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药剂制备领域,涉及到一种辣木植物絮凝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在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等过程中,大量的有机、无机物质进入环境。过多的化学物质进入水体引起水质的变化,如水体发黑发臭、浊度升高、有毒物质增加、病原微生物滋生等,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水体中的各种悬浮颗粒物直接影响光照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布,从而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降低水体浊度能改善水下光照条件,促进水生植物群落的生长,从而发挥水生植物修复水环境的作用,改善和提高水体水质。引起水体浊度升高的物质主要有粘土、有机无机物质、藻类等浮游生物以及其他微生物。降低水体浊度,提高水体透明度是恢复水质的重要一步,降低水体浊度,提高水体透明度常用絮凝剂主要包括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如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铁、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等,化学絮凝剂具有良好的去浊度效果。然而,化学絮凝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如低温条件下絮凝效率不佳、改变水体电导率、污泥产生量大和水中残留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如铝的摄入会引起老年痴呆)等。植物絮凝剂取材于大自然的易降解的物质,植物絮凝剂不仅能达到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辣木植物絮凝剂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壳聚糖和无水氯化钙溶解于体积分数为0.8%~1.2%的乙酸的蒸馏水溶液中,配制成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其中壳聚糖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1.5~2g/L,氯化钙在混合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3%;2)配制浓度为7~8g/L的辣木提取液;3)将海藻酸钠溶解于上述辣木提取液中,使海藻酸钠的浓度为12~18g/L;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不断滴加到步骤1)中的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搅拌8~12min,形成凝胶;5)将步骤4)中得到的凝胶过滤,用蒸馏水洗去凝胶上残留物质后,在常温下真空干燥,即得到植物絮凝剂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积炎,方晓敏,黄皓旻,聂泽宇,郑翠清,楼晨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