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顶推或拖拽物体的卡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483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压顶推或拖拽物体的卡紧机构,它使用卡紧机构固定在钢轨上作为锚点,所述的卡紧机构包括有上楔块、下楔块、壳体、挡板及连板;所述的上楔块和下楔块设置在壳体内,该上楔块的斜面设置在下楔块的斜面上;所述的壳体的上端由销轴铰接,所述的壳体的下端向内弯钩,用于卡紧钢轨的上端头;挡板和连板分别由螺栓连接在壳体的两侧端面上,在连板上设置有顶推千斤顶连接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水平顶推或拖拽特(笨)重 物体的装置。 背聚技术千斤顶顶推物体具有运行平稳、推力大的特点,实现顶推或拖拽物体的前 提是有支点或锚固点,而且支点或锚固点可随重物移动是最理想的。在水平顶推建(构)筑物时,水平推力的反力作用点一般是固定的基础, 在基础与建筑物之间增加标准节的形式使作用点前移,如《建筑物或构筑物整体平移液压顶推装置》(专利号00212348. 7)。现有卡紧钢轨的卡紧机构主要 有两种, 一种是钳臂式如起重机夹轨器,主要是从轨道两侧面夹紧防止起重机 被吹走或吹倒;另外一种是由竖直方向布置的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压在轨道上 提供正压力进而产生摩擦力实现卡紧,再由水平顶推液压缸活塞杆伸出顶推物 体,如《重物位移液压顶推装置》(专利号91219367.0),这种方式由于每个 顶推单元由两个千斤顶(压紧千斤顶和顶推千斤顶)组成,所以结构复杂、成 本高、安装维护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安全可靠的液压 顶推或拖拽物体的方法及卡紧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本技术主要依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和摩擦定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据此可以看 出在液压千斤顶向前顶推物体时,卡紧机构与被推物体间通过顶推千斤顶存 在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摩擦定律产生自锁的条件是力的作用方向与接触面法线方向夹角在摩 擦锥角范围内。由此可以看出在本技术中,合理控制斜面角度可以实现 机械自锁。一种液压顶推或拖拽物体的卡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上楔块、下 楔块、壳体、挡板及连板;所述的上楔块和下楔块设置在壳体内,该上楔块的 斜面设置在下楔块的斜面上;所述的壳体的上端由销轴铰接,所述的壳体的下 端向内弯钩;挡板和连板分别由蟝栓连接在壳体的两侧端面上,在连板上设置 有顶推千斤顶连接座。所述的下楔块的底面设有摩擦齿面。用于提高下楔块的底面与钢轨表面的 摩擦力。所述的壳体的内侧竖直表面与顶部水平表面形成锐角a。有利于减小壳体 受力后下部张开的程度。顶推(或拖拽)物体使用时1) 首先将下楔块放置在钢轨中心线上,下楔块的斜面朝前;2) 将上楔块放在下楔块的斜面上,上楔块的斜面朝后(拖拽物体时,上 楔块和下楔块水平转180°,使上楔块的斜面朝前),使两斜面接触均匀,并调 整上楔块和下楔块组合后的高度;3) 用销轴将壳体上端进行铰接,然后掰开壳体,使壳体内的顶部压在上 楔块的上表面,合拢壳体,将上楔块和下楔块包住,并用壳体下端的内弯钩卡 紧钢轨;4) 在壳体的前侧端面上安装连板;5) 调整上楔块与下楔块的位置,在壳体的后侧端面上安装挡板。6) 在连板的顶推千斤顶连接座上连接顶推千斤顶,由顶推千斤顶的活塞 杆伸出,对物体进行顶推(或拖拽)。本技术的卡紧机构中的壳体采用分体式,有利于方便地安装与拆卸; 釆用上下楔块卡紧,很方便实现双向卡紧。在技术中应用了杠杆原理,在 两楔块内侧竖直表面与顶部水平表面成锐角,这样利用杠杆原理,有利于减小 壳体受力后下部张开的程度。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卡紧机构顶推施工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A向视图。 图5是壳体内侧面夹角形成杠杆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的卡紧机构连接液压顶推千斤顶施工俯视图; 图7是本技术的卡紧机构拖拽施工使用状态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图2、图3、图4、图6所示一种液压顶推或拖拽物体的卡紧机构,它包括有上楔块2、下楔块3、壳 体4、挡板5及连板7;所述的上楔块和下楔块设置在壳体内,该上楔块2的斜面设置在下楔块3的斜面上;所述的壳体4的上端由销轴l铰接,所述的壳体4的下端向内弯钩;挡板5和连板7分别由螺栓8连接在壳体4的两侧端面 上,在连板7上设置有顶推千斤顶连接座10。在顶推千斤顶连接座10上连接 顶推千斤顶11。所述的下楔块的底面设有摩擦齿面9。用于提高下楔块的底面与钢轨表面 的摩擦力。所述的壳体的内侧竖直表面与顶部水平表面形成锐角a (见图5所示)。 有利于减小壳体受力后下部张开的程度。 顶推(或拖拽)物体使用时1) 首先将下楔块2放置在钢轨中心线上,下楔块2的斜面朝前(见图l所 示);2) 将上楔块2放在下楔块3的斜面上,上楔块2的斜面朝后(拖拽物体 时,上楔块2和下楔块3水平转180。,使上楔块的斜面朝前,见图7),使两 斜面接触均匀,并调整上楔块和下楔块组合后的高度;3) 用销轴l将壳体上端进行铰接,然后掰开壳体4,使壳体内的顶部压在 上楔块2的上表面,合拢壳体,将上楔块和下楔块包住,并用壳体下端的内弯 钩卡紧钢轨;4) 在壳体的前侧端面上安装连板7;5) 调整上楔块与下楔块的位置,在壳体的后侧端面上安装挡板5。6) 在连板的顶推千斤顶连接座上连接顶推千斤顶,由顶推千斤顶的活塞 杆伸出,对物体进行顶推。技术的本卡紧机构是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及机械自锁原理实 现卡紧与脱开,工作时分两种工况①卡紧机构安装完成后,由未卡紧到卡紧 工况。在这种工况下,随与连板7相连的千斤顶活塞杆伸出,下楔块3在钢轨 上由于摩擦力作用而静止,此时壳体4、销轴1、挡板5以及上楔块2沿下楔 块3的斜面向上爬升,当爬升到壳体4下端曲面弯钩与钢轨6端头下部曲面相 接触时爬升过程结束,这时由顶推物体时的水平方向反力的竖直分力充当正压 力来实现下楔块3与钢轨的摩擦锁死。卡紧后千斤顶活塞杆继续伸出对物体进 行顶推移动,直到千斤顶活塞杆全部伸出为止;②由卡紧到脱开工况。由于被 推重物与钢轨的摩擦力与卡紧机构提供的摩擦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而且卡 紧机构为单向自锁,故千斤顶活塞杆在縮回时重物可以作为力的作用点,随活 塞杆收縮,连板7、壳体4、销轴1、挡板5以及上楔块2沿下楔块3的斜面向 下滑动而脱开。顶推千斤顶活塞杆进一步回縮,挡板5带动下楔块一起向前滑 动到下一锚点位置。拆除卡紧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步①拆除挡板5;②将顶推千斤顶活塞杆 收回,使卡紧机构脱开,活塞杆继续收縮下楔块3在钢轨上保持不动;③拆除 顶推千斤顶;④拆除连板7;⑤拆除壳体4和上楔块2。本技术除具备向前顶推物体外,同时也具备向后拖拽物体。在水平拖拽物体时,安装时将下楔块3和上楔块2的安装方向掉转180° ,其余安装步 骤同上。拆除时,顶推千斤顶活塞杆先伸出使卡紧机构脱开,其拆除余步骤同上。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顶推或拖拽物体的卡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上楔块(2)、下楔块(3)、壳体(4)、挡板(5)及连板(7);所述的上楔块(2)和下楔(3)块设置在壳体(4)内,该上楔块(2)的斜面设置在下楔块(3)的斜面上;所述的壳体(4)的上端由销轴(1)铰接,所述的壳体(4)的下端向内弯钩;挡板(5)和连板(7)分别由螺栓(8)连接在壳体(4)的两侧端面上,在连板(7)上设置有顶推千斤顶连接座(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顶推物体的卡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下楔块(3)的底面设有摩擦齿面(9)。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顶推物体的卡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顶推或拖拽物体的卡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上楔块(2)、下楔块(3)、壳体(4)、挡板(5)及连板(7);所述的上楔块(2)和下楔(3)块设置在壳体(4)内,该上楔块(2)的斜面设置在下楔块(3)的斜面上;所述的壳体(4)的上端由销轴(1)铰接,所述的壳体(4)的下端向内弯钩;挡板(5)和连板(7)分别由螺栓(8)连接在壳体(4)的两侧端面上,在连板(7)上设置有顶推千斤顶连接座(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松缪谦江明布春磊刘开温超胡凤英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