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6246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形稀土镁合金,组分和质量百分比为:复合稀土Y:0.45-0.68%、Zn:4.7-5.4%、Zr:0.39-0.44%,杂质元素硅、铁、铜和镍含量为0.015%或更少,其余部分为Mg。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分别预热;2)在SF6/CO2保护下,将镁熔化,然后加入锌,至锌熔化;3)升温至700~740℃,加入Mg-Y中间合金,待其熔化;4)升温至740~770℃,加入Mg-Zr中间合金,搅拌;除渣后在氩气保护条件下精炼、沉淀;5)制造镁合金圆棒;6)将镁合金圆棒切割后,挤压成型。该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得到的镁合金在室温下强度大于400MPa,伸长率高于1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领域,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由于镁合金行业技术尚不成熟,限制了变形镁合金在镁合金中所占的比例,通常低于10%,这远低于钢铁、铝、铜等行业中变形合金的比例。因此,镁合金行业具有非常大的技术改善空间和利润空间。变形镁合金中常用的合金系列有]\^-]?11(]\?1、]\?8、]\?14等)、]\^-六1(]\?2、]\?3、]\?7等)和]\%-211-24冊15、冊21、冊22、冊25等)。冊1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但强度不高。冊8是在MB2的基础上加入稀土 Ce元素,晶粒得到细化,强度得到提高。MB14是在MB8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Ce元素的含量,使合金的强度进一步提高。MB3和MB7均是在MB2的基础上研发的,在镁合金中添加了 AL或Zn制得。MB3和MB7的强度相较MB2有所增加,但塑性大大降低。研究发现,适量的稀土可以提高镁合金的整体性能。MB15属于Mg-Zn-Zr系列,是一种高强度合金。Zr的含量一般为0.6-0.8%,严格控制Zn的含量(不超过4.5 % )。国内常采用MB21 (Zn含量较低),合金具有优良的整体性能。根据合金中Zn含量的多少,Mg-Zn-Zr系列分为高锌合金和低锌合金两种,MB21和MB22属于低锌合金,而MB15和MB25属于高锌合金,且MB25比MB15多含稀土Y。Mg-Zn-Zr系列合金通过采用多种强化方式改善组织结构的性能,但是这些强化方法无法同时提高合金的所有性能,使合金的整体性能得到改善。通过上述叙述可知,在传统镁合金中添加适量稀土元素是一种提高合金强度的有效途径,同时稀土元素也可以提高合金的耐高温性能。目前,科研部门和生产厂家总是将单一稀土(例如,Nd,Y,La,Ce等)的方式加入镁合金中。虽然稀土元素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某项性能,但不同的稀土对性能的作用效果各不相同,因此,合金的整体性能得到的改善效果不均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其采用混合稀土代替传统单一 Y稀土,能有效改善镁合金的整体性能。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种变形稀土镁合金,组分和质量百分比为:复合稀土Y: 0.45-0.68 %、Zn: 4.7-5.4%、Zr:0.39-0.44%,杂质元素硅、铁、铜和镍含量为0.015%或更少,其余部分为Mg。如上所述变形稀土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权利要求1所述变形稀土镁合金的组分将Mg、Zn、Mg-Zr中间合金和Mg-Y中间合金分别预热; 2)在SF6/C02气体保护条件下,将镁在坩祸中加热熔化,然后加入锌,待锌熔化;3)升温至700?740°C,加入Mg-Y中间合金,待其熔化;4)升温至740?770°C,加入Mg-Zr中间合金,搅拌;除渣后在氩气保护条件下精炼20 ?30min,沉淀 50 ?60min ;5)在700?740°C时采用水冷模制造或半连续铸造的方法加工出镁合金圆棒;6)将所述镁合金圆棒切割后,在350_400°C挤压成型。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步骤6)所述镁合金圆棒在切割之间先在460_490°C条件下,固溶处理了 3?4h,然后才进行切割、挤压成型工艺。优选,步骤1)预热温度为250_300°C。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采用混合稀土Y代替传统单一 Y稀土,可以有效改善镁合金的整体性能。这是因为,混合稀土 Y中除了含有Y稀土外,还含有Ho、Er等其他稀土,其中Er稀土可以有效提高镁合金的延展性能。本专利技术得到的变形稀土镁合金具有以下优点:(1)实验研究的镁合金在室温具有400MPa或更高的强度,19%或更高的伸长率,整体性能得到显著提高。而传统镁合金只是单一方面性能较高,整体性能偏低,具有明显的缺点。(2)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对熔炼后的镁合金进行水冷模制造或半连续铸造,获得地镁合金组织晶粒相对于采用传统铸造工艺降低25%。(3)本实验中镁合金的制造流程简单、易操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变形稀土镁合金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Zn: 5.0%、Zr: 0.4%,复合稀土Y: 0.5 %、杂质元素硅、铁、铜和镍含量小于0.015%,其余部分为Mg。本实施例中变形稀土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镁、锌、镁-锆中间合金和镁-钇中间合金分别在250°C预热;(2)在SF6/C02气体保护条件下,将镁在坩祸中加热熔化,然后加入锌,待锌熔化;(3)升温至700°C,加入Mg-Y中间合金,待其熔化;(4)升温至740°C,加入Mg-Zr中间合金,搅拌;除渣后在氩气保护条件下精炼30min,沉淀 50min ;(5)在700°C时采用水冷模制造或半连续铸造的方法加工出镁合金圆棒;(6)将所述镁合金圆棒切割后,先在460°C条件下,固溶处理了4h,再在350°C挤压成型。本实施例所得的一种变形稀土镁合金,其微观组织及室温力学性能为:晶粒尺寸:6μηι抗拉强度:457MPa延伸率:30%实施例2变形稀土镁合金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Zn: 5.4%、Zr: 0.39 %,复合稀土Y:0.45%、杂质元素硅、铁、铜和镍含量小于0.015%,其余部分为Mg。本实施例中变形稀土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镁、锌、镁-锆中间合金和镁-钇中间合金分别在270°C预热;(2)在SF6/C02气体保护条件下,将镁在坩祸中加热熔化,然后加入锌,待锌熔化;(3)升温至720°C,加入Mg-Y中间合金,待其熔化;(4)升温至760°C,加入Mg-Zr中间合金,搅拌;除渣后在氩气保护条件下精炼20min,沉淀 45min ;(5)在730°C时采用水冷模制造或半连续铸造的方法加工出镁合金圆棒;(6)将所述镁合金圆棒切割后,再在370°C挤压成型。本实施例所得的一种变形稀土镁合金,其微观组织及室温力学性能为:晶粒尺寸:11μπι抗拉强度:412MPa延伸率:22%实施例3变形稀土镁合金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Zn: 4.7 %、Zr: 0.44 %,复合稀土Y:0.68%、杂质元素硅、铁、铜和镍含量小于0.015%,其余部分为Mg。本实施例中变形稀土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镁、锌、镁-锆中间合金和镁-钇中间合金分别在290°C预热;(2)在SF6/C02气体保护条件下,将镁在坩祸中加热熔化,然后加入锌,待锌熔化;(3)升温至735°C,加入Mg-Y中间合金,待其熔化;(4)升温至760°C,加入Mg-Zr中间合金,搅拌;除渣后在氩气保护条件下精炼23min,沉淀 45min ;(5)在740°C时采用水冷模制造或半连续铸造的方法加工出镁合金圆棒;(6)将所述镁合金圆棒切割后,在400°C挤压成型。本实施例所得的一种变形稀土镁合金,其微观组织及室温力学性能为:晶粒尺寸:10μπι抗拉强度:427MPa延伸率:26%实施例4变形稀土镁合金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Zn:5.2%、Zr:0.42%,复合稀土 Y:0.55%、杂质元素硅、铁、铜和镍含量小于0.015%,其余部分为Mg。本实施例中变形稀土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镁、锌、镁-锆中间合金和镁-钇中间合金分别在300°C预热;(2)在SF6/C02气体保护条件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形稀土镁合金,其特征在于组分和质量百分比为:复合稀土Y:0.45‑0.68%、Zn:4.7‑5.4%、Zr:0.39‑0.44%,杂质元素硅、铁、铜和镍含量为0.015%或更少,其余部分为M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妍吴稀勇陈利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东义镁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