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座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021 阅读:6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座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门座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它由四个门座支腿下端铰接的四个行走台车构成,分别为左侧的行走台车、右侧的行走台车,每一侧前后各一个行走台车;每一行走台车它包括前车轮(1)、支撑架(9)、后车轮(10)、行走电机(5)、行走减速机(6),其特征在于:每一行走台车的支撑架(9)的前端固定一前导向装置,每一行走台车的支撑架(9)的后端固定一后导向装置;左侧的行走台车的行走电机与右侧的行走台车的行走电机分别与两个不同频率的电源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留了原有在直线轨道上行走的功能,可以在环形轨道上行走。(*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座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门座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由左右两侧门座支腿下端铰接的行走台车组成,每一侧前后 各一个, 一共四个行走台车;每一行走台车包括前车轮、支撑架、后车轮、行走电机、行 走减速机。现有门座式起重机两边的轮距很宽, 一般只能在直线轨道上行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环形轨道上行走的门座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门座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它由四个 门座支腿下端铰接的四个行走台车构成,分别为左侧的行走台车、右侧的行走台车,每一 侧前后各一个行走台车;每一行走台车它包括前车轮l、支撑架9、后车轮IO、行走电机5、行走减速机6,前 车轮1位于支撑架9的前部,前车轮1的轴的两端部分别由轴承与支撑架9相连,后车轮 10位于支撑架9的后部,后车轮10的轴的两端部分别由轴承与支撑架9相连;支撑架9上 面中部由球铰7与门座式起重机的门座支腿8铰接,前车轮l、后车轮10分别位于同一钢 轨上;前车轮1或后车轮10的轴的一端与行走减速机6的输出轴相联,行走减速机6与支 撑架9固定连接,行走电机5固定在行走减速机6上,行走电机5的输出轴与行走减速机6 的输入轴相联;其特征在于每一行走台车的支撑架9的前端固定一前导向装置,每一行走台车的支 撑架9的后端固定一后导向装置;左侧的行走台车的行走电机、右侧的行走台车的行走电 机分别与两个不同频率的电源相连。所述的前导向装置由前左导向轮2、前导向架3、前横向调整螺钉4、前右导向轮15、 前导向架固定螺钉16组成,前导向架3的下端间隔设有前左导向轮2、前右导向轮15,前 左导向轮2、前右导向轮15分别位于钢轨14的外侧边并与钢轨14相接触;前导向架3上 设有前调整孔,前导向架固定螺钉16穿过前导向架3上的前调整孔,并旋入支撑架9前端 的固定螺钉螺孔中与支撑架9固定连接;前导向架3左右两端部为向后的凸台,左右凸台 上分别设有调整螺钉孔,左凸台位于支撑架9前端部的左侧,左边的前横向调整螺钉4穿 过左凸台的调整螺钉孔与支撑架9相接触,右凸台位于支撑架9前端部的右侧,右边的前 横向调整螺钉4穿过右凸台的调整螺钉孔与支撑架9相接触。所述的后导向装置由后横向调整螺钉11、后导向架12、后左导向轮13、后右导向轮 17、后导向架固定螺钉18组成,后导向架12的下端间隔设有后左导向轮13、后右导向轮 17,后左导向轮13、后右导向轮17分别位于钢轨14的外侧边并与钢轨14相接触;后导向 架12上设有后调整孔19,后横向调整螺钉11穿过后导向架12上的后调整孔19,并旋入 支撑架9后端的固定螺钉螺孔中与支撑架9固定连接;后导向架12左右两端部为向前的凸 台,左右凸台上分别设有调整螺钉孔,左凸台位于支撑架9后端部的左侧,左边的后横向 调整螺钉11穿过左凸台的调整螺钉孔与支撑架9相接触,右凸台位于支撑架9后端部的右 侧,右边的后横向调整螺钉11穿过右凸台的调整螺钉孔与支撑架9相接触。本技术在现有的基础上增设了 1、左侧的行走台车的行走电机与右侧的行走台车 的行走电机分别与两个不同频率的电源相连,控制左右侧行走台车的行走电机在环形轨道上差速行走和同时调速行走。2、前导向装置、后导向装置;能调整行走台车的行走方向保持在轨道的切线方向。即两侧行走台车的行走速度可以根据轨道的曲率半径进行差速控制和门座式起重机总行走速度的控制;行走台车的行进方向靠前导向装置、后导向装置调整 到轨道的切线方向,实现在一定范围曲率半径的环形轨道上行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保留了原有在直线轨道上行走的功能,可以在环形轨道上行走。本技术适用于建筑起重用塔式门座起重机,港口门座起重机等各种门座式起重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行走台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中1-前车轮,2-前左导向轮,3-前导向架,4-前横向调整螺钉,5-行走电机,6-行 走减速机,7-球铰,8-门座支腿,9-支撑架,10-后车轮,11-后横向调整螺钉,12-后导向 架,13-后左导向轮,14-钢轨,15-前右导向轮,16-前导向架固定螺钉,17-后右导向轮, 18-后导向架固定螺钉,19-后调整孔。图中的箭头表示纵向移动的方向(也可反向移动)。具体实施方式门座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它由四个门座支腿下端铰接的四个行走台车构成,分别为 左侧的行走台车、右侧的行走台车,每一侧前后各一个行走台车。如图l、图2、图3所示,每一行走台车包括前车轮l、支撑架9、后车轮IO、行走电 机5、行走减速机6、前导向装置、后导向装置,前车轮1位于支撑架9的前部,前车轮l 的轴的两端部分别由轴承与支撑架9相连,后车轮10位于支撑架9的后部,后车轮10的 轴的两端部分别由轴承与支撑架9相连;支撑架9上面中部由球铰7与门座式起重机的门 座支腿8铰接,前车轮1、后车轮10分别位于同一钢轨上;前车轮1或后车轮10的轴的一端与行走减速机6的输出轴相联,行走减速机6与支撑架9固定连接,行走电机5固定在 行走减速机6上,行走电机5的输出轴与行走减速机6的输入轴相联;每一行走台车的支 撑架9的前端固定一前导向装置,每一行走台车的支撑架9的后端固定一后导向装置(图1 的左边为前,纸外为左侧)。左侧的行走台车的行走电机、右侧的行走台车的行走电机分别 与两个不同频率的电源相连(即左侧的行走台车的行走电机与频率为Fi的电源相连,右侧 的行走台车的行走电机与频率为Fo的电源相连),频率比为Fo/Fi=Ro/Ri其中,R。为外侧轨道曲率半径(右侧轨道曲率半径),Ri为内侧轨道曲率半径(左侧轨 道曲率半径)。所述的前导向装置由前左导向轮2、前导向架3、前横向调整螺钉4、前右导向轮15、 前导向架固定螺钉16组成,前导向架3的下端间隔设有前左导向轮2、前右导向轮15,使 用时,前左导向轮2、前右导向轮15分别位于钢轨14的外侧边并与钢轨14相接触;前导 向架3上设有前调整孔,前导向架固定螺钉16穿过前导向架3上的前调整孔,并旋入支撑 架9前端的固定螺钉螺孔中与支撑架9固定连接;前导向架3左右两端部为向后的凸台, 左右凸台上分别设有调整螺钉孔,左凸台位于支撑架9前端部的左侧,左边的前横向调整 螺钉4穿过左凸台的调整螺钉孔与支撑架9相接触,右凸台位于支撑架9前端部的右侧, 右边的前横向调整螺钉4穿过右凸台的调整螺钉孔与支撑架9相接触。调整前横向调整螺 钉4,可改变前左导向轮2、前右导向轮15的横向位置。所述的后导向装置由后横向调整螺钉11、后导向架12、后左导向轮13、后右导向轮 17、后导向架固定螺钉18组成,后导向架12的下端间隔设有后左导向轮13、后右导向轮 17,使用时,后左导向轮13、后右导向轮17分别位于钢轨14的外侧边并与钢轨14相接触; 后导向架12上设有后调整孔19,后横向调整螺钉11穿过后导向架12上的后调整孔19, 并旋入支撑架9后端的固定螺钉螺孔中与支撑架9固定连接;后导向架12左右两端部为向 前的凸台,左右凸台上分别设有调整螺钉孔,左凸台位于支撑架9后端部的左侧,左边的 后横向调整螺钉11穿过左凸台的调整螺钉孔与支撑架9相接触,右凸台位于支撑架9后端 部的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门座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它由四个门座支腿下端铰接的四个行走台车构成,分别为左侧的行走台车、右侧的行走台车,每一侧前后各一个行走台车;    每一行走台车它包括前车轮(1)、支撑架(9)、后车轮(10)、行走电机(5)、行走减速机(6),前车轮(1)位于支撑架(9)的前部,前车轮(1)的轴的两端部分别由轴承与支撑架(9)相连,后车轮(10)位于支撑架(9)的后部,后车轮(10)的轴的两端部分别由轴承与支撑架(9)相连;支撑架(9)上面中部由球铰(7)与门座式起重机的门座支腿(8)铰接,前车轮(1)、后车轮(10)分别位于同一钢轨上;前车轮(1)或后车轮(10)的轴的一端与行走减速机(6)的输出轴相联,行走减速机(6)与支撑架(9)固定连接,行走电机(5)固定在行走减速机(6)上,行走电机(5)的输出轴与行走减速机(6)的输入轴相联;    其特征在于:每一行走台车的支撑架(9)的前端固定一前导向装置,每一行走台车的支撑架(9)的后端固定一后导向装置;左侧的行走台车的行走电机、右侧的行走台车的行走电机分别与两个不同频率的电源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满强沈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