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国泰专利>正文

升降电梯自由落体非触碰类瞬时救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1997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电梯自由落体非触碰类瞬时救命装置,由降落装置、储能装置、缓冲装置、重力开关装置和电控电路组成,电梯顶部安装降落装置,电梯上部安装重力开关装置,电梯底部安装储能装置和缓冲装置,降落装置包括降落固定座、降落气囊、干冰存储桶、干冰存储装置电磁阀、干冰存储装置封板和干冰存储装置锁片,储能装置包括纵向弹簧、插杆、套圈和储能锁,缓冲装置包括合页、电梯底板和横向弹簧,电控电路包括主控电路、降落电路和释能电路;本装置可通过电控电路自发启动降落装置,可通过储能装置吸收电梯降落时的重力势能,可通过缓冲装置缓冲降落的冲量,危险排除后,可通过释能电路释放储能装置储存的能量,保证电梯乘坐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生产
,具体是一种升降电梯自由落体非触碰类瞬时救命 目.ο
技术介绍
目前,升降电梯大都没有设置事故救命系统,电梯发生坠落时,一般救援措施是手动按每层楼的开关,然后整个人处于半蹲状态,在按完开关后如若仍然不能制动电梯,造成人员伤亡后果严重,有时还会由于事发突然和人员慌张,来不及或者没想到要去按每层楼的电梯开关;再根据人在面临危险时会由于本能反应发出尖锐而且大声的叫喊,和电梯坠落时处于失重状态,可设计一种应急措施完整且能自发控制的升降电梯坠落事故救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急措施完整且能自发控制的升降电梯自由落体非触碰类瞬时救命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升降电梯自由落体非触碰类瞬时救命装置,包括电梯、电梯绳缆,电梯绳缆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梯上部中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由降落装置、储能装置、缓冲装置、重力开关装置和电控电路组成,所述电梯顶部外壁安装四个降落装置,所述电梯上部内壁安装一个重力开关装置,所述电梯底部安装四个储能装置和一个缓冲装置;所述降落装置包括降落固定座、降落气囊、干冰存储桶、干冰存储装置电磁阀、干冰存储装置封板和干冰存储装置锁片,所述降落固定座固定在电梯上部截面的对角线上,降落固定座固定点与对角线端点距离为对角线长度的四分之一,所述干冰存储桶通过螺母固定在降落固定座上,所述降落气囊固定在干冰存储桶上部,所述干冰存储桶中部设置干冰存储装置封板、干冰存储装置锁片和干冰存储装置电磁阀,所述干冰存储装置封板内部设置滑槽,所述干冰存储装置封板中部设置出气口,所述的出气口连通干冰存储桶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干冰存储装置锁片滑动在干冰存储装置封板的滑槽上,所述的干冰存储装置电磁阀固定在干冰存储装置封板的滑槽端口;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纵向弹簧、插杆、套圈和三个储能锁,所述插杆固定在电梯底部的四个角,所述纵向弹簧一端固定在插杆顶部,所述纵向弹簧另一端连接套圈,所述套圈滑动在插杆上,所述三个储能锁设于插杆内且间隔相等距离,所述储能锁包括两个储能锁片、储能锁电磁阀、储能锁弹簧和两条钢丝绳,所述储能锁片下部与插杆铰接于插杆空壳开口处,所述两储能锁片程对称形式,所述储能锁弹簧固定在插杆内,所述储能锁弹簧伸出端连接储能锁片上部,所述储能锁电磁阀固定于两储能锁片上部连线的中点处,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储能锁电磁阀,另一端连接一储能锁片上部,所述另一钢丝绳一端连接储能锁电磁阀,另一端连接另一储能锁片上部;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四个合页、四片电梯底板和两条横向弹簧,所述每个电梯底板均通过一合页铰接于电梯底部,所述四片电梯底板拼成一整个电梯底部,所述两条横向弹簧程十字形交叉并且固定于电梯底板下方,所述横向弹簧托住四片电梯底板;所述的重力开关装置包括重力开关、重力开关壳体、标杆、限位杆、配重、不锈钢杆、标杆固定件、重力弹簧、上行极限、停止位置、下行极限和事故位置,所述重力开关壳体固定在电梯壁上,所述重力开关安装在重力开关壳体上部左侧,所述限位杆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重力开关壳体底部和顶部,所述两限位杆在一直线上,所述不锈钢杆插入且滑动在两限位杆中,所述重力弹簧穿入重力开关壳体顶部限位杆中,重力弹簧一端连接重力开关壳体顶部,重力弹簧另一端连接标杆固定件上端,重力弹簧附着且滑动在不锈钢杆上,所述标杆固定件和配重焊接在不锈钢杆上,所述配重位于标杆固定件下方,所述标杆固定件固定标杆,所述标杆由横标杆和竖标杆组成,所述重力开关壳体右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上行极限、停止位置、下行极限和事故位置,所述上行极限为电梯上行时横标杆所处的高度位置,所述的停止位置为电梯停止时横标杆所处的高度位置,所述的下行极限为电梯下行时横标杆所处的高度位置,所述的事故位置为电梯发生事故后自由落下时横标杆所处的高度位置,当横标杆处于事故位置时,竖标杆刚好打紧重力开关,重力开关被接通;所述的电控电路包括主控电路、降落电路和释能电路,所述的主控电路包括手摁开关、声控开关、重力开关、降落继电器和储能锁继电器,所述的降落继电器联通控制降落电路,所述的储能锁继电器联通控制释能电路,所述手摁开关、重力开关与声控开关并联接入由降落继电器和储能锁继电器串联的直流电路中,所述的降落电路由四个干冰存储装置电磁阀组成,所述四个干冰存储装置电磁阀并联接入220V交流电路中,所述的释能电路由四组储能锁电磁阀和一个释放开关组成,每组储能锁电磁阀包括三个储能锁电磁阀,所有储能锁电磁阀并联且与释放开关串联接入220交流电路中。所述的干冰存储装置锁片尾部设置一小孔,所述干冰存储装置锁片头部为磁铁,干冰存储装置锁片尾部小孔中心与干冰存储装置封板中部的出气口中心的距离等于干冰存储装置锁片头部边缘与干冰存储装置电磁阀头部边缘的距离。所述的重力开关为桥式开关。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升降电梯自由落体非触碰类瞬时救命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电控电路自发启动降落装置,利用降落气囊与电梯通道的摩擦力减缓速度,可通过储能装置吸收降落时的重力势能,可通过缓冲装置进一步缓冲降落的冲量,危险排除后,可通过释能电路释放储存的能量并使电梯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本装置应急措施完整且能自发控制,保证升降电梯乘坐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A向#1』视图不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储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储能装置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降落装置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控电路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重力开关装置结构图。图中,1、电梯,2、手摁开关,3、声控开关,4、降落固定座,5、电梯绳缆,6、合页,7、电梯底板,8、横向弹簧,9、纵向弹簧,10、释放开关,11、降落气囊,12、干冰储存桶,13、干冰储存装置电磁阀,14、插杆,15、套圈,16、储能锁片,17、储能锁电磁阀,18、储能锁弹貪,19、降落继电器,20、储能锁继电器,21、钢丝绳,22、干冰存储装置封板,23、干冰存储装置锁片,24、重力开关,25、重力开关壳体,26、标杆,27、限位杆,28、配重,29、不锈钢杆,30、标杆固定件,31、重力弹簧,32、上行极限,33、停止位置,34、下行极限,35、事故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不,一种升降电梯自由落体非触碰类瞬时救命装置,包括电梯1、电梯绳缆5,电梯绳缆5—端固定连接在电梯1上部中央,本装置由降落装置、储能装置、缓冲装置、重力开关装置和电控电路组成,电梯1顶部外壁安装四个降落装置,电梯1上部内壁安装一个重力开关装置,电梯1底部安装四个储能装置和一个缓冲装置;降落装置包括降落固定座4、降落气囊11、干冰存储桶12、干冰存储装置电磁阀13、干冰存储装置封板22和干冰存储装置锁片23,降落固定座4固定在电梯1上部截面的对角线上,降落固定座4固定点与对角线端点距离为对角线长度的四分之一,干冰存储桶12通过螺母固定在降落固定座4上,降落气囊11固定在干冰存储桶12上部,干冰存储桶12中部设置干冰存储装置封板22、干冰存储装置锁片23和干冰存储装置电磁阀13,干冰存储装置封板22内部设置滑槽,干冰存储装置封板22中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升降电梯自由落体非触碰类瞬时救命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电梯自由落体非触碰类瞬时救命装置,包括电梯(1)、电梯绳缆(5),电梯绳缆(5)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梯(1)上部中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由降落装置、储能装置、缓冲装置、重力开关装置和电控电路组成,所述电梯(1)顶部外壁安装四个降落装置,所述电梯(1)上部内壁安装一个重力开关装置,所述电梯(1)底部安装四个储能装置和一个缓冲装置;所述降落装置包括降落固定座(4)、降落气囊(11)、干冰存储桶(12)、干冰存储装置电磁阀(13)、干冰存储装置封板(22)和干冰存储装置锁片(23),所述降落固定座(4)固定在电梯(1)上部截面的对角线上,降落固定座(4)固定点与对角线端点距离为对角线长度的四分之一,所述干冰存储桶(12)通过螺母固定在降落固定座(4)上,所述降落气囊(11)固定在干冰存储桶(12)上部,所述干冰存储桶(12)中部设置干冰存储装置封板(22)、干冰存储装置锁片(23)和干冰存储装置电磁阀(13),所述干冰存储装置封板(22)内部设置滑槽,所述干冰存储装置封板(22)中部设置出气口,所述的出气口连通干冰存储桶(12)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干冰存储装置锁片(23)滑动在干冰存储装置封板(22)的滑槽上,所述的干冰存储装置电磁阀(13)固定在干冰存储装置封板(22)的滑槽端口;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纵向弹簧(9)、插杆(14)、套圈(15)和三个储能锁,所述插杆(14)固定在电梯(1)底部的四个角,所述纵向弹簧(9)一端固定在插杆(14)顶部,所述纵向弹簧(9)另一端连接套圈(15),所述套圈(15)滑动在插杆(14)上,所述三个储能锁设于插杆(14)内且间隔相等距离,所述储能锁包括两个储能锁片(16)、储能锁电磁阀(17)、储能锁弹簧(18)和两条钢丝绳(21),所述储能锁片(16)下部与插杆(14)铰接于插杆(14)空壳开口处,所述两储能锁片(16)程对称形式,所述储能锁弹簧(18)固定在插杆(14)内,所述储能锁弹簧(18)伸出端连接储能锁片(16)上部,所述储能锁电磁阀(17)固定于两储能锁片(16)上部连线的中点处,所述钢丝绳(21)一端连接储能锁电磁阀(17),另一端连接一储能锁片(16)上部,所述另一钢丝绳(21)一端连接储能锁电磁阀(17),另一端连接另一储能锁片(16)上部;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四个合页(6)、四片电梯底板(7)和两条横向弹簧(8),所述每个电梯底板(7)均通过一合页(6)铰接于电梯(1)底部,所述四片电梯底板(7)拼成一整个电梯(1)底部,所述两条横向弹簧(8)程十字形交叉并且固定于电梯底板(7)下方,所述横向弹簧(8)托住四片电梯底板(7);所述的重力开关装置包括重力开关(24)、重力开关壳体(25)、标杆(26)、限位杆(27)、配重(28)、不锈钢杆(29)、标杆固定件(30)、重力弹簧(31)、上行极限(32)、停止位置(33)、下行极限(34)和事故位置(35),所述重力开关壳体(25)固定在电梯(1)壁上,所述重力开关(24)安装在重力开关壳体(25)上部左侧,所述限位杆(27)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重力开关壳体(25)底部和顶部,所述两限位杆(27)在一直线上,所述不锈钢杆(29)插入且滑动在两限位杆(27)中,所述重力弹簧(31)穿入重力开关壳体(25)顶部限位杆(27)中,重力弹簧(31)一端连接重力开关壳体(25)顶部,重力弹簧(31)另一端连接标杆固定件(30)上端,重力弹簧(31)附着且滑动在不锈钢杆(29)上,所述标杆固定件(30)和配重(28)焊接在不锈钢杆(29)上,所述配重(28)位于标杆固定件(30)下方,所述标杆固定件(30)固定标杆(26),所述标杆(26)由横标杆和竖标杆组成,所述重力开关壳体(25)右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上行极限(32)、停止位置(33)、下行极限(34)和事故位置(35),所述上行极限(32)为电梯(1)上行时横标杆所处的高度位置,所述的停止位置(33)为电梯(1)停止时横标杆所处的高度位置,所述的下行极限(34)为电梯(1)下行时横标杆所处的高度位置,所述的事故位置(35)为电梯(1)发生事故后自由落下时横标杆所处的高度位置,当横标杆处于事故位置(35)时,竖标杆刚好打紧重力开关(24),重力开关(24)被接通;所述的电控电路包括主控电路、降落电路和释能电路,所述的主控电路包括手摁开关(2)、声控开关(3)、重力开关(24)、降落继电器(19)和储能锁继电器(20),所述的降落继电器(19)联通控制降落电路,所述的储能锁继电器(20)联通控制释能电路,所述手摁开关(2)、重力开关(24)与声控开关(3)并联接入由降落继电器(19)和储能锁继电器(20)串联的直流电路中,所述的降落电路由四个干冰存储装置电磁阀(13)组成,所述四个干冰存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泰
申请(专利权)人:黄国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