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生态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4520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生态大棚,其可调节进入光伏组件下方的光照量。一种光伏生态大棚,包括支架、至少一个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端部的横杆、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多列光伏组件支架、分别安装于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多列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下方形成有用于种植植物或养殖动物的空间,所述光伏组件之间具有供阳光进入所述空间的空隙,各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可沿横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横杆以调节相邻两列光伏组件间的空隙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生态大棚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光伏组件被应用于吸收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而被太阳能光伏组件下方的土地未得到有效利用。若能使阳光照入太阳能光伏组件下方,并在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下方种植农作物、花卉、中草药等植物,或养殖家禽家畜水产等,另外若还能够根据动植物的不同种类或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光照量调节透光率,则会较大提高阳光和土地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生态大棚,其可调节进入光伏组件下方的光照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生态大棚,包括支架、至少一个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端部的横杆、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多列光伏组件支架、分别安装于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多列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下方形成有用于种植植物或养殖动物的空间,所述光伏组件之间具有供阳光进入所述空间的空隙,各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可沿横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横杆以调节相邻两列光伏组件间的空隙的大小。优选地,所述横杆上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横向导槽,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横向导槽中。更优选地,所述横杆为多个,多个所述横杆沿纵向间隔设置,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各光伏组件支架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各所述横杆,各所述横杆上开设有一个所述横向导槽,连接于同一所述横杆的各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均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横向导槽中。更优选地,所述横杆为多个,多个所述横杆沿纵向间隔设置,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各光伏组件支架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各所述横杆,各所述横杆上开设分别与与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一一对应的所述横向导槽,各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均分别可滑动地插设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横向导槽中。更优选地,所述横杆和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二者锁紧的横向锁紧件。优选地,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分别由若干沿纵向间隔排布的光伏组件支架构成,该光伏生态大棚还包括分别连接于各列光伏组件和各列光伏组件之间的多个纵杆组件,各所述纵杆组件分别与每列光伏组件支架的上部相固定连接,各列所述光伏组件分别可沿纵向滑动地连接于各所述纵杆组件。更优选地,所述纵杆组件上开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纵向导槽,每列所述光伏组件的全部光伏组件均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纵向导槽内。更优选地,所述纵杆组件上开设有多组分别与各列所述光伏组件相对应的安装槽,多组所述安装槽沿纵向延伸且间隔设置,每列所述光伏组件的各光伏组件分别可滑动地插设于对应的一组所述安装槽内。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撑杆,多个所述撑杆成行且成列地排布,所述空间形成于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撑杆之间,所述横杆固定连接于一行撑杆的上部。更优选地,所述撑杆的高度为2~3米。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横向移动光伏组件支架,可调节各列光伏组件的列距,进而调节进入供动植物生长的空间中的光照亮,调节透光率,可根据动植物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光照量调节空隙的大小,最大化地利用光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伏生态大棚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伏生态大棚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伏生态大棚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伏生态大棚的右视图;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5中C-C处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支架和横杆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8中D-D处的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和一种第一纵杆的连接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光伏生态大棚的局部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第一纵杆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支架;11、撑杆;2、横杆;21、横向导槽;3、光伏组件支架;31、斜杆;4、横向锁紧件;5、纵杆组件;501、纵向导槽;502、安装槽;51、第一纵杆;52、第二纵杆;6、光伏组件;61、边框本体;62、滑块;7、纵向锁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中述及的横向和纵向是根据本领域人员的习惯和为了方便叙述而定义,不限定具体的方向,如,分别对应于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实施例1图1至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伏生态大棚。结合图1至图10所示,该光伏生态大棚包括支架1、多个横杆2、多个光伏组件支架3、多个纵杆组件5及多个光伏组件6。支架1包括多个均为竖直设置的撑杆11,多个撑杆11成行且成列地设置,构成类似阵列式的排布,形成有多行撑杆11和多列撑杆11,多行撑杆11沿纵向等间隔设置,每行撑杆11包括若干沿横向等间隔设置的支架1,以构成上述多列撑杆11。各撑杆11的高度均为2~3米,优选为2.5米。各撑杆11的下端分别抵接地面用于对光伏生态大棚的上部结构形成稳定支撑。各横杆2沿横向延伸,多个横杆2与多行撑杆11一一对应地设置,即横杆2的个数与撑杆11的行数相同。每个横杆2分别与所对应一行的撑杆11的上端相固定连接,使得多个横杆2沿纵向等间隔设置。每个横杆2上分别设有一行光伏组件支架3,光伏组件支架3的上端用于安装光伏组件6,光伏组件6的下端可沿横向滑动地连接于横杆2。具体地,横杆2上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横向导槽21,光伏组件支架3的下端可滑动地插设在横向导槽21中。横杆2和光伏组件支架3的下端之间设置有横向锁紧件4,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横向锁紧件4为螺钉。当光伏组件6横向调节到位时,拧紧螺钉将横杆2和光伏组件支架3锁紧。各横杆2上的光伏组件支架3的数量相同且分别对应成列设置,以构成多列光伏组件支架3,各列光伏组件支架3分别包括若干沿纵向间隔设置的光伏组件支架3。多列光伏组件支架3沿横向等间隔设置,各列光伏组件支架3的多个光伏组件支架3分别沿纵向等间隔设置。各横杆2上的横向导槽21可为一个且横向贯通横杆2或长度稍短于横杆2的长度,每行光伏组件支架3的全部光伏组件支架3的下端均可滑动地插设于该横向导槽21中,这样设置使得多列光伏组件支架3间的列距调节范围更大;或者,各横杆2上的横向导槽21的数量与光伏组件支架3的列数相同且间隔设置,每行光伏组件支架3的各光伏组件支架3分别可滑动地插设于一个横向导槽21中,这样设置时多列光伏组件支架3的列距调节范围相对较小。各纵杆组件5沿纵向延伸,多个纵杆组件5和多列光伏组件支架3一一对应地设置,即纵杆组件5的个数和光伏组件支架3的列数相同。每个纵杆组件5分别与所对应一列的光伏组件支架3的上部相固定连接。每个纵杆组件5上分别设有一列沿纵向排列的光伏组件6,各光伏组件6分别可沿纵向滑动地与纵杆组件5连接,本实施例中,每列光伏组件6所包含的光伏组件6的个数多于每列光伏组件支架3所包含的光伏组件支架3的个数。具体地,纵杆组件5上开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纵向导槽501,纵向导槽501沿纵向贯通纵杆组件5或稍短于纵杆组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伏生态大棚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至少一个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端部的横杆、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多列光伏组件支架、分别安装于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多列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下方形成有用于种植植物或养殖动物的空间,所述光伏组件之间具有供阳光进入所述空间的空隙,各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可沿横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横杆以调节相邻两列光伏组件间的空隙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至少一个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端部的横杆、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多列光伏组件支架、分别安装于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多列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下方形成有用于种植植物或养殖动物的空间,所述光伏组件之间具有供阳光进入所述空间的空隙,各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可沿横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横杆以调节相邻两列光伏组件间的空隙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上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横向导槽,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横向导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为多个,多个所述横杆沿纵向间隔设置,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各光伏组件支架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各所述横杆,各所述横杆上开设有一个所述横向导槽,连接于同一所述横杆的各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均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横向导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为多个,多个所述横杆沿纵向间隔设置,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各光伏组件支架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各所述横杆,各所述横杆上开设分别与与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一一对应的所述横向导槽,各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均分别可滑动地插设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横向导槽中。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柏兴倪志春许志翔胡亚益严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