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885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光学成像镜头沿着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五透镜,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第二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且第二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第三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率,且第四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第五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并满足T5/G23≧1.1及G45>G34。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及一影像模块,包括一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一镜筒、一模块后座单元,及一影像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学镜头,特别是指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 头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手机和数字相机等携带型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影像模块相关技术蓬勃发 展,该影像模块主要包含光学成像镜头、模块后座单元(mcxluleholderunit)与传感器 (sensor)等组件,而手机和数字相机的薄型轻巧化趋势也让影像模块的小型化需求愈来愈 高,随着感光禪合组件烟largeCoupledDevice,简称为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组 件(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简称为CM0巧之技术进步和尺寸缩小 化,装载在影像模块中的光学镜头也需要相应地缩短长度,但是为了避免摄影效果与质量 下降,在缩短光学镜头的长度时仍然要兼顾良好的光学性能。然而光学镜头最重要的特性 不外乎就是成像质量与体积。 美国专利公告号8760775及美国专利公开号20140078600专利案都掲露了一种由 五片透镜所组成的光学镜头,然而,送些光学镜头的系统长度都无法有效缩小至一定长度, W满足移动电话薄型化之设计需求。 综上所述,微型化镜头的技术难度明显高出传统镜头,因此如何制作出符合消费 性电子产品需求的光学镜头,并持续提升其成像质量,长久W来一直是本领域产、官、学界 所热切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在缩短镜头系统长度的条件下,仍能够保有 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光学成像镜头。 于是本专利技术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含一光圈、一第一透镜、 一第二透镜、一第Η透镜、一第四透镜,及一第五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都具有 屈光率,并分别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 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二透镜的该物侧 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且该第二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 的凹面部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Η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 域的凹面部;该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率,且该第四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 域的凹面部;该第五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巧/G23 ^ 1. 1及G45〉G34,G23为该第二透镜与该第Η 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G34为该第Η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 G45为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巧为该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厚 度。 本专利技术光学成像镜头的有益效果在于;藉由上述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的凹凸形 状设计与排列,使该光学成像镜头在缩短系统长度的条件下,仍具备能够有效克服像差的 光学性能,并提供较佳的成像质量。 因此,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应用于前述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包含一机壳,及一安装在该机壳内的影像模块。 该影像模块包括一如前述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一用于供该光学成像镜头设置 的镜筒、一用于供该镜筒设置的模块后座单元,及一设置于该光学成像镜头像侧的影像传 感器。 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藉由在该电子装置中装载具有前述的光学成像 镜头的影像模块,W利该成像镜头在缩短系统长度的条件下,仍能够提供良好之光学性能 的优势,在不牺牲光学性能的情形下制出更为薄型轻巧的电子装置,使本专利技术兼具良好的 实用性能且有助于轻薄短小化的结构设计,而能满足更高质量的消费需求。【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一透镜结构; 图2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光学成像镜头的一第一实施例;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 图4是一表格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各透镜的光学数据;图5是一表格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 图6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光学成像镜头的一第二实施例; 图7是该第二实施例的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 图8是一表格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的各透镜的光学数据; 图9是一表格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的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 图10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光学成像镜头的一第Η实施例; 图11是该第Η实施例的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 图12是一表格图,说明该第Η实施例的各透镜的光学数据;图13是一表格图,说明该第Η实施例的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 图14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光学成像镜头的一第四实施例; 图15是该第四实施例的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 图16是一表格图,说明该第四实施例的各透镜的光学数据;图17是一表格图,说明该第四实施例的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 图18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光学成像镜头的一第五实施例; 图19是该第五实施例的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 图20是一表格图,说明该第五实施例的各透镜的光学数据;图21是一表格图,说明该第五实施例的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 图22是一表格图,说明该五片式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实施例至该第五实施例 的光学参数;[003引图23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一第一实施例;及图24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一第二实施例。 10光学成像镜头 2 光圈 3 第一透镜 31物侧面 311凸面部 312凸面部 32像侧面 321凹面部 322凸面部[004引 4 第二透镜 41物侧面 411凸面部 412凹面部 413凹面部 42像侧面 421凹面部422凸面部[005引 5 第;透镜 51物侧面 511凸面部 512凹面部 52像侧面 521凹面部 522凸面部 523凹面部 6 第四透镜 61物侧面 611凹面部 612凸面部 613凹面部 62像侧面621凸面部 622凸面部[007引 7 第五透镜 71物侧面 711凸面部712凹面部 72像侧面 721凹面部 722凸面部 8 滤光片 81物侧面 82像侧面 100成像面I 光轴 1 电子装置 11 机壳[008引 12影像模块 120模块后座单元 121镜头后座 122影像传感器后座 123 第一座体 124 第二座体 125 线圈[009引 126磁性组件 130影像传感器[009引 21镜筒[009引 II、III轴线【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W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W相同 的编号来表示。[009引本篇说明书所言之"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镜在光轴 附近区域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而言。"一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具有位于某 区域的凸面部(或凹面部)",是指该区域相较于径向上紧邻该区域的外侧区域,朝平行于 光轴的方向更为"向外凸起"(或"向内凹陷")而言,W图1为例,其中I为光轴且此一透 镜是W该光轴I为对称轴径向地相互对称,该透镜之物侧面于A区域具有凸面部、B区域具 有凹面部而C区域具有凸面部,原因在于A区域相较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含一光圈、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及一第五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都具有屈光率,并分别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二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且该第二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三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该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率,且该第四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及该第五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T5/G23≧1.1及G45>G34,G23为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G34为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G45为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5为该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圣伟唐子健叶致仰
申请(专利权)人: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