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757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红大戟45-68份,龙脷叶40-58份,山奈35-46份,商陆30-42份,紫花杜鹃21-36份,草豆蔻19-27份,平贝母13-20份,灯心草9-13份,山茱萸5-8份,防风2-8份,络石藤3-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专门用于治疗风湿病,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服用简单,对风湿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风湿病是一组以药物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它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疾病,且以四肢大关节肿痛为主。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周围多个关节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成持续、反复发作过程。其病理为慢性滑膜炎,侵及下层的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临床表现:80%发病于35-50岁,女性为男性3倍。特点以缓慢而隐匿方式起病。关节表现有3个特征:①晨僵:夜间及早晨关节僵硬如胶粘。②关节肿痛:最常见为腕、掌骨关节,其次是趾、膝、踝、肘、肩关节。受风寒肿痛加重。③关节畸形:多见于晚期患者。手指、腕、足、趾等关节屈曲畸形。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则使畸形更为严重。中医认为风湿、类风湿病均因人体正气不足、营卫不和、气血亏损、脏腑虚弱等多种因素或某一种因素的条件下,使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侵入人体经络、关节、肌肉、骨骼等处,引起上述临床表现。本病还受气候寒冷影响而反复发作,久病不愈者已引起气血严重亏损,导致四肢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疼痛难忍,甚至丧失劳动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关于风湿和类风湿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大多数医疗单位采取控制疼痛为主,服用大量芬必得、扶他林、消炎痛等,有的急性期病人服用大量激素来控制,减轻症状,最终未能摆脱此病带来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提供了一种标本兼治、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治疗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和不易复发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红大戟45-68份,龙脷叶40-58份,山奈35-46份,商陆30-42份,紫花杜鹃21-36份,草豆蔻19-27份,平贝母13-20份,灯心草9-13份,山茱萸5-8份,防风2_8份,络石藤3_7份。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红大戟45份,龙脷叶40份,山奈35份,商陆30份,紫花杜鹃21份,草豆蔻19份,平贝母13份,灯心草9份,山茱萸5份,防风2份,络石藤3份。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红大戟68份,龙脷叶58份,山奈46份,商陆42份,紫花杜鹃36份,草豆蔻27份,平贝母20份,灯心草13份,山茱萸8份,防风8份,络石藤7份。 用法用量:将上述原料用温水浸泡30分钟后,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30分钟,取药液100毫升,再加水二煎,将两次药液混合后过滤,分两次服用。每天两次,饭后服用。疗程:15天为一疗程,需服用2-5疗程。本专利技术的治疗临床观察如下: (一)一般资料 患者150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70例。(二)诊断标准: 关节痛,发热,怕凉,肿胀,不能屈伸,腰痛。(三)治疗方法 按每份I克,取原料药,将上述原料用温水浸泡30分钟后,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30分钟,取药液100毫升,再加水二煎,将两次药液混合后过滤,分两次服用。用法用量:每天两次,饭后服用。疗程:15天为一疗程,需服用2-5疗程。(四)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关节痛,发热,怕凉,肿胀,不能屈伸,腰痛等症状消失。好转:偶有关节痛,发热,腰痛等症状,怕凉,肿胀现象消失,能屈伸。无效:关节痛,发热,怕凉,肿胀,不能屈伸,腰痛等症状无改善。(五)治疗结果 结果是显著治疗效果的有126例,好转的有12例,总有效率为92%。本专利技术的中药专门用于治疗风湿病,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服用简单,对风湿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甲亢的中药,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提取制备而成:红大戟45份,龙脷叶40份,山奈35份,商陆30份,紫花杜鹃21份,草豆蔻19份,平贝母13份,灯心草9份,山茱萸5份,防风2份,络石藤3份。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甲亢的中药,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提取制备而成:红大戟68份,龙脷叶58份,山奈46份,商陆42份,紫花杜鹃36份,草豆蔻27份,平贝母20份,灯心草13份,山茱萸8份,防风8份,络石藤7份。典型病例 病例1、李某,男,50岁,患风湿多年,多方治疗无效,按疗程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三个疗程后,关节活动自如。病例2:张某,男,43岁,患类风湿5年,一直服用药物,经常反复,不能彻底治愈,按疗程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3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3个疗程,已没有明显的疼痛感觉,巩固服用2个疗程,以彻底治愈,随访2年不复发。【主权项】1.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红大戟45-68份,龙脷叶40-58份,山奈35-46份,商陆30-42份,紫花杜鹃21-36份,草豆蔻19-27份,平贝母13-20份,灯心草9-13份,山茱萸5-8份,防风2-8份,络石藤3-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红大戟45份,龙脷叶40份,山奈35份,商陆30份,紫花杜鹃21份,草豆蔻19份,平贝母13份,灯心草9份,山茱萸5份,防风2份,络石藤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红大戟68份,龙脷叶58份,山奈46份,商陆42份,紫花杜鹃36份,草豆蔻27份,平贝母20份,灯心草13份,山茱萸8份,防风8份,络石藤7份。【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红大戟45-68份,龙脷叶40-58份,山奈35-46份,商陆30-42份,紫花杜鹃21-36份,草豆蔻19-27份,平贝母13-20份,灯心草9-13份,山茱萸5-8份,防风2-8份,络石藤3-7份。本专利技术的中药专门用于治疗风湿病,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服用简单,对风湿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IPC分类】A61P29/00, A61K36/9062【公开号】CN105435054【申请号】CN201510985247【专利技术人】王璐, 许璟 【申请人】青岛昌安达药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红大戟45‑68份,龙脷叶40‑58份,山奈35‑46份,商陆30‑42份,紫花杜鹃21‑36份,草豆蔻19‑27份,平贝母13‑20份,灯心草9‑13份,山茱萸5‑8份,防风2‑8份,络石藤3‑7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许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昌安达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