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嫁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57881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09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牡丹嫁接的方法,包括:接穗选择和制作、砧木选择和制作、嫁接操作、嫁接苗的栽植四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嫁接技术,接口紧密,嫁接后生长速度快,提高了繁殖效率,成活率高达95%,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牡丹种植技术,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被誉为花中之王。历史上自隋唐以来,几度成为国花。据考证,我国牡丹栽培历史已有两千年;其花朵硕大,雍容华贵,作为文明、和谐、繁荣、富强的象征,在国内外有广阔的文化市场需求。牡丹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牡丹传统的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压条繁殖和嫁接繁殖等。嫁接法相对于其他方法具有繁殖周期短的特点。但成活率不高一直是限制嫁接法应用的主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成活率高的牡丹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嫁接时间:白露前/后十天之间,如遇下雨,应在室内进行。(2)接穗选择和制作: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顶芽饱满、粗0.8-1 cm的当年生的短枝或土芽,剪成长8-lOcm的,且顶芽以下要有1-2个侧芽的接穗,接穗剪采后,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 %的硫酸铜溶液浸泡1小时后取出,用湿布盖好备用。用2%。的高猛酸钾溶液或1 %的硫酸铜溶液浸泡起到消毒杀菌,保护切口的目的。(3)砧木选择和制作:选用长15-20cm、粗1.5-2cm、砧根光滑的牡丹或芍药实生苗根,晾2-3天使之变软,这样不仅可避免砧根断裂,嫁接后砧根在土壤中吸水后变硬,使接口更紧密。(4)嫁接操作:在接穗下端,剪/削成长1.5-2cm、一侧薄一侧厚的楔形斜面;再将砧木上口削平,从断面半径处垂直下削长2厘米-2.5厘米、深0.6厘米-0.8厘米的接口 ;然后将接穗从上而下插入接口中,使砧木与接穗的切面吻合,用麻绳自上而下扎紧,接口处涂上液体石蜡,以防水分丢失。(5)嫁接苗的栽植:栽植时,株距15-20cm,栽植深度与接口齐平,培土至接穗露出地面2-4cm,以起到保护和防寒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嫁接技术,接口紧密,嫁接后生长速度快,提高了繁殖效率,成活率高达95%,值得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牡丹嫁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本操作在白露前/后十天之间进行,如遇下雨,应在室内进行。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顶芽饱满、粗lcm的土芽,剪成长8-lOcm的,且顶芽以下要有2个侧芽的接穗,接穗剪采后,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小时后取出,用湿布盖好备用。选用长15-17cm、粗1.8-2cm、砧根光滑的牡丹实生苗根,晾3天;在接穗下端,剪/削成长1.8-2cm、一侧薄一侧厚的楔形斜面;再将砧木上口削平,从断面半径处垂直下削长2.2厘米-2.5厘米、深0.6厘米-0.8厘米的接口 ;然后将接穗从上而下插入接口中,使砧木与接穗的切面吻合,用麻绳自上而下扎紧,接口处涂上液体石蜡即可。栽植时,株距16cm,栽植深度与接口齐平,培土至接穗露出地面2_4cm。实施例二:,包括如下步骤:本操作在白露前/后十天之间进行,如遇下雨,应在室内进行。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顶芽饱满、粗lcm的当年生的短枝,剪成长8-lOcm的,且顶芽以下要有2个侧芽的接穗,接穗剪采后,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小时后取出,用湿布盖好备用。选用长15-20cm、粗1.5-2cm、砧根光滑的牡丹实生苗根,晾3天使之变软。在接穗下端,剪/削成长1.5-1.8cm、一侧薄一侧厚的楔形斜面;再将砧木上口削平,从断面半径处垂直下削长2厘米-2.3厘米、深0.6厘米-0.8厘米的接口 ;然后将接穗从上而下插入接口中,使砧木与接穗的切面吻合,用麻绳自上而下扎紧,接口处涂上液体石蜡即可。栽植时,株距18 cm,栽植深度与接口齐平,培土至接穗露出地面2_4cm。实施例三:—种牡丹嫁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本操作在白露前/后十天之间进行,如遇下雨,应在室内进行。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顶芽饱满、粗0.8-lcm的土芽,剪成长8-lOcm的,且顶芽以下要有1个侧芽的接穗,接穗剪采后,用1 %的硫酸铜溶液浸泡1小时后取出,用湿布盖好备用。选用长15-20cm、粗1.5-2cm、砧根光滑的芍药实生苗根,晾2天使之变软。在接穗下端,剪/削成长1.6-1.8cm、一侧薄一侧厚的楔形斜面;再将砧木上口削平,从断面半径处垂直下削长2厘米-2.2厘米、深0.6厘米-0.8厘米的接口 ;然后将接穗从上而下插入接口中,使砧木与接穗的切面吻合,用麻绳自上而下扎紧,接口处涂上液体石蜡即可。栽植时,株距15-20cm,栽植深度与接口齐平,培土至接穗露出地面2_4cm。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 (1)接穗选择和制作:白露前/后十天之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顶芽饱满、粗0.8-lcm的当年生的短枝或土芽,剪成长8-10cm的,且顶芽以下要有1-2个侧芽的接穗,接穗剪采后,用2%。的高猛酸钾溶液浸泡1小时后取出,用湿布盖好备用; (2)砧木选择和制作:选用长15-20cm、粗1.5-2cm、砧根光滑的牡丹或芍药实生苗根,晾2-3天使之变软; (3)嫁接操作:在接穗下端,剪/削成长1.5-2cm、一侧薄一侧厚的楔形斜面;再将砧木上口削平,从断面半径处垂直下削长2厘米-2.5厘米、深0.6厘米-0.8厘米的接口 ;然后将接穗从上而下插入接口中,使砧木与接穗的切面吻合,用麻绳扎紧,接口处涂上液体石蜡即可; (4)嫁接苗的栽植:栽植时,株距15-20cm,栽植深度与接口齐平,培土至接穗露出地面2_4cm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用麻绳绑扎接口时,自上而下绑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高锰酸钾溶液可以用1 %的硫酸铜溶液代替。【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接穗选择和制作、砧木选择和制作、嫁接操作、嫁接苗的栽植四个步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嫁接技术,接口紧密,嫁接后生长速度快,提高了繁殖效率,成活率高达95%,值得推广。【IPC分类】A01G1/06【公开号】CN105474998【申请号】CN201510740096【专利技术人】彭军, 江虹 【申请人】安徽馨佳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牡丹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接穗选择和制作:白露前/后十天之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顶芽饱满、粗0.8‑1cm的当年生的短枝或土芽,剪成长8‑10cm的,且顶芽以下要有1‑2个侧芽的接穗,接穗剪采后,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小时后取出,用湿布盖好备用;(2)砧木选择和制作:选用长15‑20cm、粗1.5‑2cm、砧根光滑的牡丹或芍药实生苗根,晾2‑3天使之变软;(3)嫁接操作:在接穗下端,剪/削成长1.5‑2cm、一侧薄一侧厚的楔形斜面;再将砧木上口削平,从断面半径处垂直下削长2厘米‑2.5厘米、深0.6厘米‑0.8厘米的接口;然后将接穗从上而下插入接口中,使砧木与接穗的切面吻合,用麻绳扎紧,接口处涂上液体石蜡即可;(4)嫁接苗的栽植:栽植时,株距15‑20cm,栽植深度与接口齐平,培土至接穗露出地面2‑4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军江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馨佳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