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散热装置及其散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8183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安装在设备内,风道本体内部设置有进风腔和出风腔,进风腔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出风腔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设备外侧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端与进风口相接,第二端和第三端相互贯通,第四端与出风口相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风道散热装置的散热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散热效率高,设备内部不容易堆积灰尘,散热过程也不会产生很大噪音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风道散热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风道散热装置的散热方法,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设备散热领域。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单纯使用散热器散热,散热效率不高,设备内的CPU、电源等发热器件在运行时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导致设备内部温度较高。而采用散热风扇散热,设备内部容易堆积灰尘,导致电子器件寿命降低,且鼓风机或抽风机散热容易产生很大噪音与能耗。现有技术上无法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散热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散热过程中容易在设备内部堆积灰尘,且散热过程产生很大噪音与能耗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风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安装在设备内,风道本体内部设置有进风腔和出风腔,进风腔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出风腔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设备外侧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端与进风口相接,第二端和第三端相互贯通,第四端与出风口相接。前述的一种风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上出风腔内设置有散热风扇,进风腔和出风腔设置有散热齿片。前述的一种风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备内的发热器件与所述风道本体外壁相互接触将热量传导到风道本体上。前述的一种风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备内的发热器件通过导热装置将热量传导到风道本体上。前述的一种风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为热管。前述一种风道散热装置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置第一传感器检测设备内部温度状态;步骤二:控制器接收第一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温度状况开启或关闭风扇,并在风扇开启状态时调整风扇转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的处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道散热装置及其散热方法,散热效率高,能够有效降低设备内部温度。风道和设备内部相互隔离,设备内部不容易堆积灰尘,能够延长设备电子器件寿命,且散热风扇等散热设备散热过程也不会产生很大噪音和能耗,本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风道散热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风道散热装置中风道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风道散热装置中风道的左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风道散热装置中风道的后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风道散热装置中风道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风道散热装置在设备中的安装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风道散热装置与发热器件的一相对位置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风道散热装置与发热器件的另一相对位置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风道本体,2、进风腔,3、出风腔,4、第一端,5、第二端,6、第三端,7、第四端,8、进风口,9、出风口,10、散热风扇,11、散热齿片,12、设备,13、发热器件,14、风道散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一种采用强制空气对流的风冷散热装置和该装置的散热方法,其核心是将空气对流的通道与设备12的内部空间隔离开来形成独立的对流风道。将设备12内部发热部件的热量传导到散热部件上,可以通过传导的方式传到散热部件上,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对流),重点是先将热量传递到散热部件上。此外,本专利技术中的设备12并不限制,其可以是计算机等任何需要风冷散热的电子、电器设备。具体来说,风道包括风道本体1,风道本体1安装在设备12内,风道本体与设备内部电子器件隔离。在风道本体内开设有进风腔2和出风腔3,进风腔2和出风腔3均完全设置在风道本体内。进风腔2包括相对的第一端4和第二端5,出风腔3包括相对的第三端6和第四端7,设备外侧设置有进风口8和出风口9,第一端4与进风口8相接,第二端5和第三端6相互贯通,第四端7与出风口9相接;因此,进风腔和出风腔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风道。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均设置在风道本体内。第二端和第三端虽然相互贯通,也是位于风道本体内。由于进风腔和出风腔均为散热功能的构造,将进风腔和出风腔设计在风道内部,强制对流的空气来自设备外部,经过进风腔后传入出风腔,再经出风腔后回到设备外部,这样来完成热交换,空气只在独立的风道内部通过,不进入设备内部,这样避免了设备内部直接与外界空气发生对流。进一步,为了增强散热效果,可以在出风腔内设置有散热风扇10,进风腔和出风腔设置有散热齿片,散热齿片用于增强散热效果。由于进风腔和出风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风道,因此散热齿片可以分布在整个风道内。此外,本专利技术不限制进风腔、出风腔、散热齿片的材料、形状、尺寸。在散热装置内部加装风扇,加速空气流动从而增加散热效果。外部空气中的灰尘,只能在散热装置中流动,不会进入设备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散热装置的应用方式,为了实现最佳的散热效果,设备内部的发热电子器件,如CPU、电源等发热器件13直接贴在风道本体1的外壁。如图6、图7、图8所示。图中上虚线框表达的是发热器件13,用虚线强调是在背面,不在正面。这种方式下,发热器件13发出的热量通过与风道本体1外壁的直接接触,将其产生的热量传导给风道本体1,风道本体1得到的热量再通过进入风道本体内的对流空气将热量输出到设备外部。这一过程中,对流空气和设备内的电子器件是相互隔离的,避免了灰尘通过对流空气进入设备内部。作为另外一种本专利技术散热装置的应用方式,可以增加热管等高效导热装置,导热装置一端与发热器件13相互接触,导热装置另一端与风道本体外壁接触,通过导热装置将热量从发热器件13传导到风道本体1上。风道本体1得到的热量再通过进入风道本体内的对流空气将热量输出到设备外部。下面给出了该风道散热装置14的散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置第一传感器设备内部温度状态;步骤二:控制器接收第一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温度状况开启或关闭风扇,并在风扇开启状态时调整风扇转速。需要指出的是,这里传感器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散热效果。只要用于强制空气对流的风扇具有控制功能,就可以根据设备内部的温度情况来分级调整风扇的转速,分级包括可完全关闭风扇。可以用传感器加控制器的方法,也可以简单用温控开关。设备的内部状态可为设备内的温度、设备内的电子组件的温度、设备内的电子组件的处理速度、设备内的电子组件的使用率、或是设备内的电子组件的频率。设备的外部状态可为输入单元的操作状态、摄影机的所感测到的影像的状态、或是物体是否靠近电子装置的状态。随着产品设计的不同来定义设备的内部状态及外部状态并根据内部状态及外部状态来选择搭配的第一传感器。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设备可为一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机、或任一智能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器可为笔记本电脑内的嵌入式控制器或是一独立的处理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电子组件可为设备的一显示芯片、一控制芯片或一中央处理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所述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安装在设备内,风道本体内部设置有进风腔和出风腔,进风腔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出风腔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设备外侧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端与进风口相接,第二端和第三端相互贯通,第四端与出风口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安装在设备内,风道本体内部设置有进风腔和出风腔,进风腔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出风腔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设备外侧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端与进风口相接,第二端和第三端相互贯通,第四端与出风口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上出风腔内设置有散热风扇,进风腔和出风腔设置有散热齿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备内的发热器件与所述风道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天耀俞仲勋周勤卫蒋辉羊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创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