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环切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74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09 19:44
一种扣环切口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切口机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装置、导向传输装置、送料装置及冲头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含进料仓,所述进料仓上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导向传输装置包含倾斜设置的传输通道和向下弯曲的弧形导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电机振动实现了扣环加工的自动送料,实现了切口机原料的定向进料及有序传输,而且进料过程中原料角度固定,避免了人工送料方向不对带来的原料损耗;采用连杆机构带动倾斜设置的切刀的方式来切削,原料各个角度受力更均衡,切削需要的功率更小,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更高,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扣环加工设备领域,主要是指一种扣环切口机
技术介绍
传统椭圆形扣环加工是采用设有断口的椭圆形原料件(图10),原料件断口的两端部长度不一,手工一个个放置,原料件得固定一个角度方向放置,如端部较短的一侧先朝前,然后逐个打断切口,截去端部较长的一侧一效段来加工成缺口较大的椭圆形环成品(图11),该加工过程需要操作人员一直守着在切口机边上操作,手工放置原料件存在安全隐患,如切口机可能切割到手指,而且人工投放其切口的位置可能不标准,一旦方向摆放存在错误,切口会切在端部较短的一侧,这样切口后就会浪费原料件,需要的物料、人工和时间成本都比较大;该方式加工进料的速度慢、效率低,无法批量运作加工,其耗费时间,工作效率低。另外一种机械传输方式是通过原料仓底部直接设置竖直通道,原料垂直掉落,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零件之间与通道臂容易碰撞,通道底部受力集中,零件之间散落不能有序前进,该种传输方式不适用于打口机的扣环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扣环自动切口机,实现了扣环的准确有序进料及打断切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扣环切口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切口机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装置、导向传输装置、送料装置及冲头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含进料仓,所述进料仓上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导向传输装置包含倾斜设置的传输通道和向下弯曲的弧形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的最低端与传输通道的最高端连通;所述导向通道的最高端与出料口连接;所述传输通道的中部开有用于原料传输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方设有透明层;所述凹槽的起始端上方设有第一光电检测头,所述透明层位于第一光电检测头下方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凹槽的末端依次设有压料块和挡料块,所述压料块设于挡料块前方;所述压料块上部与第一推进气缸连接,所述挡料块上部与第二推进气缸连接;所述透明层对应压料块的位置设有第二缺口。弧形导向板和倾斜设置的传输通道减少了原料的重量加速度和惯性,减缓原料下滑的速度。通过该透明层可以看到里面的原料被传输运行的位置,也避免原料在传输过程中掉落到第一凹槽外面。多个椭圆形扣环原料在传输通道的第一凹槽内运行,第一个原料运行通过出第一凹槽末端后,第二个原料运行经过压料块下方到达挡拦料块下方,第二推进气缸提供动力使得拦料块伸入第三缺口拦住第二个原料,第一推进气缸提供动力使得压料块压住第三个原料(即压住椭圆形扣环中部的空间)。第一光电检测头通过第一缺口,可以检测第一凹槽内是否有原料进入了传输通道的凹槽中。更进一步,所述压料块前方的第一凹槽上方还设有第二光电检测头,所述透明层对应第二光电检测头的位置设有第三缺口。该第二光电检测头检测是否有原料运行到该位置,为原料运行到凹槽末端的后一步工序做准备。更进一步,所述导向板为?’形,所述导向通道设于导向板的中下部。进一步,所述进料装置还包含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与进料仓连接,所述料仓包括螺旋通道和出料口,所述螺旋通道设于料仓侧壁且起始端与料仓底面连接,所述螺旋通道的末端与侧壁上部的出料口连接;支撑杆设于料斗上空,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一引针,所述引针从出料口中部穿出伸到导向通道的最高端,所述引针倾斜设置且位于支撑架一侧高于出料口一侧。料斗内的扣环原料在振动电机作用下振动送料,通过螺旋通道从进料仓底部运行到出料口,支架调整固定引针与螺旋通道末端之间的距离,原料的端部较短一侧朝出料口运行时,原料在重力作用下,原料端部较长的一侧挂在引针上;而送料过程中另一种角度,即原料的端部较长一侧朝出料口运行时,因原料的缺口不能及时卡入引针而掉落回进料仓;因此经引针导向输出的原料方向角度固定。当经过螺旋通道被送到出料口的原料时,因引针倾斜设置,即支架一侧的高度高于出料口一侧,原料件通过引针从支架一侧下滑到出料口一侧。更进一步,所述料仓的底面为水平面较佳。水平面利于料仓震动将原料送上螺旋通道。更进一步,所述螺旋通道的末端上部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螺旋通道平行的挡条。挡条设置使得原料能一个个从该挡条与螺旋通道之间的空间通过,使得被传输到螺旋通道上重叠凌乱的多个原料被该挡条挡住落回料仓内。更进一步,所述螺旋通道的末端与出料口之间还设有一缓冲段,所述缓冲段的上表面与末端的下表面焊接,所述缓冲段上方的料仓侧壁上设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下端部靠近出料口侧低于远离出料口侧。出料道所在位置低于末端和其上设置的挡片,为原料从螺旋通道到出料口之前提供一个缓冲时间,也为即将进入下一道工序的该原料与其他还在螺旋通道上的原料区分开来。更进一步,所述所述缓冲段上部的侧壁设有一伸出到出料口中部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设有向下凸出的凸起部。限位片的凸起部使得运动出螺旋通道末端的原料那部分能继续笔直向前方向运动,避免掉落到料仓外。更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一支杆和平台,所述支杆设于料仓外部,所述平台设于支杆上端且伸入料仓上方,所述平台设有两夹持块,所述引针设于两夹持块之间;所述平台上设有两第一长圆孔,所述两夹持块固接在第一长圆孔上。夹持块可以根据需要相对于长圆孔滑动到某个位置再固接。更进一步,所述出料口两端对称设有导向片,所述两导向片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出料口的宽度。导向片设置避免原料件从金属导线上移动时掉落到料仓外,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切口宽度,采用出口处逐渐变窄的设置,这样设置加强在引针上的原料件的导向作用,能避免外力不小心碰触到引针或在引针上的工件,使得侧壁上部的螺旋通道上的原料能准确的从两翼片中穿过进入打口机的下一道工序。进一步,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直线顶推机构和直线移料机构,所述直线顶推机构与直线移料机构垂直设置,所述顶推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平移送料台和推进条,所述推进条设于平移送料台上方,所述推进条一端连接第三气缸;所述移料机构包括移料台、连杆和第四气缸,所述移料台上开有用于放置原料的第二凹槽,所述连杆设于移料台下部,所述连杆一端连接第四气缸;所述推进条与第二凹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第二凹槽宽度大于推进条宽度。实现了移料和送料的过程,原料经前一道工序打口机送料轨道运输后掉落到送料台的凹槽上,第二气缸通过连杆拉动移料台,使得移料台移动到平移送料台前方;第一气缸推动推进条,推进条伸入凹槽,将原料往前推送到下一步工序所在的工位。更进一步,所述推进条的另一端为弧形。弧形结构与椭圆形扣环轮廓接近,增大推进条与扣环的接触面积,利于原料推进。更进一步,所述平移送料台上设有一挡块,所述挡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推进条的另一端伸出第一通孔。推进条为长条状结构,挡块对推进条起着防护加强作用。更进一步,所述推进条上设有第二长圆孔,所述平移送料台设有一伸出第二长圆孔且与推进条垂直设置的限位螺栓。该设置限定了推进条的前进和后退的最大距离。进一步,所述冲头装置包含置料台、固定板、第一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切刀,所述支架倾斜设于置料台前方且固定板上设有滑轨,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的上部与固定板铰接,另一端的下部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与切刀上部铰接;所述置料台上开有用于放置原料的第三凹槽,所述切刀倾斜设于第三凹槽上方且切刀与滑块固接。通过电机带动连杆机构运动,进一步带动滑块相对于滑轨滑动,切刀对原料件做切削;相对于传统垂直冲压,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扣环切口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扣环切口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切口机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装置、导向传输装置、送料装置及冲头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含进料仓,所述进料仓上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导向传输装置包含倾斜设置的传输通道和向下弯曲的弧形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的最低端与传输通道的最高端连通;所述导向通道的最高端与出料口连接;所述传输通道的中部开有用于原料传输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方设有透明层;所述凹槽的起始端上方设有第一光电检测头,所述透明层位于第一光电检测头下方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凹槽的末端依次设有压料块和挡料块,所述压料块设于挡料块前方;所述压料块上部与第一推进气缸连接,所述挡料块上部与第二推进气缸连接;所述透明层对应压料块的位置设有第二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品耀机器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