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装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797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包装电池,包括:电池主体和散热片,所述电池主体包括电极片和隔膜,所述隔膜包括第一散热间隔部、第二散热间隔部、电极间隔部,所述电极片的两侧分别紧贴所述第一散热间隔部以及所述电极间隔部,所述散热片两侧分别紧贴所述第一散热间隔部以及第二散热间隔部,所述散热片的一端部紧贴的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间隔部和所述第二散热间隔部的散热片间隔连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隔膜的结构将电极片和散热片集为一体,通过散热片便能迅速将电池内部的热量导出到外边环境,无需对电池内部做特殊的散热处理,不仅简化了现有电池的制作工艺,还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包装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装电池
技术介绍
与传统的铅酸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体积小、质量轻、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是倍受青睐的新兴能源。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可任意裁切成制造成多种形状,由于采用铝塑膜封装,安全性能好,正逐渐取代铝壳、钢壳电池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要能源,甚至部分新能源动力电池也采用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但是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也有一些特殊要求,与铝壳、钢壳电池相比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所能承受的内部压力有限,一旦内部压力过大,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就会鼓胀,从而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而导致软包装锂离子电池鼓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内部热量过高,对于如何防止电池内部过热以及如何快速将电池内部热量导出,业界采取了很多措施。大多是在电池内部做文章,要么加导热材料,要么加增加集流体厚度,甚致是使用特殊电解等,不仅工艺复杂,成本增加,而且热量也只是在内部转移,无法做到迅速导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电池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装电池,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软包装电池,包括:电池主体和散热片;所述电池主体包括:电极片和隔膜;所述隔膜包括第一散热间隔部、第二散热间隔部、电极间隔部;所述电极片的两侧分别紧贴所述第一散热间隔部的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电极间隔部;所述散热片两侧分别紧贴所述第一散热间隔部的第二表面以及第二散热间隔部的第一表面;所述散热片的一端部紧贴的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间隔部和所述第二散热间隔部的散热片间隔连接部。采用隔膜的结构将电极片和散热片集为一体,并可做到让电极片和散热片完美的物理隔离,隔膜和散热片均可进行导热,设置散热片的面积大于电极片的面积,散热片能够伸出到外部,可迅速和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迅速将电池内部的热量导出到外边环境,无需对电池内部做特殊的散热处理,不仅简化了现有电池的制作工艺,还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优选的,所述电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包括可涂敷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集流体;负极片包括可涂敷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集流体;所述负极集流体上设置有用于引出电流的负极连接片;所述正极集流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出电流的正极连接片;所述电池主体还包括电极导线板、正极连接部以及负极连接部;所述电极导线板包括用于连通所述正极连接片和所述正极连接部的正极导线板和用于连通所述负极连接片和所述负极连接部的负极导线板。通过导线板可以将电池主体内部的各个正极或负极分别连通到所述电池主体外设的电极连接部,作为软包装电池的外界正极或负极,如此,电池主体内部可根据需求添加相应的正极片和/或负极片,而在工艺上,电池主体的结构无需作出较大改变,十分方便实用。优选的,所述电池主体包括多片负极片以及多片正极片;电极间隔部包括正极间隔部和负极间隔部;所述隔膜包括多个正极间隔部和多个负极间隔部;第一负极片的两侧分别紧贴所述第一散热间隔部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一负极间隔部的第二表面;第二负极片的两侧分别紧贴所述第二散热间隔部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负极间隔部的第一表面;第一正极片的两侧分别紧贴所述第一负极间隔部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一正极间隔部;第二正极片的两侧分别紧贴所述第二散热间隔部的第二表面以及第二正极间隔部;所述第一负极片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负极片间隔连接部;所述第一负极片间隔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间隔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负极片间隔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极间隔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负极片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负极片间隔连接部;所述第二负极片间隔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散热间隔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负极片间隔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极间隔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正极片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正极片间隔连接部;所述第一正极片间隔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极间隔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正极片间隔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正极间隔部;所述第二正极片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正极片间隔连接部;所述第二正极片间隔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负极间隔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正极片间隔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正极间隔部。优选的,所述电池主体包括多片负极片以及多片正极片;电极间隔部包括正极间隔部和负极间隔部;所述隔膜包括多个正极间隔部和多个负极间隔部;第一正极片的两侧分别紧贴所述第一散热间隔部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一正极间隔部的第二表面;第二正极片的两侧分别紧贴所述第二散热间隔部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正极间隔部的第一表面;第一负极片的两侧分别紧贴所述第一正极间隔部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一负极间隔部;第二负极片的两侧分别紧贴所述第二散热间隔部的第二表面以及第二负极间隔部;所述第一正极片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正极片间隔连接部;所述第一正极片间隔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间隔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正极片间隔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正极间隔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正极片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正极片间隔连接部;所述第二正极片间隔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散热间隔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正极片间隔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正极间隔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负极片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负极片间隔连接部;所述第一负极片间隔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正极间隔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负极片间隔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极间隔部;所述第二负极片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负极片间隔连接部;所述第二负极片间隔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正极间隔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负极片间隔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负极间隔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隔膜结构,多片正极片和多片负极片也同时完美隔离开,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位于隔膜的两侧。散热片两侧的电极安装部内,电极安装部即安装电极片的空间,如所述第一散热间隔部的第一表面、电极间隔部以及电极片间隔连接部所形成的空间,可以为两片正极片或两片正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与散热片面对的一面无需涂覆活性物质,以便于进行更好的导热、散热。优选的,所述软包装电池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散热片和所述电池主体进行密封的铝塑膜。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材料为铜箔。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材料为铝箔。铜箔或铝箔等金属材料作为热的良导体可以进行更好的散热,当然,还可采用其他的非金属材料作为散热片的材料,散热片的厚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散热片的面积可以远大于电池表面积,散热片的面积越大,散热效果越好。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电极片的表面积。散热片的主体的一部分伸到电池内部,一部分伸到电池外部,有利于将电池内部的热量导出到电池外部,其散热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隔膜的结构将电极片和散热片集为一体,通过散热片便能迅速将电池内部的热量导出到外边环境,无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软包装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包装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主体和散热片;所述电池主体包括:电极片和隔膜;所述隔膜包括第一散热间隔部、第二散热间隔部、电极间隔部;所述电极片的两侧分别紧贴所述第一散热间隔部的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电极间隔部;所述散热片两侧分别紧贴所述第一散热间隔部的第二表面以及第二散热间隔部的第一表面;所述散热片的一端部紧贴的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间隔部和所述第二散热间隔部的散热片间隔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际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无中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