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后仍不能自觉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自觉排尿。遗尿症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遗尿指3岁后仍不能自觉控制排尿,或夜间尿床;继发性遗尿是指曾经出现过自觉控制排尿,而在年龄增长之后(4?5岁)再次出现不能自觉控制排尿或夜间尿床。此症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偶可延长到12?18岁,男孩较女孩多见。目前,治疗小儿遗尿样主要有两种,一是行为治疗,主要有膀胱功能训练和报警器治疗;二是药物治疗,以人工合成抗利尿激素和抗胆碱能药物使用较多。行为治疗需家长及患儿具有良好的依从性;药物治疗起效快,但易复发。中医认为,小儿遗尿病因多为虚证。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或因后天失养,生化无源,或因先天禀赋不佳,肾火虚衰,均不能温健脾阳,如此脾肾两虚,进而下元虚寒,膀肤气化失司,故见遗尿。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小儿遗尿的发病机理,以补肾培元、益气健脾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行为治疗小儿遗尿存在局限性、西药治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菟丝子10‑20份,蛤蚧5‑15份,金樱子10‑20份,柏子仁10‑20份,仙茅5‑15份,熟地黄10‑20份,紫河车5‑15份,鹿角霜10‑20份,石菖蒲10‑20份,龟板5‑15份,麦冬10‑20份,白果5‑15份,桂枝10‑20份,陈皮10‑20份,芡实10‑20份,甘草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