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苇专利>正文

开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687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瓶器,其包括有一筒形主体,一手持曲柄铰接在筒形主体上;在筒形主体内安置一带有螺旋锥的拔塞钻以及开有螺旋槽的导向筒,拔塞钻锥身从导向筒内部的螺旋槽贯穿而过;拔塞钻与导向筒之间还设置有一变向转换挂钩;在筒形主体的下方铰接有一内压机构,内压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压顶挂钩的压块以及用于压顶瓶颈的压块,两压块均伸入至筒形主体的内腔中。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开瓶器,操作时只需提升或压下手持曲柄,即把曲柄的直线运动变换为螺旋锥的螺线运动,使锥体压入木塞。利用一变向转换钩,既可把旋入拔塞钻的木塞拔出瓶口,又可轻易把拔塞钻退出木塞,省时省力,安全,操作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瓶器,尤其涉及一种开启软木塞的开瓶器。
技术介绍
开启带有软木塞的酒瓶,需要使用软木塞开瓶器。软木塞开瓶器的由来堪称历史悠久。原始的开瓶器是以螺旋锥旋入钻木塞中,然后用力拔出木塞,再把木塞从螺旋锥中拧出。这种古老的方式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木塞破裂,无法从瓶口中取出,及各种不安全因素,因此人们对开瓶器作出了各种改进,使其更方便使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1094893C,公告日为2002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开瓶器”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软木塞开瓶器,具有一管形主体,主体内固定一螺旋形拔塞钻,使用时通过转动主体把拔塞钻钻入软木塞中,再把软木塞拔出。当把拔塞钻从软木塞中拔出时,反方向转动主体,令拔塞钻从软木塞中退出。这种开瓶器使用较为方便,但由于拔塞钻钻入软木塞及退出软木塞时均要转动管状主体,用力不便,操作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安全的开瓶器。为了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其包括有一筒形主体1,筒形主体两侧平行开有两条贯穿侧壁的纵槽11、12,有一手持曲柄2从该两条纵槽11、12穿过,并且其一端铰接在筒形主体1上;在筒形主体1内安置一带有螺旋锥66的拔塞钻以及开有螺旋槽的导向筒67,拔塞钻位于导向筒67上方,拔塞钻上的螺旋锥66可自由转动,且其锥身从导向筒67内部的螺旋槽贯穿而过;拔塞钻与导向筒67之间还设置有一变向转换挂钩65,该变向转换挂钩65上端铰接于拔塞钻上,并通过一压簧60使该挂钩65钩向导向筒67上设置的卡梢69;在筒形主体的下方铰接有一内压机构4,该内压机构4通过弹簧43与挡罩45使其被压向筒形主体贴合,内压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压顶挂钩65的压块41以及用于压顶瓶颈的压块42,压块41及压块42均伸入至筒形主体1的内腔中。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开瓶器,操作时只需提升或压下手持曲柄,即把曲柄的直线运动变换为螺旋锥的螺线运动,使锥体压入木塞。利用一变向转换钩,既可把旋入拔塞钻的木塞拔出瓶口,又可轻易把拔塞钻退出木塞,省时省力,安全。本开瓶器的筒状主体和手持曲柄手感好易于持握,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各部件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组装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拔塞钻导向筒与连接筒一体提升时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拔塞钻导向筒与连接筒分开时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图1筒形主体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3、4、7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开瓶器,包括有一筒形主体1,筒形主体两侧平行开有两条贯穿侧壁的纵槽11、12,有一手持曲柄2从该两条纵槽11、12穿过,并且其一端铰接在筒形主体1上,使曲柄2可在纵槽11、12上下摆动。如图7所示,为主体的剖开示意图。纵槽12向下方延伸一段开设于内壁的限位槽13。限位槽13位于内径较小的上筒,限位槽13末端安设有一止位梢131。凸起弧形板70设在筒形主体1内径较大的下筒部份的内壁上,而该弧形板的上边与上筒内壁的下边形成一个空隙71。如图3、4所示,在筒形主体1内安置一带有螺旋锥66的拔塞钻以及开有螺旋槽的导向筒67,拔塞钻位于导向筒67上方。拔塞钻的具体结构包括连接外筒63、压块61及螺旋锥66。螺旋锥66上端的一轴承体66A置于连接外筒63内,其锥身从连接外筒63底部伸出,并可自由转动。压块61也置于连接外筒63内,并压在螺旋锥66的轴承体66A上。连接外筒63与压块61通过一梢钉与曲柄2铰接,使曲柄2上下摆动带动拔塞钻在筒形主体1的内腔内上下运动。螺旋锥66的锥身从导向筒67内部的螺旋槽贯穿而过;拔塞钻与导向筒67之间还设置有一转换挂钩65,该转换挂钩65上端铰接于拔塞钻上,并通过一压簧60使该挂钩65钩向导向筒67上设置的卡梢69,如图5所示,当挂钩65与卡梢69相钩合时,则导向筒67与拔塞钻成一整体,同步上下运动,则螺旋锥则仅随之而上下运动。如图6所示,如挂钩65与卡梢69脱离,则拔塞钻随手持曲柄的上下摆动而上下运动,螺旋锥66也随之上下运动,而导向筒却处于静止状态,螺旋锥在导向筒内的螺旋槽通过而发生自转,即此时螺旋锥既发生上、下运动,同时也自转,形成螺旋运动。此外,导向筒67还安设有一限位梢68。限位梢在限位槽13中滑行,从而限定导向筒在竖直面内做上下移动,却不会自身发生转动。限位槽13末端安设有一止位梢131,防止导向筒67向下脱落。如图1、2、3所示,为了控制挂钩65与卡梢69的钩合状态,在筒形主体的下方铰接有一内压机构4,该内压机构4通过弹簧43使其与筒形主体贴合,内压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压顶挂钩65的压块41以及用于压顶瓶颈的压块42,压块41及压块42均伸入至筒形主体1的内腔中。在没有把酒瓶插入开瓶器之前,由于压块41的压顶,使挂钩65与卡梢69错开,拔塞钻与导向筒67处于图6所示的分离状态。而当如图2所示,把酒瓶插入开瓶器内,瓶颈向外压抵压块42,使内压机构4向外张开,不再处于与筒状主体贴合的状态,使压块41也退出了筒状主体的内腔,而不再对挂钩65产生压顶,压簧60使该挂钩65钩向导向筒67上设置的卡梢69,形成图5所示的钩合状态。现在就开瓶器的使用过程加以说明。使用过程共分四步 1)如图1所示,向上提起曲柄,由于压块41的压顶,使挂钩65与卡梢69错开,拔塞钻与导向筒67处于图6所示的分离状态,拔塞钻随曲柄上升,而导向筒67位于最低点,并处于静止,螺旋锥体从螺旋槽向上退出。2)当把曲柄抬至最高点后,把酒瓶口插入开瓶器中,向下压下曲柄2,拔塞钻随曲柄下移,而导向筒67位于最低点,处于静止状态,螺旋锥体从螺旋槽向下伸出,并产生自转,逐步螺旋插入瓶塞中。3)当把曲柄压至最低点后,向上抬起曲柄,由于酒瓶颈向外压顶压块42,使内压机构4向外张开,不再处于与筒状主体贴合的状态,使压块41也退出了筒状主体的内腔,而不能再对挂钩65产生压顶,压簧60使该挂钩65钩向导向筒67上设置的卡梢69,形成图5所示的钩合状态,成一整体随曲柄2向上提升,螺旋锥不发生自转,从而把瓶塞从瓶口拉出。4)取出瓶子,内压机构4在弹簧43作用下复位,使其与筒形主体贴合,压块41及压块42均重新伸入至筒形主体1的内腔中。此时,把曲柄压下,则由于导向筒67与拔塞钻仍然处于图5所示的钩合状态,成一整体一起下降,螺旋锥不发身自转。当曲柄压至最底,压块41压顶挂钩65,使挂钩65与卡梢69错开。再向上提起曲柄2,则拔塞钻随曲柄上升,而导向筒67停留在最低点静止,螺旋锥自转,螺旋从瓶塞中退出。权利要求1.一种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筒形主体(1),筒形主体两侧平行开有两条贯穿侧壁的纵槽(11)、(12),有一手持曲柄(2)从该两条纵槽(11)、(12)穿过,并且其一端铰接在筒形主体(1)上;在筒形主体(1)内安置一带有螺旋锥(66)的拔塞钻以及开有螺旋槽的导向筒(67),拔塞钻位于导向筒(67)上方,拔塞钻上的螺旋锥(66)可自由转动,且其锥身从导向筒(67)内部的螺旋槽贯穿而过;拔塞钻与导向筒(67)之间还设置有一变向转换挂钩(65),该变向转换挂钩(65)上端铰接于拔塞钻上,并通过一压簧(60)使该挂钩(65)钩向导向筒(67)上设置的卡梢(69);在筒形主体的下方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筒形主体(1),筒形主体两侧平行开有两条贯穿侧壁的纵槽(11)、(12),有一手持曲柄(2)从该两条纵槽(11)、(12)穿过,并且其一端铰接在筒形主体(1)上;在筒形主体(1)内安置一带有 螺旋锥(66)的拔塞钻以及开有螺旋槽的导向筒(67),拔塞钻位于导向筒(67)上方,拔塞钻上的螺旋锥(66)可自由转动,且其锥身从导向筒(67)内部的螺旋槽贯穿而过;拔塞钻与导向筒(67)之间还设置有一变向转换挂钩(65),该变向转换挂钩(65)上端铰接于拔塞钻上,并通过一压簧(60)使该挂钩(65)钩向导向筒(67)上设置的卡梢(69);在筒形主体的下方铰接有一内压机构(4),该内压机构(4)通过弹簧(43)与挡罩(45)使其被压向筒形主体贴合,内压机构上设置有用于 压顶挂钩(65)的压块(41)以及用于压顶瓶颈的压块(42),压块(41)及压块(42)均伸入至筒形主体(1)的内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永和
申请(专利权)人:陈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