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建仁专利>正文

电梯上行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202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梯上行制动器涉及一种电梯上行超速时使用的制动器,它是由基架和设置在基架内的上、下楔块组成,一对上楔块左右对称布置在钢丝绳两侧,一对连接板左右对称布置在两上楔块外侧,两连接板分别套装在左、右导向柱上并可带动上楔块沿导向柱作横向与竖向运动,在两连接板之间连有对拉弹簧杆和止动杆,两上楔块上装有闸衬;一对下楔块左右对称布置在上楔块下部钢丝绳两侧,在两下楔块的外侧设有左右挡板,左右挡板之间装有安装下楔块的滑轨,在挡板与楔块之间还设有缓冲弹簧,具有结构简单、制动安全、可靠的特点,安装使用维护也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电梯上行制动器涉及一种电梯超速行驶时起制动作用的安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上行超速时使用的制动器,本技术还可在其它利用钢丝绳起吊、运输的设备上使用。现有技术现有的电梯限速制动器多是采用防止电梯超速下行的单向安全钳,它只起单向限速作用,根据新的电梯安全标准要求必须设置上行限速制动器,为满足新规范要求,出现了通过电梯轨道止动的组合式安全钳,这种组合式安全钳结构较复杂、安装、维修也不够简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梯上行制动器,它可以满足电梯新规范的要求,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制动安全、可靠的特点,安装使用维护也更加方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它是由基架和设置在基架内的上、下楔块组成,牵引电梯用的钢丝绳从基架中心穿过,基架由顶板、底板以及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左、右对称布置的导向柱组成,一对形成楔头的上楔块左右对称布置在钢丝绳两侧,一对连接板左右对称布置在两上楔块外侧,上楔块与连接板固定,两连接板分别套装在左、右导向柱上,在连接板下部的导向柱上套有弹簧,弹簧起支撑连接板的作用,连接板可带动与其固定的上楔块沿导向柱作横向与竖向运动,在两连接板之间连有对拉弹簧杆和止动杆,两上楔块内侧对立面上装有抱合钢丝绳用的闸衬;一对形成楔道的下楔块左右对称布置在上楔块下部钢丝绳两侧,在两下楔块的外侧设有左右挡板,左右挡板固定在基架底板上,左右挡板之间装有滑轨,下楔块安装在滑轨上,在上楔块楔入下楔块过程中两下楔块沿滑轨作相向滑动,在挡板与楔块之间还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使上楔块在下落过程中平缓楔入下楔块内。本技术所述的下楔块外侧设有伸出轴,伸出轴伸入挡板中部设置的释放螺母内,缓冲弹簧套在伸出轴上,其一端顶在下楔块侧面,另一端顶在释放螺母端面。本技术所述的对拉弹簧杆由弹簧杆及套筒组成,弹簧杆上套有弹簧,弹簧杆套有弹簧的一端穿入套筒内,另一端与其中一块连接板固定,弹簧一端顶在弹簧杆的端头上,另一端顶在套筒内端面上,套筒与另一块连接板固定,弹簧杆和套筒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内对拉,使两连接板带动与其固定的上楔块向内运动,但由于止动杆的止动使其无法运动。所述的止动杆由撑杆和跳钩组成,撑杆一端与其中一块连接板固定,另一端顶在设置在另一块连接板上的跳钩上,跳钩上装有顶杆,顶杆上装有电磁开关,电磁开关开启时,顶杆顶起跳钩,使跳钩脱离撑杆,撑杆便会失去支撑作用。本技术在两连接板之间还装有复位铰杆,当制动器制动后,拉动复位铰杆可使制动器复位。本技术所述的缓冲弹簧为碟形弹簧或螺旋弹簧等其它弹簧。本技术所述连接板与导向柱的安装孔为腰形孔,腰形孔使连接板可沿导向柱作横向与竖向运动。本技术其工作过程如下由于在两块连接板之间装有对拉弹簧杆,对拉弹簧杆的弹簧杆和套筒分别与每块连接板固定,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弹簧杆和套筒向内对拉,使两连接板分别带动两上楔块向内运动,由于两连接板上还装有由撑杆和跳钩组成的止动杆,在撑杆的撑力作用下使得两连接板无法向中心运动,此时设置在两上楔块之间的闸衬不起作用,使得牵引电梯用的钢丝绳可顺利通过闸衬;当电梯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时,通过电梯双向限速器上行开关动作,在电梯控制系统的作用下,电磁开关动作,使跳钩脱离撑杆,止动失效,此时两连接板在对拉弹簧杆作用下,分别带动两个楔块向其中心运动,闸衬抱紧牵引电梯用的钢丝绳,在钢丝绳牵引下上楔块连同连接板沿导向柱下滑,上楔块楔入下楔块内,使钢丝绳停止运动,由于下楔块侧面装有缓冲弹簧,使得上楔块在下落过程中平缓楔入下楔块内,克服了冲击力的作用,达到可靠平稳制动电梯的作用,旋动挡板上的释放螺母,减小缓冲弹簧的弹力,使两下楔块进一步分离,两上楔块在导向杆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脱离下楔块,拉动复位铰杆使制动器复位。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动安全、可靠的特点,安装使用维护也更加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附图3为本技术A-A剖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沿止动杆横断面的B-B剖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C-C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本技术是由基架1和设置在基架内的上楔块2、下楔块3组成,牵引电梯用的钢丝绳S从基架中心穿过,基架由顶板1-1、底板1-2以及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左、右对称布置的四条导向柱4组成,一对形成楔头的上楔块2其楔面向外左右对称布置在钢丝绳两侧,两个上楔块分别与其外侧一对左右对称布置的连接板5固定,连接板呈[字形,上楔块通过螺丝6固定在[字形连接板的竖向板上,[字形连接板的上下横向板上各开有一对腰形孔7,两连接板通过腰形孔分别套装在左、右四条导向柱上,在连接板下部的导向柱上均套有弹簧8,弹簧起支撑连接板的作用,连接板可带动与其固定的上楔块沿导向柱作横向与竖向运动,在两连接板之间连有前后各两条平行设置的4条对拉弹簧杆9,在两连接板之间还连有前后各1条平行设置的两条止动杆10,对拉弹簧杆9由弹簧杆91及套筒92组成,弹簧杆上套有弹簧93,弹簧杆套有弹簧的一端穿入套筒内,另一端与左连接板固定,弹簧一端顶在弹簧杆的端头上,另一端顶在套筒内端面上,套筒与右连接板固定,弹簧杆和套筒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内对拉,使两连接板带动与其固定的上楔块向内运动,但由于止动杆的止动使其无法运动。所述的止动杆由撑杆101和跳钩102组成,撑杆一端与右连接板固定,另一端穿过左连接板顶在左连接板上设置的跳钩内102,跳钩102上装有顶杆103,顶杆底部装有电磁开关104,电磁开关开启时,顶杆顶起跳钩,使跳钩脱离撑杆,撑杆便会失去支撑作用,两上楔块之间的对立面上装有抱合钢丝绳用的闸衬11,闸衬11用螺丝固定在上楔块上。在两连接板之间还装有复位铰杆15,复位铰杆15由两条分别与左右连接板铰接的连杆组成,两连杆铰接连在一起,当制动器制动后,拉动复位铰杆可使制动器复位。如附图5所示一对组成楔道的下楔块3左右对称布置在上楔块下部钢丝绳两侧,在两下楔块的外侧设有左右两块挡板12,在左右两块挡板的前后连有各两条平行设置的两对滑轨13,下楔块前后端安装在滑轨13上,滑轨由滑动轴和其上设置的滑动轴承组成,滑动轴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挡板上,左右挡板通过螺丝14与基架底板固定,基架通过底板固定在电梯曳引机底座或支承梁上。在上楔块楔入下楔块过程中两下楔块沿滑轨作相向滑动,下楔块外侧设有伸出轴,伸出轴伸入挡板中部设置的释放螺母16内,碟形缓冲弹簧17套在伸出轴上,其一端顶在下楔块侧面,另一端顶在释放螺母端面,缓冲弹簧使上楔块在下落过程中平缓楔入下楔块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上行制动器,它是由基架和设置在基架内的上、下楔块组成,牵引电梯用的钢丝绳从基架中心穿过,其特征是基架由顶板、底板以及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左、右对称布置的导向柱组成;一对形成楔头的上楔块左右对称布置在钢丝绳两侧,一对连接板左右对称布置在两上楔块外侧,上楔块与连接板固定,两连接板分别套装在左、右导向柱上,在连接板下部的导向柱上套有支撑弹簧,连接板可带动与其固定的上楔块沿导向柱作横向与竖向运动,在两连接板之间连有对拉弹簧杆和止动杆,在两上楔块内侧的对立面上装有闸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上行制动器,它是由基架和设置在基架内的上、下楔块组成,牵引电梯用的钢丝绳从基架中心穿过,其特征是:基架由顶板、底板以及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左、右对称布置的导向柱组成;一对形成楔头的上楔块左右对称布置在钢丝绳两侧,一对 连接板左右对称布置在两上楔块外侧,上楔块与连接板固定,两连接板分别套装在左、右导向柱上,在连接板下部的导向柱上套有支撑弹簧,连接板可带动与其固定的上楔块沿导向柱作横向与竖向运动,在两连接板之间连有对拉弹簧杆和止动杆,在两上楔块内侧的对立面上装有闸衬;一对形成楔道的下楔块左右对称布置在上楔块下部钢丝绳两侧,在两下楔块的外侧设有左右挡板,左右挡板之间装有滑轨,下楔块安装在滑轨上,左右挡板固定在基架底板上,在挡板与楔块之间还设有缓冲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仁
申请(专利权)人:夏建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