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礼专利>正文

气压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6367 阅读:5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圆柱形缸体、活塞、调节螺杆、进气锥阀和排气锥阀等部件组成,可用于各种轻型、中型汽车和其他设备安装、维修时进行起重,它与现在使用的液压千斤顶相比,具有可以倒置或任意旋转受力角度、起重行程较长、能远距离操作、因而可以消除起重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威胁、没有油污染、结构简单和使用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安装、维修各种轻型、中型汽车和其他设备时进行起重的工具。现在广泛用于安装、维修汽车和其他设备的起重工具是液压千斤顶,但它存在以下六个问题不能倒置和任意旋转受力角度,起重行程短,不能远距离操作,对操作人员有安全威胁,易漏油和造成污染,构造和制造工艺较复杂,使用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与手动高压泵(手动高压泵是本申请人和本申请同时提出的另一项技术专利申请)配合使用的气压千斤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达到的在一个圆柱形的缸体内,有一个活塞,活塞的中部有一个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顶部与直接顶起和放下工件的顶头联接,在缸体的底部为气缸内腔,与进气锥阀和排气锥阀相接,进气锥阀的另一端与其中部为圆孔的外接螺栓相联,外接螺栓再与手动高压泵或其他压缩机的输出管道联接,排气锥阀的另一端则与排出口联接。当高压气流通过进气锥阀进入气缸内腔时,活塞和需顶起的设备被顶起。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倒置或任意旋转受力角度。2、起重行程较长,可以达到同起重量的液压千斤顶的3-4倍。3、可以远距离操作,消除起重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威胁。4、不会因漏油而造成污染。5、构造和制造工艺较简单。6、使用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图。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进行详述如附图所示,在圆柱形缸体(3)内有活塞(4),活塞(4)的中部有调节螺杆(7),调节螺杆(7)的顶部与直接顶起和放下工件的的顶头联接,在缸体(3)的底部为气缸内腔(A),与进气锥阀(2)和排气锥阀(5)相接,进气锥阀(2)的另一端与其中部为圆孔的外接螺栓(1)相接,外接螺栓(1)再与手动高压泵或其他压缩机的输出管道联接,排气阀(5)的另一端与排气口(6)联接,当手动高压泵或其他压缩机工作时,高压气流从输送管道经外接螺栓(1)的内孔推开进气锥阀(2)进入气缸内腔(A),在压力流的作用下,活塞(4)向上运动,起动载荷,起动完成后,调节排气锥阀(5),缸内的压力流经排出口(6)排走,放下载荷,起动工作结束。权利要求一种由圆柱形缸体和活塞等部件组成的气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在圆柱形缸体(3)内,有一个活塞(4),活塞(4)的中部有一调节螺杆(7),调节螺杆(7)的顶部与直接顶起和放下工件的顶头联接,在缸体(3)的底部为气缸内腔(A),与进气锥阀(2)和排气锥阀(5)相接,进气锥阀(2)的另一端与其中部为圆孔的外接螺栓(1)相联;外接螺栓(1)再与手动高压泵或其他压缩机的输出管道联接,排气锥阀(5)的另一端与排出口(6)联接。专利摘要本技术主要由圆柱形缸体、活塞、调节螺杆、进气锥阀和排气锥阀等部件组成,可用于各种轻型、中型汽车和其他设备安装、维修时进行起重,它与现在使用的液压千斤顶相比,具有可以倒置或任意旋转受力角度、起重行程较长、能远距离操作、因而可以消除起重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威胁、没有油污染、结构简单和使用成本低等优点。文档编号B66F3/00GK2131846SQ9222798公开日1993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孙礼 申请人:孙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圆柱形缸体和活塞等部件组成的气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在圆柱形缸体(3)内,有一个活塞(4),活塞(4)的中部有一调节螺杆(7),调节螺杆(7)的顶部与直接顶起和放下工件的顶头联接,在缸体(3)的底部为气缸内腔(A),与进气锥阀(2)和排气锥阀(5)相接,进气锥阀(2)的另一端与其中部为圆孔的外接螺栓(1)相联;外接螺栓(1)再与手动高压泵或其他压缩机的输出管道联接,排气锥阀(5)的另一端与排出口(6)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礼
申请(专利权)人:孙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