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春华专利>正文

基于Rikitake系统的无平衡点四维超混沌系统的构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15663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09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三维Rikitake混沌系统的无平衡点四维超混沌系统的构造方法,利用运算放大器U1、运算放大器U2及电阻和电容构成反相加法器和反相积分器,利用乘法器U3、U4和U5实现乘法运算,利用1V直流电源实现常数输入,所述运算放大器U1和运算放大器U2采用LF347N,所述乘法器U3、U4和U5采用AD633JN,所述运算放大器U1连接运算放大器U2、乘法器U3和乘法器U4,所述运算放大器U2连接乘法器U5、直流电源和运算放大器U1,所述乘法器U3连接运算放大器U1,所述乘法器U4连接运算放大器U1,所述乘法器U5连接运算放大器U2,所述1V直流电源连接运算放大器U2,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三维Rikitake混沌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无平衡点的四维超混沌系统,并用模拟电路进行了实现,为混沌系统应用于通信等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一个混浊系统及模拟电路,特别设及一个基于=维Rikitake混浊系统 的无平衡点四维超混浊系统的构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己有的超混浊系统一般是在具有=个平衡点的=维混浊系统的基础上,增 加一维,形成具有至少有一个平衡点的四维超混浊系统,无平衡点的四维超混浊系统还没 有被提出,本专利技术在=维Rikitake混浊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无平衡点的四维超混浊 系统,并用模拟电路进行了实现,为混浊系统应用于通信等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和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维Rikitake混浊系统的无平衡点超 混浊系统的构造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实现专利技术目的: 1、基于Rikitake系统的无平衡点四维超混浊系统的构造方法,其特征是在于,包 括W下步骤: (I)Riki化keS维混浊系统i为: dx / dt = -/LX + VZ S 却 / 讯=-片 r + (之-")A'' i パ=2 (3 =3 dz / cit = \- .YV (2)在;维混浊系统i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微分方程dw/化=-ky,并把W反馈到系统 i的第二个方程上,获得混浊系统i i dx ! cU = -//.V + VZ (/v / (/V =-八 r + (z -。\ + "I[000引< . ^ -、 技 兴=2,妊= 40, = 3 dz ! dt - I - X V dw/cit = -ky (3)根据无平衡点超混浊系统ii构造模拟电路系统,利用运算放大器U1、U2及电阻 和电容构成反相加法器和反相积分器,利用乘法器U3、U4和呪实现乘法运算,利用IV直流电 源实现常数输入,所述运算放大器Ul和运算放大器U2采用LF347N,所述乘法器U3、U4和肌采 用AD633JN; 所述运算放大器Ul连接运算放大器U2、乘法器U3和U4,所述运算放大器U2连接乘 法器呪、IV直流电源和运算放大器Ul,所述乘法器U3连接运算放大器Ul,所述乘法器U4连接 运算放大器Ul,所述乘法器呪连接运算放大器U2,所述IV直流电源连接运算放大器U2; 所述运算放大器Ul的第1引脚通过电阻R7与第2引脚相接,通过电阻R8与Ul的第6 引脚相接,第3、5、10、1巧I脚接地,第4引脚接VCC,第11引脚接VEE,第6引脚通过电容C2与Ul 的第7引脚相接,第7引脚接输出y,通过电阻Rio与第6引脚相接,通过电阻R13与U2的第6引 脚相接,接乘法器U3的第1引脚,接乘法器U5的第3引脚,第8引脚输出X,通过电容Cl与第9引 脚相接,接乘法器U4的第1引脚,接乘法器U5的第1引脚,通过电阻R9与Ul的第6引脚相接,通 过电阻R4与Ul的第9引脚相接,第13引脚通过电阻R2与第14引脚相接,第14引脚通过电阻R3 与第9引脚相接;[001^ 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1、2、13、14引脚悬空,第3、5、10、1巧|脚接地,第4引脚接 VCC,第11引脚接VEE,第6引脚通过电容C4与第7引脚相接,第7引脚输出W,通过电阻R5与Ul 的第2引脚相接,第8引脚接输出Z,接乘法器U3的第3引脚,接乘法器U4的第3引脚,第9引脚 通过电容C3与U2的第8引脚相接,通过电阻R12接IV电源后接地; 所述乘法器U3的第1引脚接Ul的第7脚,第3引脚接U2的第8引脚,第2、4、6引脚均接 地,第巧I脚接VEE,第巧I脚通过电阻Rl接Ul第13引脚,第8引脚接VCC; 所述乘法器U4的第1引脚接Ul的第8脚,第3引脚接U2的第8引脚,第2、4、6引脚均接 地,第巧I脚接VEE,第巧I脚通过电阻R6接Ul第巧侧,第8引脚接VCC。[001引所述乘法器呪的第1引脚接Ul的第8脚,第3引脚接Ul的第7引脚,第2、4、6引脚均接 地,第巧I脚接VEE,第巧I脚通过电阻Rl 1接肥第9引脚,第8引脚接VCC。 2、基于=维混浊系统的无平衡点四维超混浊系统的模拟电路,其特征是在于,由 运算放大器Ul、肥和乘法器U3、U4、呪及IV直流电源组成; 所述运算放大器Ul连接运算放大器U2、乘法器U3和U4,所述运算放大器U2连接乘 法器呪、直流电源和运算放大器Ul,所述乘法器U3连接运算放大器Ul,所述乘法器U4连接运 算放大器U1,所述乘法器呪连接运算放大器U2,所述IV直流电源连接运算放大器U2,所述运 算放大器Ul和运算放大器U2采用LF347D,所述乘法器U3、U4和呪采用AD633JN; 所述运算放大器Ul的第1引脚通过电阻R7与第2引脚相接,通过电阻R8与第6引脚 相接,第3、5、10、1巧|脚接地,第4引脚接¥〇:,第11引脚接¥66,第6引脚通过电容〔2与第7弓| 脚相接,第7引脚接输出y,通过电阻RlO与第6引脚相接,通过电阻R13与U2的第6引脚相接, 接乘法器U3的第1引脚,接乘法器U5的第3引脚,第8引脚输出X,通过电容Cl与第9引脚相接, 接乘法器U4的第1引脚,接乘法器U5的第1引脚,通过电阻R9与第6引脚相接,通过电阻R4与 第9引脚相接,第13引脚通过电阻R2与第14引脚相接,第14引脚通过电阻R3与第9引脚相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1、2、13、14引脚悬空,第3、5、10、1巧|脚接地,第4引脚接 VCC,第11引脚接VEE,第6引脚通过电容C4与第7引脚相接,第7引脚输出W,通过电阻R5与Ul 的第2引脚相接,第8引脚接输出Z,接乘法器U3的第3引脚,接乘法器U4的第3引脚,第9引脚 通过电容C3与第8引脚相接,通过电阻R12接IV电源后接地; 所述乘法器U3的第1引脚接Ul的第7脚,第3引脚接U2的第8引脚,第2、4、6引脚均接 地,第巧I脚接VEE,第巧I脚通过电阻Rl接Ul第13引脚,第8引脚接VCC; 所述乘法器U4的第1引脚接Ul的第8脚,第3引脚接U2的第8引脚,第2、4、6引脚均接 地,第巧I脚接VEE,第巧I脚通过电阻R6接Ul第巧侧,第8引脚接VCC;所述乘法器呪的第1引 脚接Ul的第8脚,第3引脚接Ul的第7引脚,第2、4、6引脚均接地,第5引脚接VEE,第7引脚通过 电阻Rl 1接U2第9引脚,第8引脚接VCC;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果是:在S维Rikitake混浊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无平衡点的 四维超混浊系统,并用模拟电路进行了实现,为混浊系统应用于通信等工程领域提供了一 种新的方法和思路。【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实际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3。 1、基于Rikitake系统的无平衡点四维超混浊系统的构造方法,其特征是在于,包 括W下步骤: (1 )Riki化keS维混浊混浊系统i为: dx ! di 二-fjx-Y V玄 啤:/'(//二-兴.!: +(之-").v i /T='2,"二 5 dz / cU = 1 - X V (2)在S维混浊系统i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微分方程dw/化=-ky,并把W反馈到系统 i的第二个方程上,获得混浊系统i i dx / dr - -Lix + vr / 二 一/rr + (Z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Rikitake系统的无平衡点四维超混沌系统的构造方法,其特征是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Rikitake三维混沌混沌系统i为:dx/dt=-μx+yzdy/dt=-μy+(z-a)xdz/dt=1-xyiμ=2,a=5]]>(2)在三维混沌系统i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微分方程dw/dt=‑ky,并把w反馈到系统i的第二个方程上,获得混沌系统iidx/dt=-μx+yzdy/dt=-μy+(z-a)x+wdz/dt=1-xydw/dt=-kyiiμ=2,a=40,k=3]]>(3)根据无平衡点超混沌系统ii构造模拟电路系统,利用运算放大器U1、U2及电阻和电容构成反相加法器和反相积分器,利用乘法器U3、U4和U5实现乘法运算,利用1V直流电源实现常数输入,所述运算放大器U1和运算放大器U2采用LF347N,所述乘法器U3、U4和U5采用AD633JN;所述运算放大器U1连接运算放大器U2、乘法器U3和U4,所述运算放大器U2连接乘法器U5、1V直流电源和运算放大器U1,所述乘法器U3连接运算放大器U1,所述乘法器U4连接运算放大器U1,所述乘法器U5连接运算放大器U2,所述1V直流电源连接运算放大器U2;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第1引脚通过电阻R7与第2引脚相接,通过电阻R8与U1的第6引脚相接,第3、5、10、12引脚接地,第4引脚接VCC,第11引脚接VEE,第6引脚通过电容C2与U1的第7引脚相接,第7引脚接输出y,通过电阻R10与第6引脚相接,通过电阻R13与U2的第6引脚相接,接乘法器U3的第1引脚,接乘法器U5的第3引脚,第8引脚输出x,通过电容C1与第9引脚相接,接乘法器U4的第1引脚,接乘法器U5的第1引脚,通过电阻R9与U1的第6引脚相接,通过电阻R4与U1的第9引脚相接,第13引脚通过电阻R2与第14引脚相接,第14引脚通过电阻R3与第9引脚相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1、2、13、14引脚悬空,第3、5、10、12引脚接地,第4引脚接VCC,第11引脚接VEE,第6引脚通过电容C4与第7引脚相接,第7引脚输出w,通过电阻R5与U1的第2引脚相接,第8引脚接输出z,接乘法器U3的第3引脚,接乘法器U4的第3引脚,第9引脚通过电容C3与U2的第8引脚相接,通过电阻R12接1V电源后接地;所述乘法器U3的第1引脚接U1的第7脚,第3引脚接U2的第8引脚,第2、4、6引脚均接地,第5引脚接VEE,第7引脚通过电阻R1接U1第13引脚,第8引脚接VCC;所述乘法器U4的第1引脚接U1的第8脚,第3引脚接U2的第8引脚,第2、4、6引脚均接地,第5引脚接VEE,第7引脚通过电阻R6接U1第2引脚,第8引脚接VCC;所述乘法器U5的第1引脚接U1的第8脚,第3引脚接U1的第7引脚,第2、4、6引脚均接地,第5引脚接VEE,第7引脚通过电阻R11接U2第9引脚,第8引脚接VC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胡春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