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导轨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4005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升降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无导轨电梯。轿厢两侧结合有段式导轨,而井道内侧壁上对应导轨的位置安装有导向槽与导轨配合工作。导轨无需长条设计,只需一小截即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简化结构,安装方便,采用导轨滑动而导向槽不动的配合方式,提高了轿厢的运作平稳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
,特指一种无导轨电梯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作为一种垂直升降设备,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楼房。电梯主要包括有轿厢及驱动装置,轿厢通过牵引绳由驱动装置驱动而实现在规定的井道内升降,从而达到承载运送的目的。附图1所示,传统的电梯在安装使用时,均需要在电梯轿厢51两侧边的井道50内壁上各竖立一电梯专用导轨52,导轨52通过支架固定在井道50内壁上,而轿厢51两侧对应井壁上的导轨52设立有滑动导槽511,导槽511固定在轿厢51上,以便给予轿厢51准确导向定位;同时,轿厢51后侧上的配重架53之安装也是在井道50内壁上设置导轨55,而配重架53两侧安装滑动导槽531与导轨55配合工作。这种电梯运动模式需要有长条的导轨52、55存在,导轨52、55固定安装不便;而且采用的是导槽511滑动而导轨52、55不动的运作方式,其动作的平稳性受导轨的安装精度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加工及安装方便的无导轨电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在轿厢两侧结合有段式导轨,而井道内侧壁上对应导轨的位置安装有导向槽与导轨配合工作,导向槽固定在井道内侧壁上。设置在轿厢后侧之配重架的两侧也结合有段式导轨,该导轨同样由设置于井道内侧壁上的相应导向槽导向限位。本技术只在轿厢的两侧设置有段式导轨,有效地减少了导轨的长度,降低成本,同时简化了整体结构,安装方便,运作平稳性较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电梯的运行安装结构模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运行安装结构模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有安装于井道1内的轿厢2及配重架3,轿厢2两侧结合有段式导轨21,而井道1内侧壁上对应导轨21的位置安装有导向槽11与导轨21配合工作,导向槽11固定在井道1内侧壁上。设置在轿厢2后侧之配重架3的两侧也结合有段式导轨31,导轨31同样由设置于井道1内侧壁上的相应导向槽12导向限位。轿厢2上下升降时,其两侧上的导轨21在井道1内侧壁上的导向槽11内上下滑动,而导轨21无需长条设计,只需一小截即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采用导轨21滑动而导向槽11不动的配合方式,提高了轿厢2的运作平稳性,同时减少了安装工作量及难度。同样,配重架3也采用相同的安装结构,即配重架3的两侧也结合有段式导轨31,导轨31同样由设置于井道1内侧壁上的相应导向槽12导向限位。这样一来可减化结构,降低成本,安装简单。权利要求1.无导轨电梯,主要包括有安装于井道(1)内的轿厢(2),其特征在于轿厢(2)两侧结合有段式导轨(21),而井道(1)内侧壁上对应导轨(21)的位置安装有导向槽(11)与导轨(21)配合工作,导向槽(11)固定在井道(1)内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轨电梯,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轿厢(2)后侧之配重架(3)的两侧也结合有段式导轨(31),该导轨(31)同样由设置于井道(1)内侧壁上的相应导向槽(12)导向限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
,特指一种无导轨电梯。轿厢两侧结合有段式导轨,而井道内侧壁上对应导轨的位置安装有导向槽与导轨配合工作。导轨无需长条设计,只需一小截即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简化结构,安装方便,采用导轨滑动而导向槽不动的配合方式,提高了轿厢的运作平稳性。文档编号B66B7/02GK2679119SQ200420015520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7日专利技术者贾秋生 申请人:东莞市莞菱电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无导轨电梯,主要包括有安装于井道(1)内的轿厢(2),其特征在于:轿厢(2)两侧结合有段式导轨(21),而井道(1)内侧壁上对应导轨(21)的位置安装有导向槽(11)与导轨(21)配合工作,导向槽(11)固定在井道(1)内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秋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莞菱电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