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文刚专利>正文

智能控油油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051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油油壶,其包括油壶体、油壶盖、油壶盖底座、出油口和油壶把手;油壶盖底座内安装有计量装置,计量装置包括微型计量泵装置、控制板以及充电锂电池,微型计量泵装置与控制板连接并安装在控制板上方;微型计量泵为膜片泵,膜片泵的膜片采用EPDM材料,膜片泵腔体采用ABS材料;微型计量泵设有吸入口和排出口,吸入口通过注液管与油壶体相连通,排出口与出油口相连通;充电锂电池安装在油壶把手内,充电锂电池与微型计量泵装置电连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时掌握每次做菜时加油的克数、自动实现健康控油,累计吃油的大数据并与互联网进行互联互通,让用户对吃油的健康情况尽在掌握,保护家庭成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用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控油油壶
技术介绍
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都与食用油的用量偏多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为此,联合国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的食用油的用量控制在25克(以下简称为标准用量),这样可以降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而现在各个家庭在做饭时食用油的用量远远普遍大于该标准用量,用多油的原因很多,有的家庭是喜欢大油,也有的是一个不留意就加多了等等;因此控制食用油合理用量势在必行。实时显示用油质量的背景:很多美味佳肴的食谱和菜肴,都提到在制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多少克的油,可实际制作过程中,谁也无法去称量加了多少克的油,制作美味佳肴只能是少数人根据经验来加油,经验丰富的家庭成员控制的比较好,对加油的人要求比较高。现在市面上有一些此类控油油壶普遍都是通过用体积计量的方式,通过人工倾倒把食用油二次转移到标准用量的容器中,再从标准用量容器中来把油倒到锅里来实现的。现有控油油壶主要分两部分,下面部分是储存油壶,用于储存食用油的容器,形状各式各样,材料一般是玻璃、塑料、或者不锈钢等,储存油壶的容积大都是1-3升之间,作用是储存油;上面部分大都是计量容器,简称计量油壶,形状也各种各样,材料大都是塑料,也有不锈钢的,该部分容积都很小,一般在0.025-0.05升,相当于25克-50克。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容积计量方式进行计量,再就是作为取拿油壶的把手作用,有的控油油壶也实现第三个功能,即在储存油壶中没油时,作为加油的通道,直接从计量油壶中直接把有加到储存油壶中,不用把计量油壶部分卸下来就可加油。计量油壶部分实现计量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在倒油时只能让标准用量整数倍的油,即0.025升的整数倍的油进入计量油壶,多的油再循环回存储油壶中;另一种是每次通过倾倒先把油加满计量油壶中,在每次加油时在计量油壶最大容积内,通过刻度尺多少随意。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的动作多,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控油油壶都是先把标准用量的油从储存油壶中通过各种方式倒到计量油壶中,再由做饭的人来通过自己的二次动作来实现。譬如家庭有上3口以上的人,每次炒菜要忙活很长时间才能实现控油的目的,锅热的不行了,油还没计量好。2.有的不容易实现不是标准用量用油的计量,例如针对每次通过把储存油壶中的油倒到计量油壶中的这类油壶,在做饭时,不想用控油的油量时很难实现。3.有些刻度计量的不容易实现精确计量,需要边倒边看刻度,经常不是多到就是少到。4.数据无法存储,更不能上传,无法实现对以家庭为单位的用油数据的整理、分析走势、总结等数据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控制油量过程复杂、不能准确控制油量、可调范围少以及不能分析用油量走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控油油壶,通过计量油泵、电控、电池和显示屏的机电一体化的协同实现每次操作只需按一键就自动出油、实时显示,且能够将数据进行出现存储的功能。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控油油壶,包括油壶体、油壶盖、油壶盖底座、出油口和油壶把手;所述油壶盖安装在油壶盖底座上,所述油壶体包括壶身和壶口,所述壶口的上端与油壶盖底座的下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油壶盖底座一侧与出油口相连接,另一侧与油壶把手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壶盖底座内安装有计量装置,所述计量装置包括微型计量泵装置、控制板以及充电锂电池,所述微型计量泵装置包括微型计量泵和电机减震垫,所述微型计量泵安装在电机减震垫上,所述微型计量泵装置与控制板连接并安装在控制板上方;所述微型计量泵为膜片泵,包括膜片和膜片泵腔体,所述微型计量泵设有吸入口和排出口,所述吸入口通过注液管与油壶体相连通,所述排出口与出油口相连通;所述充电锂电池安装在油壶把手内,所述充电锂电池与微型计量泵装置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膜片泵的膜片采用EPDM材料,所述膜片泵腔体采用ABS材料,适合油的高粘度。进一步地,所述微型计量泵的长度位于10-70mm之间,直径位于10-30mm之间。流量在380克/分钟-600克/分钟之间,确保了运行速度。进一步地,所述充电锂电池通过稳压电路与微型计量泵相连,不管电池的电量、电压、电流如何变化,经稳压电路后输出的电压、电流都稳定在一个精确的范围内,把稳定的电压电流值输出给计量油泵,使得计量油泵可以匀速的工作,方便下一步的控制板实时计算质量、显示质量;每隔0.01秒就可以计算一次出油的累计质量,后台控制板根据时间变量和流速来完成计算任务,并快速显示出来。进一步地,所述充电锂电池通过稳压电路与微型计量泵相连,所述充电锂电池外侧安装有电路保护板,在电池充电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过压、短路、过载的情况下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伤害电池和避免各种火灾的隐患。要解决的电池问题是电池能提供6V电压,保证油壶连续正常使用不低于1.5小时,而且体积尽量的小,必须选用市面上的标准型号的电池,在体积小容量大之间找到平衡;而一般的干电池经过实验都无法满足要求。经过实验,最后采用大容量的18500充电锂电池,同时加上电池保护板,作用是在电池充电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过压、短路、过载的情况下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伤害电池和各种火灾的隐患。进一步地,所述油壶把手下端通过电池盖装置固定充电锂电池。进一步地,所述油壶把手包括手柄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安装显示屏装置,所述显示屏装置与控制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装置包括显示屏PCB板和显示屏PCB盒,显示屏PCB板嵌于显示屏PCB盒内,所述油壶盖对应显示屏装置部位设有透明显示窗。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包括上PCB板和下PCB板,两者通过螺母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中加入WIFI模块,利用家庭的WIFI网络,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油壶盖上方采用橡胶盖密封。进一步地,所述油壶盖底座与油壶体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加上密封圈防止水和液体的进入。进一步地,所述油壶盖底座内侧做密封处理。通过以上密封设计,解决油壶能用水冲洗的问题,密封圈用于防止水和液体的进入,达到IP53以上的防尘防水防护等级,可用水冲洗。进一步地,所述油壶盖右侧安装有设置控油量按钮和开关控制按钮,可以根据用户的用油实际情况设置控油量。进一步地,所述油壶体下部分采用加厚处理,用来平衡油壶盖底座部分的重量。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以时间为单位,根据大量实验称重,找到时间t,质量G,电压V这三个变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和内在的关系,在实验基础上,找到准确的计算系数,通过控制板进行计算后来控制计量油泵的输出速度,控制在匀速输出,再根据时间变量,计算出输出的质量数,并按照0.1秒的单位进行实时显示输出的质量数;在达到了设置好的质量上限时,本次输出自动停止工作;在控制板上把每次输出的质量按照时间和日期记录并存储下来,并利用家庭的WIFI把存储的数据上传到手机或者互联网上,让用户对自己吃油的情况有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其中,本专利技术计量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控油油壶,包括油壶体、油壶盖、油壶盖底座、出油口和油壶把手;所述油壶盖安装在油壶盖底座上,所述油壶体包括壶身和壶口,所述壶口的上端与油壶盖底座的下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油壶盖底座一侧设有出油口,另一侧与油壶把手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壶盖底座内安装有计量装置,所述计量装置包括微型计量泵装置、控制板以及充电锂电池,所述微型计量泵装置包括微型计量泵和电机减震垫,所述微型计量泵安装在电机减震垫上,所述微型计量泵装置与控制板连接并安装在控制板上方;所述微型计量泵为膜片泵,包括膜片和膜片泵腔体,所述微型计量泵设有吸入口和排出口,所述吸入口通过注液管与油壶体相连通,所述排出口与出油口相连通;所述充电锂电池安装在油壶把手内,所述充电锂电池与微型计量泵装置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油油壶,包括油壶体、油壶盖、油壶盖底座、出
油口和油壶把手;所述油壶盖安装在油壶盖底座上,所述油壶体包括
壶身和壶口,所述壶口的上端与油壶盖底座的下部通过螺纹连接,所
述油壶盖底座一侧设有出油口,另一侧与油壶把手固定连接,其特征
在于:所述油壶盖底座内安装有计量装置,所述计量装置包括微型计
量泵装置、控制板以及充电锂电池,所述微型计量泵装置包括微型计
量泵和电机减震垫,所述微型计量泵安装在电机减震垫上,所述微型
计量泵装置与控制板连接并安装在控制板上方;所述微型计量泵为膜
片泵,包括膜片和膜片泵腔体,所述微型计量泵设有吸入口和排出口,
所述吸入口通过注液管与油壶体相连通,所述排出口与出油口相连
通;所述充电锂电池安装在油壶把手内,所述充电锂电池与微型计量
泵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油油壶,其特征在于,所
述膜片采用EPDM材料,所述膜片泵腔体采用ABS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油油壶,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型计量泵的长度位于10-70mm之间,直径位于10-30mm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刚于洪领刘庆国隋信格王虎钮卫钢
申请(专利权)人:杨文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