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识别电池的电动车电池容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0389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识别电池的电动车电池容装结构,包括车架,车架具有鞍座立管和插架侧管,其特征在于:下托板上具有插孔,插孔的上段内侧部设有两个上侧孔,插孔的下段内侧部设有两个下侧孔,上侧孔内活动插装有上导电柱,上侧孔、位于上导电柱的后方安装有横向弹簧,下侧孔内活动插装有下导电柱,下侧孔、位于下导电柱的后方安装有横向弹簧;插孔内插装有插杆,插杆上具有导电套,插杆的上端连接压板,压板与下托板之间设有纵向弹簧;鞍座立管上套装有橡胶胀紧套,橡胶胀紧套上具有楔形凸出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元件受压力不同而变形不同的原理来实现两套电池控制系统的切换,从而实现一部电动车可以适配两种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识别电池的电动车电池容装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代步工具,随着人们环保节能意识的不断加强,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铅酸电池是电动车和电动自行车所使用的传统电池,优点是稳定性强,造价便宜,维护成本低,缺点是重量大。锂电池是近些年来技术发展越发成熟的电池,优点是重量小,充电时间短等,缺点是价格昂贵,其回修成本高。目前,电动车或者电动自行车出厂即装配一种类型的电池,受控制系统限制,一款电动车不可以即能配用铅酸电池和也能配用锂电池。如果一种电动车即能配用铅酸电池和也能配用锂电池,则会给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日常维修选择空间。铅酸电池和锂电池能够集成在同一尺寸形状的标准电池盒中,这样,如何对不同种类的电池进行识别以匹配不同的控制系统及成为技术难点。本技术旨在解决此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对电池种类进行识别并使不同电动车控制系统工作的可识别电池的电动车电池容装结构。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识别电池的电动车电池容装结构,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具有鞍座立管和插架侧管,所述鞍座立管的后方具有相互垂直的下托板和侧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板上具有插孔,所述插孔的上段内侧部设有两个上侧孔,所述插孔的下段内侧部设有两个下侧孔,所述上侧孔的轴线与所述插孔的轴线垂直,所述下侧孔的轴线与所述插孔的轴线垂直;所述上侧孔内活动插装有上导电柱,所述上侧孔、位于所述上导电柱的后方安装有横向弹簧,所述下侧孔内活动插装有下导电柱,所述下侧孔、位于所述下导电柱的后方安装有横向弹簧;所述插孔内插装有插杆,所述插杆上具有导电套,所述插杆的上端连接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下托板之间设有纵向弹簧;所述鞍座立管上套装有橡胶胀紧套,所述橡胶胀紧套上具有楔形凸出部。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上导线柱的前端为球面,所述下导线柱的前端为球面。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以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的重量作为识别信息,通过元件受压力不同而变形不同的原理来实现两套电池控制系统的切换,从而实现一部电动车可以适配两种电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橡胶胀紧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1-1、鞍座立管;1_2、插架侧管;2、下托板;2-1、插孔;2_2、上侧孔;2-3、下侧孔;3、侧托板;4、上导电柱;5、横向弹簧;6、下导电柱;7、插杆;8、导电套;9、压板;10、纵向弹簧;11、橡胶胀紧套楔形凸出部。【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一种可识别电池的电动车电池容装结构,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具有鞍座立管1-1和插架侧管1-2。所述鞍座立管1-1的后方具有相互垂直的下托板2和侧托板3。鞍座立管1-1、插架侧管1-2和侧托板3之间形成用于围挡电池的电池腔。下托板2用于承托电池。所述下托板2上具有插孔2-1,所述插孔2-1的轴线与所述侧托板3平行。所述插孔2-1的上段内侧部设有两个上侧孔2-2,所述插孔2-1的下段内侧部设有两个下侧孔2-3。所述上侧孔2-2的轴线与所述插孔2-1的轴线垂直,所述下侧孔2-3的轴线与所述插孔2-1的轴线垂直。所述上侧孔2-2内活动插装有上导电柱4,所述上侧孔2-2、位于所述上导电柱4的后方安装有横向弹簧5,所述下侧孔2-3内活动插装有下导电柱6,所述下侧孔2-3、位于所述下导电柱6的后方安装有横向弹簧5。所述插孔2-1内插装有插杆7,所述插杆7上具有导电套8。本实施例中,两个上侧孔2-2中的上导电柱4串接于用于控制锂电池的电路中,两个下侧孔2-3中的下导电柱6串接于用于控制铅酸电池的电路中。上述插杆7插入插孔2-1的深度不同,可以令导电套8分别连通两个上导电柱4和下导电柱6,从而分别令两套电池的控制系统接通。所述插杆7的上端连接压板9,所述压板9与所述下托板2之间设有纵向弹簧10。电池放置于电池腔的压板9上,在纵向弹簧10的作用下,不同重量的铅酸电池和锂电池会令插杆7插入插孔2-1不同深度。如图2,为了防止因电池在带动车行驶过程中震动而引起插杆7活动,所述鞍座立管1-1上套装有橡胶胀紧套11,所述橡胶胀紧套11上具有楔形凸出部11-1。【主权项】1.一种可识别电池的电动车电池容装结构,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具有鞍座立管(1-1)和插架侧管(1-2),所述鞍座立管(1-1)的后方具有相互垂直的下托板(2)和侧托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板(2)上具有插孔(2-1),所述插孔(2-1)的上段内侧部设有两个上侧孔(2-2),所述插孔(2-1)的下段内侧部设有两个下侧孔(2-3),所述上侧孔(2-2)的轴线与所述插孔(2-1)的轴线垂直,所述下侧孔(2-3)的轴线与所述插孔(2-1)的轴线垂直;所述上侧孔(2-2)内活动插装有上导电柱(4),所述上侧孔(2-2)、位于所述上导电柱(4)的后方安装有横向弹簧(5),所述下侧孔(2-3)内活动插装有下导电柱¢),所述下侧孔(2-3)、位于所述下导电柱¢)的后方安装有横向弹簧(5);所述插孔(2-1)内插装有插杆(7),所述插杆(7)上具有导电套(8),所述插杆(7)的上端连接压板(9),所述压板(9)与所述下托板⑵之间设有纵向弹簧(10);所述鞍座立管(1-1)上套装有橡胶胀紧套(11),所述橡胶胀紧套(11)上具有楔形凸出部(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识别电池的电动车电池容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线柱(4)的前端为球面,所述下导线柱(6)的前端为球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识别电池的电动车电池容装结构,包括车架,车架具有鞍座立管和插架侧管,其特征在于:下托板上具有插孔,插孔的上段内侧部设有两个上侧孔,插孔的下段内侧部设有两个下侧孔,上侧孔内活动插装有上导电柱,上侧孔、位于上导电柱的后方安装有横向弹簧,下侧孔内活动插装有下导电柱,下侧孔、位于下导电柱的后方安装有横向弹簧;插孔内插装有插杆,插杆上具有导电套,插杆的上端连接压板,压板与下托板之间设有纵向弹簧;鞍座立管上套装有橡胶胀紧套,橡胶胀紧套上具有楔形凸出部。本技术通过元件受压力不同而变形不同的原理来实现两套电池控制系统的切换,从而实现一部电动车可以适配两种电池。【IPC分类】B62M6/90【公开号】CN205113625【申请号】CN201520811557【专利技术人】苏咏伟, 朱孝強 【申请人】天津市三枪电动车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申请日】2015年10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识别电池的电动车电池容装结构,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具有鞍座立管(1‑1)和插架侧管(1‑2),所述鞍座立管(1‑1)的后方具有相互垂直的下托板(2)和侧托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板(2)上具有插孔(2‑1),所述插孔(2‑1)的上段内侧部设有两个上侧孔(2‑2),所述插孔(2‑1)的下段内侧部设有两个下侧孔(2‑3),所述上侧孔(2‑2)的轴线与所述插孔(2‑1)的轴线垂直,所述下侧孔(2‑3)的轴线与所述插孔(2‑1)的轴线垂直;所述上侧孔(2‑2)内活动插装有上导电柱(4),所述上侧孔(2‑2)、位于所述上导电柱(4)的后方安装有横向弹簧(5),所述下侧孔(2‑3)内活动插装有下导电柱(6),所述下侧孔(2‑3)、位于所述下导电柱(6)的后方安装有横向弹簧(5);所述插孔(2‑1)内插装有插杆(7),所述插杆(7)上具有导电套(8),所述插杆(7)的上端连接压板(9),所述压板(9)与所述下托板(2)之间设有纵向弹簧(10);所述鞍座立管(1‑1)上套装有橡胶胀紧套(11),所述橡胶胀紧套(11)上具有楔形凸出部(1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咏伟朱孝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三枪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