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裁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7068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4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裁刀,它设置在铜材输送工位上,主要包括机架,机架具有上顶板和下底板,上顶板下面安装有裁切气缸,裁切气缸的输出杆下部安装有上底座,上底座的下部安装有上裁刀安装座,上裁刀安装座上安装有上裁刀,该上底座的下表面还设有一组裁剪导向套;下底板的上部设有下裁刀安装座,下裁刀安装座上安装有对应所述上裁刀的下裁刀,该下底板的上表面还设有一组匹配所述裁剪导向套的裁剪导向轴;上顶板的下部设有一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传动杠杆,上底座的上部设有铰接于传动杠杆一端的第一连杆,传动杠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上顶板下表面安装有一压力传感开关,压力传感开关通过压簧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该压力传感开关控制连接铜材输送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稳定牢固,剪裁速度快,且能够做到自动裁切,节约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铜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裁刀
技术介绍
目前,在铜材生产企业要根据需要对铜质板材、棒材进行裁切,以往的裁切机裁切结构不够稳定牢固,往往会使得裁切的铜材切口不平整,切料长短不一致,且刀口容易磨损等缺点。而且传统的裁切结构无法做到自动裁切,都是考工人师傅们来人工控制裁切工作,这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自动裁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裁刀,它设置在铜材输送工位上,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具有上顶板和下底板,所述的上顶板的下表面安装有一裁切气缸,所述裁切气缸的输出杆下部安装有上底座,所述上底座的下部安装有上裁刀安装座,所述上裁刀安装座上安装有上裁刀,该上底座的下表面还设有一组裁剪导向套;所述下底板的上部设有下裁刀安装座,所述下裁刀安装座上安装有对应所述上裁刀的下裁刀,该下底板的上表面还设有一组匹配所述裁剪导向套的裁剪导向轴;所述上顶板的下部设有一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传动杠杆,所述上底座的上部设有铰接于传动杠杆一端的第一连杆,所述传动杠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上顶板下表面安装有一压力传感开关,所述压力传感开关通过压簧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该压力传感开关控制连接铜材输送工位。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底板上还安装有用于传输铜材的传导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裁切气缸固定在上顶板上,输出轴带动下方的上底座上下运动,上底座的上下运动带动整个上裁刀向下运动,在向下运动时配合下方的下裁刀将铜材裁断。而在控制方面,当上底座在往下运动时,拉动第一连杆向下,由于传动杠杆的作业,使得第二连杆上下运动,第二连杆通过压簧的作用进而触动压力传感开关,使得铜材的输送工位上的输送结构断电,自动停止铜材的输送,而在上、下裁刀完成裁剪后,上底座往上运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杆、传动杠杆和第二连杆的作用松开压簧,使得输送工位通电继续往前输送铜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了裁切气缸结合上下底座和裁剪导向结构的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的结构稳定,裁剪速度快,避免了铜材切口不平整,切料长短不一致,且刀口容易磨损等问题,设置的第一、第二连杆和传动杠杆结构在工作时能自动配合裁剪气缸的裁剪动作控制铜材传输工位的传输工作,做到了完全的自动剪裁,省去了工人师傅的照看和控制,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自动裁刀,它设置在铜材输送工位上,包括机架1,机架1具有上顶板2和下底板3,上顶板2的下表面安装有一裁切气缸4,裁切气缸4的输出杆下部安装有上底座5,上底座5的下部安装有上裁刀安装座6,上裁刀安装座6上安装有上裁刀7,该上底座5的下表面还设有一组裁剪导向套8。下底板3的上部设有下裁刀安装座9,下裁刀安装座9上安装有对应所述上裁刀7的下裁刀10,该下底板3的上表面还设有一组匹配所述裁剪导向套的裁剪导向轴11;上顶板2的下部设有一安装架12,安装架12上安装有传动杠杆13。上底座5的上部设有铰接于传动杠杆13—端的第一连杆14,传动杠杆13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5,上顶板2下表面安装有一压力传感开关16,压力传感开关16通过压簧17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15,该压力传感开关16控制连接铜材输送工位。下底板3上还安装有用于传输铜材18的传导棍19。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主权项】1.一种自动裁刀,它设置在铜材输送工位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具有上顶板(2)和下底板(3),所述的上顶板(2)的下表面安装有一裁切气缸(4),所述裁切气缸(4)的输出杆下部安装有上底座(5),所述上底座(5)的下部安装有上裁刀安装座(6),所述上裁刀安装座(6)上安装有上裁刀(7),该上底座(5)的下表面还设有一组裁剪导向套(8);所述下底板(3)的上部设有下裁刀安装座(9),所述下裁刀安装座(9)上安装有对应所述上裁刀(7)的下裁刀(10),该下底板(3)的上表面还设有一组匹配所述裁剪导向套的裁剪导向轴(11);所述上顶板(2)的下部设有一安装架(12),所述安装架(12)上安装有传动杠杆(13),所述上底座(5)的上部设有铰接于传动杠杆(13)—端的第一连杆(14),所述传动杠杆(13)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5),所述上顶板(2)下表面安装有一压力传感开关(16),所述压力传感开关(16)通过压簧(17)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15),该压力传感开关(16)控制连接铜材输送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裁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板(3)上还安装有用于传输铜材(18)的传导辊(1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自动裁刀,它设置在铜材输送工位上,主要包括机架,机架具有上顶板和下底板,上顶板下面安装有裁切气缸,裁切气缸的输出杆下部安装有上底座,上底座的下部安装有上裁刀安装座,上裁刀安装座上安装有上裁刀,该上底座的下表面还设有一组裁剪导向套;下底板的上部设有下裁刀安装座,下裁刀安装座上安装有对应所述上裁刀的下裁刀,该下底板的上表面还设有一组匹配所述裁剪导向套的裁剪导向轴;上顶板的下部设有一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传动杠杆,上底座的上部设有铰接于传动杠杆一端的第一连杆,传动杠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上顶板下表面安装有一压力传感开关,压力传感开关通过压簧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该压力传感开关控制连接铜材输送工位。本技术的结构稳定牢固,剪裁速度快,且能够做到自动裁切,节约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IPC分类】B23D15/04, B23D33/02【公开号】CN205096609【申请号】CN201520921819【专利技术人】郑松本, 郑碎勇, 宋英, 江繁华, 汪华伟 【申请人】贵溪华泰铜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申请日】2015年11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裁刀,它设置在铜材输送工位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具有上顶板(2)和下底板(3),所述的上顶板(2)的下表面安装有一裁切气缸(4),所述裁切气缸(4)的输出杆下部安装有上底座(5),所述上底座(5)的下部安装有上裁刀安装座(6),所述上裁刀安装座(6)上安装有上裁刀(7),该上底座(5)的下表面还设有一组裁剪导向套(8);所述下底板(3)的上部设有下裁刀安装座(9),所述下裁刀安装座(9)上安装有对应所述上裁刀(7)的下裁刀(10),该下底板(3)的上表面还设有一组匹配所述裁剪导向套的裁剪导向轴(11);所述上顶板(2)的下部设有一安装架(12),所述安装架(12)上安装有传动杠杆(13),所述上底座(5)的上部设有铰接于传动杠杆(13)一端的第一连杆(14),所述传动杠杆(13)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5),所述上顶板(2)下表面安装有一压力传感开关(16),所述压力传感开关(16)通过压簧(17)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15),该压力传感开关(16)控制连接铜材输送工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松本郑碎勇宋英江繁华汪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贵溪华泰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