球的球面配合,在密封球(8)的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密封内锥面,在从空心阀体(5)下端的内孔进入有压力的石油时能够打开内锥面与密封球(8)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仟宗徐华萍
申请(专利权)人:徐华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