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善专利>正文

自动脱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0048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脱钩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提升牵引装置的挂钩,特别是可以在负载下忽然卸载的挂钩。本装置的钩体由一件对称的四连杆机构组成,其一对大连杆各通过一转轴装在脱钩器壳体上,脱钩机构的触发端作用在连接两小连杆的铰轴上,直接挂到现有的提升钩上即可使用。本脱钩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且安全、装卸载荷皆很容易。(*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提升牵引装置的挂钩,特别是可以在负载下忽然卸载的挂钩。提升牵引机构中连接载荷的部件在传统上都是采用钩子,它装上载荷时是很方便的,但卸下时则较麻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87209663公开了一种载荷、卸荷脱钩器,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对于卸下位置要求不严的情况确实是较好的,但对卸下位置有一定要求时则不适用,另外在操作上也不太方便,安全性能上也还不足;CN87102290公开了另一种脱钩器,当采用气动或电磁力脱钩时,从其原理来看卸下位置是比较准的,但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装卸很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钩器,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装卸方便、卸下位置准确。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整个钩体由一件对称的四连杆机构组成,其一对大连杆分别通过转轴装在脱钩器壳体上,大连杆转到闭合位置时其一对小连杆的轴线正好成一直线,脱钩机构的触发端作用在连接两小连杆的铰轴上。载荷时,转动大连杆使钩口开放,装上重物后再闭合钩口,提起本脱钩器。虽然重物的力有使钩口张开的趋势,但两个小连杆已处于一务直线,钩子在自锁位置,足以阻止钩子张开。欲卸荷时,启动脱钩机构,其触发端的力作用到连接两件小连杆的铰轴上,只需很小的力即可打破上述的自锁平衡状态,轻易而准确地将重物卸下。下面依照本技术提出的两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其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壳体1、吊环2、杠杆3、转轴4、钢丝5、长孔6、控制器7、保险销8、长轴9、拉板10、小连杆11、铰轴12、大连杆13、转轴14、铁芯15、电磁线圈16、保险装置17、螺栓18、螺纹座19、锁定螺母20、销轴21、转轴22、杠杆23。参见各图,本脱钩器的整个钩体由一件对称的四连杆机构组成,它的一对大连杆13分别通过转轴14装在脱钩器壳体1上,大连杆13转到闭合位置时其一对小连杆11的轴线正好成一直线,形成钩体的自锁状态;脱钩机构的触发端作用在连接两小连杆11的铰轴12上,当触发端上很小的力作用于铰轴12时,即可打破自锁状态,实现忽然托钩的目的。脱钩器壳体两侧固定有细牙螺纹座19,螺纹座19中装有细牙螺栓18,螺栓18的端面又触及两小连杆11的连接端之下,通过细牙螺栓18,可精确地调整钩体达到自锁状态时的临界位置,从而保证既能安全地吊起重物,又能轻易地开放钩体忽然卸荷;两小连杆11的连接端之上则装有保险销8,它可防止起吊重物时发生小连杆11向上移动的误动作,使钩体在不需打开时敞开,发生危险。本脱钩器中的脱钩机构可以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参见图1,整个钩体是由一件对称的四连杆机构组成的,其一对大连杆13形成钩口并分别通过转轴14装在脱钩器壳体1上,大连杆13转到闭合位置时一对小连杆11的轴线正好成一直线,即钩体达到了自锁状态。连接着两小连杆11的铰轴12还连有一拉板10上,拉板10上又装一长轴9并从壳体1上的长孔6延伸出,所述的细牙螺栓18的端面触及长轴9之下。脱钩机构的结构是,壳体1的上方装一杠杆3,杠杆3的一端通过钢丝5连接在拉板10上,杠杆3的另一端则连接电磁线圈16中的铁芯15。在长轴9之上方装有保险装置17,保险装置17的保险销8挡在长轴9上并与其相垂直。欲吊挂重物时,轻轻上提长轴9,分开作为钩口的大连杆13,吊上重物后则下压长轴9使钩口闭合,触按控制器7上的键使保险销8滑出,挡在长轴9之上。起吊重物时,在重力作用下,钩体可达到更好的自锁状态。要卸下重荷时,触按控制器7,首先保险销8缩入保险装置中,接着电磁线圈16得电,使铁芯15向下运动,杠杆3向上拉长轴9,打破了自锁平衡状态,重物忽然卸下。实施例2其钩体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仅脱钩机构稍有差别。连接两小连杆11的铰轴12即为延伸出壳体1的长轴,脱钩机构的杠杆23直接用转轴22装于与该长轴等高位置的壳体1上,且杠杆23的一端直接触到长轴(铰轴12)的下部,杠杆23的另一端通过销轴21连接位于电磁线圈16中的铁芯。其余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从以上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脱钩器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装卸容易、使用安全且轻易、可准确卸下载荷,因此本装置除了可作为常规的挂钩用外,还可用于锻打、冲压、打夯、维修等需要较准确的撞击点的操作工作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整个钩体由一件对称的四连杆机构组成,其一对大连杆分别通过转轴装在脱钩器壳体上,大连杆转到闭合位置时其一对小连杆的轴线正好成一直线,脱钩机构的触发端作用在连接两小连杆的铰轴上。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钩器,其特征是脱钩器壳体两侧固定有细牙螺纹座,螺纹座中装有细牙螺栓,螺栓的端面又触及两小连杆的连接端之下,而两小连杆的连接端之上则为保险销。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脱钩器,其特征是连接两小连杆的铰轴装于一拉板上,拉板上又装一长轴并从壳体上的长孔延伸出,所述的细牙螺栓的端面触及长轴之下,脱钩机构的结构是,壳体的上方装一杠杆,杠杆的一端通过钢丝连接在拉板上,杠杆的另一端则连接电磁线圈中的铁芯。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脱钩器,其特征是连接两小连杆的铰轴为延伸出壳体的长轴,脱钩机构的杠杆直接用转轴装于与该长轴等高位置的壳体上,且杠杆的一端直接触到长轴的下部,杠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位于电磁线圈中的铁芯。专利摘要自动脱钩器。本技术涉及提升牵引装置的挂钩,特别是可以在负载下忽然卸载的挂钩。本装置的钩体由一件对称的四连杆机构组成,其一对大连杆各通过一转轴装在脱钩器壳体上,脱钩机构的触发端作用在连接两小连杆的铰轴上,直接挂到现有的提升钩上即可使用。本脱钩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且安全、装卸载荷皆很容易。文档编号B66C1/22GK2228898SQ9522171公开日1996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孙善 申请人:孙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整个钩体由一件对称的四连杆机构组成,其一对大连杆分别通过转轴装在脱钩器壳体上,大连杆转到闭合位置时其一对小连杆的轴线正好成一直线,脱钩机构的触发端作用在连接两小连杆的铰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善
申请(专利权)人:孙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