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起重机吊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419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起重机吊臂。它有四个臂,四节臂内有三个油缸;二节臂油缸缸筒的首端滑动接触三节臂油缸缸筒、尾端接二节臂尾部,活塞杆尾端接头体的尾部接基本臂尾部;三节臂油缸缸筒的首端滑动接触四节臂油缸缸筒、尾端接三节臂尾部,活塞杆尾端接头体的尾部接二节臂尾部,接头体、二节臂油缸缸筒间有油管;四节臂油缸缸筒的首端滑动接触四节臂相应侧内壁、尾端接四节臂尾部,活塞杆尾端接头体的尾部接三节臂尾部,接头体、三节臂油缸缸筒间有油管;接头体内有有杆腔油道、无杆腔油道且尾端装平衡阀,平衡阀的尾端油口、控制油口分别与对应油缸的无杆腔、有杆腔相通,油管使接头体的有杆腔油道与相应油缸的有杆腔相通。该吊臂可带载伸缩。(*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起重机上使用的一种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带载伸缩的汽车起重机吊臂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起重机上使用的吊臂一般有三个臂或四个臂。最常见的为四个臂,这种吊臂的结构为它有基本臂及与基本臂共中心线的二节臂、三节臂、四节臂,二节臂插装在基本臂内,三节臂插装在二节臂内,四节臂插装在三节臂内;四节臂内有轴线与基本臂中心线相平行的二节臂油缸,该油缸缸筒的尾端与二节臂的尾部相接、首端装有定滑轮,一根伸臂钢丝绳绕经该定滑轮且其两端与基本臂的尾端和三节臂的尾端相接,该油缸的活塞杆呈空心状,活塞杆的首部开有油口、内部同轴安装一根油管、尾端固设接头体,接头体内有互不相通的有杆腔油道和无杆腔油道,接头体的首部有用来连通油箱且与其有杆腔油道相通的油口、尾部与基本臂的尾部相接、尾端装有平衡阀,平衡阀上有用来连通油箱的尾端油口及用来连通接头体的首端油口、控制油口,平衡阀的尾端油口经其首端油口并通过接头体内的无杆腔油道、活塞杆内的油管与二节臂油缸的无杆腔相通,平衡阀的控制油口通过接头体内的有杆腔油道、活塞杆的环形内腔、活塞杆首部的油口与二节臂油缸的有杆腔相通;三节臂的首端装有定滑轮,另一根伸臂钢丝绳绕经该定滑轮且其两端与二节臂的尾端和四节臂的尾端相接;二节臂的尾端装有定滑轮,一根缩臂钢丝绳绕经该定滑轮且其两端与基本臂的首端和三节臂的尾端相接;三节臂的尾端装有定滑轮,另一根缩臂钢丝绳绕经该定滑轮且其两端与二节臂油缸缸筒的首端和四节臂的尾端相接。可见,该吊臂依靠二节臂油缸和四根钢丝绳的协同配合来带动二节臂、三节臂、四节臂,以使它们进行伸缩。该吊臂的缺点是由于钢丝绳的抗拉强度较小,因此,当该吊臂带有负载时钢丝绳就无法带动对应的某节臂,即该吊臂不能带载伸缩,这给用户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另,该吊臂的结构比较复杂,安装维修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带载伸缩的汽车起重机吊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起重机吊臂,它有基本臂及与基本臂共中心线的二节臂、三节臂、四节臂,二节臂插装在基本臂内,三节臂插装在二节臂内,四节臂插装在三节臂内,四节臂内有轴线与基本臂中心线相平行的二节臂油缸、三节臂油缸、四节臂油缸;二节臂油缸缸筒的首端与三节臂油缸的缸筒滑动接触、尾端与二节臂的尾部相接、尾部开有油口,该油缸的活塞杆呈空心状,活塞杆的首部开有油口、内部同轴安装一根油管、尾端固设接头体,接头体内有互不相通的有杆腔油道和无杆腔油道,接头体的首部有用来连通油箱且与其有杆腔油道相通的油口、尾部与基本臂的尾部相接、尾端装有平衡阀,平衡阀上有用来连通油箱的尾端油口及用来连通接头体的首端油口、控制油口,平衡阀的尾端油口经其首端油口并通过接头体内的无杆腔油道、活塞杆内的油管与二节臂油缸的无杆腔相通,平衡阀的控制油口通过接头体内的有杆腔油道、活塞杆的环形内腔、活塞杆首部的油口与二节臂油缸的有杆腔相通;三节臂油缸缸筒的首端与四节臂油缸的缸筒滑动接触、尾端与三节臂的尾部相接、尾部开有油口,该油缸的活塞杆呈空心状,活塞杆的首部开有油口、内部同轴安装一根油管、尾端固设接头体,接头体内有互不相通的有杆腔油道和无杆腔油道,接头体的首部有与其有杆腔油道相通的油口,该油口和二节臂油缸缸筒尾部的油口之间接有油管,接头体的尾部与二节臂的尾部相接、尾端装有平衡阀,平衡阀上有用来连通油箱的尾端油口及用来连通接头体的首端油口、控制油口,平衡阀的尾端油口经其首端油口并通过接头体内的无杆腔油道、活塞杆内的油管与三节臂油缸的无杆腔相通,平衡阀的控制油口通过接头体内的有杆腔油道、活塞杆的环形内腔、活塞杆首部的油口与三节臂油缸的有杆腔相通;四节臂油缸缸筒的首端与四节臂的相应侧内壁滑动接触、尾端与四节臂的尾部相接,该油缸的活塞杆呈空心状,活塞杆的首部开有油口、内部同轴安装一根油管、尾端固设接头体,接头体内有互不相通的有杆腔油道和无杆腔油道,接头体的首部有与其有杆腔油道相通的油口,该油口和三节臂油缸缸筒尾部的油口之间接有油管,接头体的尾部与三节臂的尾部相接、尾端装有平衡阀,平衡阀上有用来连通油箱的尾端油口及用来连通接头体的首端油口、控制油口,平衡阀的尾端油口经其首端油口并通过接头体内的无杆腔油道、活塞杆内的油管与四节臂油缸的无杆腔相通,平衡阀的控制油口通过接头体内的有杆腔油道、活塞杆的环形内腔、活塞杆首部的油口与四节臂油缸的有杆腔相通。采用以上的结构之后,本吊臂就可依靠二节臂油缸、三节臂油缸、四节臂油缸来带动二节臂、三节臂、四节臂,以使它们进行伸缩,由于油缸具有足够的动力和抗拉强度,因此,当本吊臂带有负载时油缸也能带动对应的某节臂,即本吊臂在起吊一定重量(起重特性允许范围内)物体的过程中,本吊臂可以带载伸缩,这给用户使用带来很大方便。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二节臂油缸的缸筒尾端、三节臂油缸的缸筒尾端、四节臂油缸的缸筒尾端均通过一个轴组件分别与二节臂的尾部、三节臂的尾部、四节臂的尾部相接,每个轴组件由共轴线的两个水平半轴组成,半轴的轴线与基本臂的中心线相垂直,所述的三个轴组件之间相互平行;上述油缸的三个接头体的尾部均通过轴线与半轴轴线相平行的一个水平整轴分别与基本臂的尾部、二节臂的尾部、三节臂的尾部相接;上述油缸的三个缸筒首端均通过滚轮托架分别装有滚轮;二节臂油缸缸筒首端的滚轮托架由贴靠在该缸筒首端的尾板、与尾板垂直固接且前后对称的两个侧板、轴线与基本臂中心线相垂直的水平连接轴组成,侧板的首部为向着三节臂油缸缸筒伸去的延伸段,滚轮装在连接轴上且连接轴的两端与两个延伸段的尾端相接; 三节臂油缸缸筒首端的滚轮托架由贴靠在该缸筒首端的尾板、与尾板垂直固接且前后对称的两个侧板、分别与两个侧板的外侧面尾部垂直固接且前后对称的两个导向块、轴线与基本臂中心线相垂直的水平连接轴组成,侧板的首部为向着四节臂油缸缸筒伸去的延伸段,滚轮装在连接轴上且连接轴的两端与两个延伸段的尾端相接;四节臂油缸缸筒首端的滚轮托架由贴靠在该缸筒首端的尾板、与尾板垂直固接且前后对称的两个侧板、分别与两个侧板的外侧面尾部垂直固接且前后对称的两个导向块、轴线与基本臂中心线相垂直的水平连接轴组成,滚轮装在连接轴上且连接轴的两端与两个侧板的首部相接;四节臂油缸缸筒首端的滚轮压在四节臂的相应侧内壁上、两个导向块与四节臂间隙配合;三节臂油缸缸筒首端的滚轮压在四节臂油缸的缸筒上、两个延伸段跨在四节臂油缸缸筒的前后两侧且两个延伸段的首端超过该缸筒的轴线、两个导向块与四节臂间隙配合;二节臂油缸缸筒首端的滚轮压在三节臂油缸的缸筒上、两个延伸段跨在三节臂油缸缸筒的前后两侧且两个延伸段的首端超过该缸筒的轴线。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四节臂油缸的接头体和接头体尾端所装的平衡阀之间还设有轴线与基本臂中心线相平行的接管及内装同轴油管的接长管,接长管的两端与接头体的尾端和平衡阀的首端垂直固接,油管的两端与接头体无杆腔油道的尾端油口和平衡阀的首端油口连通,接管的两端与接头体有杆腔油道的尾端油口和平衡阀的控制油口连通,平衡阀的尾端油口经其首端油口并通过油管、接头体内的无杆腔油道、活塞杆内的油管与四节臂油缸的无杆腔相通,平衡阀的控制油口通过接管、接头体内的有杆腔油道、活塞杆的环形内腔、活塞杆首部的油口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汽车起重机吊臂,有基本臂及与基本臂共中心线的二节臂、三节臂、四节臂,二节臂插装在基本臂内,三节臂插装在二节臂内,四节臂插装在三节臂内,四节臂内有轴线与基本臂中心线相平行的二节臂油缸,该油缸的缸筒尾端与二节臂的尾部相接,该油缸的活塞杆呈空心状,活塞杆的首部开有油口、内部同轴安装一根油管、尾端固设接头体,接头体内有互不相通的有杆腔油道和无杆腔油道,接头体的首部有用来连通油箱且与其有杆腔油道相通的油口、尾部与基本臂的尾部相接、尾端装有平衡阀,平衡阀上有用来连通油箱的尾端油口及用来连通接头体的首端油口、控制油口,平衡阀的尾端油口经其首端油口并通过接头体内的无杆腔油道、活塞杆内的油管与二节臂油缸的无杆腔相通,平衡阀的控制油口通过接头体内的有杆腔油道、活塞杆的环形内腔、活塞杆首部的油口与二节臂油缸的有杆腔相通,其特征在于:    四节臂内还有轴线与基本臂中心线相平行的三节臂油缸、四节臂油缸;    二节臂油缸缸筒的首端与三节臂油缸的缸筒滑动接触、尾部开有油口;    三节臂油缸缸筒的首端与四节臂油缸的缸筒滑动接触、尾端与三节臂的尾部相接、尾部开有油口,该油缸的活塞杆呈空心状,活塞杆的首部开有油口、内部同轴安装一根油管、尾端固设接头体,接头体内有互不相通的有杆腔油道和无杆腔油道,接头体的首部有与其有杆腔油道相通的油口,该油口和二节臂油缸缸筒尾部的油口之间接有油管,接头体的尾部与二节臂的尾部相接、尾端装有平衡阀,平衡阀上有用来连通油箱的尾端油口及用来连通接头体的首端油口、控制油口,平衡阀的尾端油口经其首端油口并通过接头体内的无杆腔油道、活塞杆内的油管与三节臂油缸的无杆腔相通,平衡阀的控制油口通过接头体内的有杆腔油道、活塞杆的环形内腔、活塞杆首部的油口与三节臂油缸的有杆腔相通;    四节臂油缸缸筒的首端与四节臂的相应侧内壁滑动接触、尾端与四节臂的尾部相接,该油缸的活塞杆呈空心状,活塞杆的首部开有油口、内部同轴安装一根油管、尾端固设接头体,接头体内有互不相通的有杆腔油道和无杆腔油道,接头体的首部有与其有杆腔油道相通的油口,该油口和三节臂油缸缸筒尾部的油口之间接有油管,接头体的尾部与三节臂的尾部相接、尾端装有平衡阀,平衡阀上有用来连通油箱的尾端油口及用来连通接头体的首端油口、控制油口,平衡阀的尾端油口经其首端油口并通过接头体内的无杆腔油道、活塞杆内的油管与四节臂油缸的无杆腔相通,平衡阀的控制油口通过接头体内的有杆腔油道、活塞杆的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盛年高顺德张宗山徐青山刘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振冲安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