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者用的起塞用螺丝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690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侍者用的起塞用螺丝起子,其中,颈部支架(4)包括:除它的两个并排设置的抵靠槽口(9)外,有一个背部延伸部分,其长度为颈部支架铰接轴(3,23)和槽口的抵靠在容器边缘上的面(9a)之间距离(S)的0.4到0.6倍,该背部延伸部分设置成使操作者可以用手握住它,并且把它的端部(4c)压靠在容器的颈部(11)上,同时用另外一只手操作手柄。每个槽口(9)的面(9a)相对于颈部支架(4)的腹板(4a)形成有75°到85°之间的角(b),以仅使每个槽口(9)的端部首先抵靠在容器的边缘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侍者用的起塞用螺丝起子。众所周知,侍者用的起塞用螺丝起子包括一个手柄,一个用来抵靠在容器颈上的颈部支架,该颈部支架为U形断面,有一个腹板和两个凸缘,该颈部支架的一端铰接到手柄的一端上。该颈部支架包括,在每个凸缘上,有一个用作与容器的边缘相抵靠的槽口。一个螺旋拔塞器,比如一个金属薄片或一个金属线条。该螺旋拔塞器在靠近颈部支架处铰接到手柄上,其能够在存放位置处收放到手柄内。当尽可能把拔塞器旋转到最后一圈插入到木塞中,并且把槽口置于容器颈的边缘上时,手柄一端的向上运动首先增强了颈部上的槽口的固着力,然后就能够通过拔塞器垂直地拔出木塞。实际上,虽然手柄以其在颈部支架上的铰接点为轴做旋转运动,这意味着,手柄上的拔塞器的铰接轴经过了一个圆形路径,该圆形路径往往使铰接轴与容器的垂直轴线相偏离,然而通常这种运动都非常复杂。当施加在手柄上的铰接点和手柄上的起塞用螺丝起子上的铰接轴上的运动相同时,所发生的情形是,传递给手柄的力最初往往使颈部支架向外倾斜,然后在手柄越过水平位置之后,使颈部支架往回运动。结果木塞被拉向侧面,即向其理论上的垂直路径的任一边上拉,因而它就会以或大或小的力挤压容器的侧壁。因此摩擦就会增大,有时对于长一点的木塞,就有可能使木塞,有时甚至使容器颈破碎。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尤其是在拔长木塞时,操作者并不把整个拔塞器插入到木塞中去,而往往只是把木塞拔出一半,然后在重新拉拔木塞之前再把拔塞器插入剩余部分。这种重新插入拔塞器的危险是可能使木塞破裂,并且因此使木塞的碎块掉入容器颈内。欧洲专利EP-A-143175,EP-A-562174和EP-A-955264所公开的起塞用螺丝起子在手柄和颈部支架之间设置有相对于手柄上的拔塞器的铰接轴的用于调整手柄和颈部支架铰接轴的位置的装置。这种解决方案必须在拔取木塞时进行手动调节,而这种手动调节难以进行,因此使得这种技术被淘汰掉。尤其是在文件FR-A-2689115和EP-A-873965中公开的另一个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手柄上分别定位拔塞器的铰接轴和颈部支架铰接轴以使拔塞器的轴的圆形运动路径的半径较小;颈部支架带有一套额外的固定的或铰接的抵靠槽口。在这种解决方案中,拔取木塞就必须使手柄的向上的运动停下来,在大约一半的拔出长度时,使手柄下降以使第二套槽口置于容器的边缘上,然后重新开始向上运动手柄。这种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但是木塞仍然受到横向的负载,这种负载把木塞压向容器,从而产生摩擦。另外,在目前的侍者用的起塞用螺丝起子中,槽口由对应的颈部支架的凸缘上的切掉部分的两近似垂直的边形成。在拔取木塞的过程中,以约与颈部支架的纵轴线垂直伸出的边抵靠在容器的边缘上。但是,容器边缘的形状随容器类型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在一些容器上,环状瓶口和边缘是平齐的,而在其它容器上环状瓶口比容器边缘低一点,而环状瓶口本身有直角边的,也有圆边的。这就意味着只带有一种起塞用螺丝起子的送酒服务员会发现,对于边缘的表面积小的容器,颈部支架上的槽口经常会从上面滑掉,从而妨碍打开容器。如果压在容器边缘上的槽口的边垂直于颈部支架的轴线,那么上述情况就更有可能发生。结果就是,操作者必须中间停下来以把颈部支架重新定位,并在拔取木塞的过程中努力保持其位置不变并防止其滑落,做到所有这些是困难的,因为颈部支架没有足够的固着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侍者用的的起塞用螺丝起子,其能够解决上述缺陷,并且能够用较小的力在一次操作过程中拔出木塞。为达到这个目的,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塞用螺丝起子中,颈部支架包括除两个并排设置的抵靠槽口外,有一个背部延伸部分,其长度为颈部支架铰轴和槽口的抵靠在容器边缘上的面之间距离的0.4到0.6倍。该背部延伸部分设置成使操作者可以用手握住它,且它的端部压靠在容器的颈上,同时所述抵靠在容器边缘上的每个槽口的面相对于颈部支架的腹板形成有75°到85°的角(b),以仅使每个槽口的端部首先抵靠在容器的边缘上。所以,当拔塞器插入到木塞中时,手柄的向下运动可以使颈部支架贴着容器颈部由于重力而下降,直到它的两个槽口仅仅通过端部抵靠在容器的边缘上。这种运动能够朝向容器颈移动颈部支架的自由端,在容器颈部处操作者空闲的那只手很容易抓住该自由端。当对手柄施加向上的拔塞拉力时,颈部支架就开始旋转,直到它的自由端抵靠在容器上,这样就固定住了手柄的铰接轴,因此就避免了手柄和拔塞器的铰接轴在木塞之上产生太大的横向位移,从而使木塞在很少阻力的情况下几乎垂直地被拉出来。参考所附的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侍者用的起塞用螺丝起子实施例的示意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将会对本专利技术有一个更清楚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起塞用螺丝起子的侧面正视图;图2是显示翻转的颈部支架的透视图;图3-6是显示在拔取木塞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侧视图;图7和8是起塞用螺丝起子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9是颈部支架的自由端的放大的局部正面视图。在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侍者用的起塞用螺丝起子包括一个手柄2,它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颈部支架4的铰接轴3。手柄2包括在铰接轴3附近的另一个铰接轴5,螺旋拔塞器6的一端铰接到该铰接轴5上,该螺旋拔塞器6在不使用状态时,可以相对手柄折叠起来或收回到手柄里面。手柄还包括用于刀片7的铰接轴6,该刀片7用来切割木塞10的箔层。刀片7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到手柄中。如图2所示,颈部支架4具有U形横截面形状,其中腹板4a的部分被切掉后形成开瓶器8,两个凸缘4b每个都有一个槽口9。每个槽口9都由两个面来限定。面9a设计用来抵靠在容器的边缘上,面9b用来抵靠在容器的颈上。这两个面由圆角17来过渡,两个面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大约90°的角a。根据本专利技术以及如图1所示,颈部支架4除了槽口9外包括一个背部延伸部分,延伸长度为L,是铰接轴3和每个槽口的面9a之间距离S的0.4到0.6倍。例如,对于一个起塞用螺丝起子,其中距离S为约50毫米,那么L的数值在20到30毫米之间,数值为约25毫米时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每个槽口的面9a相对于腹板4a的方向形成一个在75°到85°之间的角b。因此,如图3所示,当槽口9抵靠到瓶子的边缘上时,只是它们的端部起抵靠作用。最后,铰接轴3和5之间的轴间距离E大约为28毫米,小于现有起塞用螺丝起子的轴间距离。当尽可能把螺旋拔塞器6的最后一圈插入到封闭瓶子颈部11的木塞10中,且颈部支架4处于如图3的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上时,颈部支架4挂靠在颈部处,在瓶子的环形瓶口13的下面。如图3中的箭头12所示,为了把颈部支架放到抵靠位置上,必须绕铰接轴5旋转手柄2的自由端使该自由端倾斜。这种倾斜使槽口9的端部抵靠在容器的边缘上,并且可以使操作者用一只手抓住容器颈部而握住颈部支架4的延伸部分,同时用另一只手开始向上拉,也就是沿图4中箭头14的方向以铰接轴5为中心来旋转手柄2。图4显示了这种运动和垂直拔取木塞10的运动的综合作用使得在颈部支架4上产生了沿箭头15方向的旋转力。由于槽口9的形状,尤其是面9a,9b的形状,颈部支架4向外旋转,直到其自由端4c和容器的颈部相接触,如图5所示。如果由于颈部和环状瓶口的某种形状而使自由端没有和容器颈部接触,那么当槽口抵靠在边缘上时,自由端4c就会和容器的颈部接触。通过把槽口置于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侍者用的起塞用螺丝起子,包括:一个手柄(2),一个颈部支架(4),该颈部支架为U形截面,有一个腹板(4a)和两个凸缘(4b),该颈部支架的一端铰接到手柄的一端上,该颈部支架包括,在它的每个凸缘(4b)上,有一个用作与容器的边缘相 抵靠的槽口(9);一个螺旋拔塞器(6),该螺旋拔塞器在靠近颈部支架(4)处铰接到手柄上,其能够在存放位置处收放到手柄内;以及一个能够收放在手柄中的刀子的刀片(7);其特征在于:颈部支架(4,24)包括:除它的两个并排设置的抵 靠槽口(9)外,有一个背部延伸部分,其长度为颈部支架(4,24)的铰接轴(3,23)和槽口的抵靠在容器边缘上的面(9a)之间距离(S)的0.4到0.6倍;该背部延伸部分设置成使操作者可以用手握住它,并且它的端部(4c)压靠在容器的颈部(11)上;所述每个槽口(9)的面(9a)相对于颈部支架(4,24)的腹板(4a)形成有75°到85°之间的角(b),以仅使每个槽口(9)的端部首先抵靠在容器的边缘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莱奥纳德圣纳杰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广告和工业刀剪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