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激光切割机防护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6544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4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激光切割机防护门,包括防护框(15),两个防护框(15)内皆设有定滑轮(5)且其中一个防护框(15)内设有一个气缸(1),气缸(1)的活塞杆(10)的活动顶端设有动滑轮(3),动滑轮(3)的下侧设有固定块(2),起始端固定在固定块(2)上的近端钢丝(6)和远端钢丝(7)分别依次绕过相应的动滑轮(3)和定滑轮(5)后与上防护门(8)的近端和远端相连;气缸(1)的活塞杆(10)上行时带动上防护门(8)上行并由上防护门(8)进一步带动下防护门(9)上行完成防护门的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单气缸驱动使得活塞杆和防护门同向升降,解决了上升动力不足的问题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门,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大型卧式激光切割机的单气缸驱动的升降式激光切割机防护门
技术介绍
激光切割机在加工工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铁肩和四处飞溅的冷却液,为了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维护激光切割机周围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光切割机上越来越多地采用全封闭式防护罩。防护罩能有效防范安全事故、保护人身安全并改善激光切割机操作者的工作环境。为了便于激光切割机上加工工件的装卸,实现已加工件和待加工件的位置交换,就需要在全封闭式防护罩上设置可自动开启和关闭的防护门。开始加工前,将装夹在托盘上的待加工工件由交换装置推入开启的防护门,工件进入加工区后进入加工状态;待加工完毕后防护门开启,加工完的工件从加工区域推移至交换装置,完成工件的转移。现在大型卧式加工激光切割机的防护门规格都很大,一般防护门主体由上防护门和下防护门两部分组成,上防护门的两侧分别由两个气缸带动运行,下防护门挂连于上防护门下端,实现防护门的开启和关闭,现有结构示意图见图1,现有防护门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缺陷一在实际生产中激光切割机要频繁装卸加工物料,两个气缸分别带动上防护门的两侧频繁开闭,有时两个气缸运行不同步,易引起因上防护门两侧运行不同步导致防护门卡死的问题,影响激光切割机装卸加工材料的效率;缺陷二是现有防护门上升是由气缸活塞杆下降返回带动的,易出现防护门上升动力不足的问题,如果门上升由气缸活塞杆上升带动,则能解决门上升动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单气缸的驱动下活塞杆上升带动防护门上升的升降式激光切割机防护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种升降式激光切割机防护门,包括固定防护罩、下防护门和上防护门以及位于上述三者两侧的防护框,其特征在于:两个防护框内皆设有定滑轮且其中一个防护框内设有一个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的活动顶端设有动滑轮,动滑轮的下侧设有固定块,起始端固定在固定块上的近端钢丝和远端钢丝分别依次绕过相应的动滑轮和定滑轮后与上防护门的近端和远端相连;气缸的活塞杆上行时通过近端钢丝和远端钢丝带动上防护门上行并由上防护门进一步带动下防护门上行完成防护门的关闭,活塞杆下行时则完成防护门的打开。所述的定滑轮包括位于气缸近端的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位于气缸远端的第四定滑轮、第五定滑轮,其中第一定滑轮和固定块分别位于气缸的两侧且第一定滑轮亦位于动滑轮的下侧,第三定滑轮位于第一定滑轮的正下方且位于防护框的底部,在另一个防护框的底部与第三定滑轮水平等高的位置处设有第四定滑轮,在第四定滑轮的正上方位于该防护框的顶部设有第五定滑轮,而在气缸所在的防护框顶部与第五定滑轮水平等高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定滑轮。起始端固定在固定块上的近端钢丝依次绕过相应的动滑轮、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后与上防护门的近端固定相连;起始端固定在固定块上的远端钢丝依次绕过相应的动滑轮、第三定滑轮、第四定滑轮、第五定滑轮后与上防护门的远端固定相连。所述活塞杆的顶端设有滑轮支架,滑轮支架的两端设有相互对应的两个动滑轮,其中一个动滑轮与固定块相对应,另一个动滑轮则分别与上下设置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相对应。所述下防护门的上部设有能够相对上防护门移动的滑动柱,上防护门上行至滑动柱滑动到上防护门的下边框时,下防护门通过滑动柱挂连于上防护门下端并跟随上防护门同时上升。所述上防护门的内侧设有用于滑动柱相对上防护门滑动的滑动槽,滑动槽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气缸的缸体上下端分别设有上气口和下气口,上气口和下气口分别通过气管与气压控制机构相连接,气压控制机构通过控制气缸内的气压,从而控制活塞杆推出、缩回或停止动作以实现防护门的自动开闭。所述气缸的上方设有用于限制活塞杆伸出高度的气缸限位块。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单气缸驱动使得活塞杆和防护门同向升降,不仅可以解决双气缸运行不同步的问题,且通过改变远端钢丝的绕接方向实现了活塞杆上升带动防护门上升,解决防护门上升动力不足的问题;另外因气缸由原来的两个减少到一个,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现有技术中的升降式激光切割机防护门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升降式激光切割机防护门开启状态主视结构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式激光切割机防护门俯视状态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式激光切割机防护门关闭状态主视结构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升降式激光切割机防护门中的上防护门、下防护门轴侧图。其中:1 一气缸;2—固定块;3—动滑轮;4 一气缸限位块;5—定滑轮;51—第一定滑轮;52—第二定滑轮;53—第三定滑轮;54—第四定滑轮;55—第五定滑轮;6—近端钢丝;7—远端钢丝;8—上防护门;9一下防护门;10—活塞杆;11一上气口; 12—下气口; 13—气管;14一气压控制机构;15一防护框;16一固定防护罩;17一滑动槽;18一滑动柱;19一滑轮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5所示:一种升降式激光切割机防护门,包括固定防护罩16、下防护门9和上防护门8以及位于上述三者两侧的防护框15,下防护门9的上部设有能够相对上防护门8移动的滑动柱18,上防护门8上行至滑动柱18滑动到上防护门8的下边框时,下防护门9通过滑动柱18挂连于上防护门8下端并跟随上防护门8同时上升;且上防护门8的内侧设有用于滑动柱18相对上防护门8滑动的滑动槽17,滑动槽17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两个防护框15内皆设有定滑轮5且其中一个防护框15内设有一个气缸1,其中定滑轮5包括位于气缸1近端的第一定滑轮51、第二定滑轮52、第三定滑轮53和位于气缸1远端的第四定滑轮54、第五定滑轮55,其中第一定滑轮51和固定块2分别位于气缸1的两侧且第一定滑轮51亦位于动滑轮3的下侦I第三定滑轮53位于第一定滑轮51的正下方且位于防护框15的底部,在另一个防护框15的底部与第三定滑轮53水平等高的位置处设有第四定滑轮54,在第四定滑轮54的正上方位于该防护框15的顶部设有第五定滑轮55,而在气缸1所在的防护框15顶部与第五定滑轮55水平等高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定滑轮52;气缸1的活塞杆10的活动顶端设有动滑轮3,动滑轮3的下侧设有固定块2,起始端固定在固定块2上的近端钢丝6和远端钢丝7分别依次绕过相应的动滑轮3和定滑轮5后与上防护门8的近端和远端相连,详细到具体结构,情况则为:起始端固定在固定块2上的近端钢丝6依次绕过相应的动滑轮3、第一定滑轮51、第二定滑轮52后与上防护门8的近端固定相连;起始端固定在固定块2上的远端钢丝7依次绕过相应的动滑轮3、第三定滑轮53、第四定滑轮54、第五定滑轮55后与上防护门8的远端固定相连。使用时,气缸1的活塞杆10上行时通过近端钢丝6和远端钢丝7带动上防护门8上行并由上防护门8进一步带动下防护门9上行完成防护门的关闭,活塞杆10下行时则完成防护门的打开。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活塞杆10的顶端设有滑轮支架19,滑轮支架19的两端设有相互对应的两个动滑轮3,其中一个动滑轮3与固定块2相对应,另一个动滑轮3则分别与上下设置的第一定滑轮51和第三定滑轮5当前第1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式激光切割机防护门,包括固定防护罩(16)、下防护门(9)和上防护门(8)以及位于上述三者两侧的防护框(15),其特征在于:两个防护框(15)内皆设有定滑轮(5)且其中一个防护框(15)内设有一个气缸(1),气缸(1)的活塞杆(10)的活动顶端设有动滑轮(3),动滑轮(3)的下侧设有固定块(2),起始端固定在固定块(2)上的近端钢丝(6)和远端钢丝(7)分别依次绕过相应的动滑轮(3)和定滑轮(5)后与上防护门(8)的近端和远端相连;气缸(1)的活塞杆(10)上行时通过近端钢丝(6)和远端钢丝(7)带动上防护门(8)上行并由上防护门(8)进一步带动下防护门(9)上行完成防护门的关闭,活塞杆(10)下行时则完成防护门的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李钢富胡文祥周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光谷诺太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