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38698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SB线缆,其包括一外护层,所述外护层内设置有一电源线对以及至少一差分信号线对,所述电源线对的每根电源线包括第一绝缘体及内套于该第一绝缘体的第一导电体、所述差分信号线对的每根差分信号线包括第二绝缘体及内套于该第二绝缘体的第二导电体,所述所有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的端部呈一排设置。本USB线缆能提高焊接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USB线缆,其至少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缆
,尤其涉及USB线缆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技产品的发展普及,USB线缆作为一种信号传输的纽带而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家电等电子设备的连接。目前,常用的USB线缆为USB 2.0线缆和USB 3.0线缆,USB 2.0线缆仅为4条线,包括一电源线对(一根电源线为正极线、一根电源线为地线)、一非屏蔽差分信号线对(UTP Signal Pair),而USB 3.0线缆则采用对偶单纯形四线制差分信号线,共包括8条线,相比USB 2.0增加了 2组屏蔽差分信号线对(SDP SignalPair),具备独立的下行和上行通道。现有USB 2.0线缆、USB 3.0线缆的各条线的端部呈圆形排列,圆线结构制易导致焊接难度增加、焊接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焊接效率的USB线缆。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USB线缆,包括一外护层,所述外护层内设置有一电源线对以及至少一差分信号线对,所述电源线对的每根电源线包括第一绝缘体及内套于该第一绝缘体的第一导电体、所述差分信号线对的每根差分信号线包括第二绝缘体及内套于该第二绝缘体的第二导电体,所述所有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的端部呈一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层为扁平状。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层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差分信号线对数目一致屏蔽层,所述每一差分信号线对包覆于一屏蔽层内。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层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差分信号线对数目一致的接地线,所述每一接地线与每一差分信号线对包覆于同一屏蔽层内。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USB线缆,其至少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分别包括一外护层,所述任一外护层内设置有一电源线对以及至少一差分信号线对,所述电源线对的每根电源线包括第一绝缘体及内套于该第一绝缘体的第一导电体、所述差分信号线对的每根差分信号线包括第二绝缘体及内套于该第二绝缘体的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外护层相互连接,该USB线缆的所有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的端部呈一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电源线对均靠近于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外护层的连接处,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差分信号线对均远离于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外护层的连接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外护层为一体成型的扁平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缆的外护层和第二线缆的外护层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缆的外护层内设置有与其差分信号线对数目一致的屏蔽层,每一差分信号线对设置于一屏蔽层内;所述第二线缆的外护层内设置有与其差分信号线对数目一致的屏蔽层,每一差分信号线对设置于一屏蔽层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缆的外护层内还设置有与其差分信号线对数目一致的接地线,每一接电线与第一线缆的一组差分信号线对设置于同一屏蔽层内;所述第二线缆的外护层内还设置有与其差分信号线对数目一致的接地线,每一接电线与第二线缆的一组差分信号线对设置于同一屏蔽层内进一步地,所述所有电源线以及差分信号线呈一排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在焊接该USB线缆时,由于所有电源线的第一导电体、差分信号线的第二导电体的端部呈一排设置,因此焊接时无需转动线缆便能一次性完成所有电源线、差分信号线的焊接,操作更方便,产品质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USB 2.0线缆的截面图。图2为图1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USB 3.0线缆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两组USB 2.0线缆的截面图。图5为图4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6为图4的另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参阅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USB线缆为满足USB2.0协议的线缆,该USB线缆包括一外护层10,其内设置有一电源线对20 (—根电源线为正极线、一根电源线为地线),以及一用于传输及接收差分信号的差分信号线对30 (为非屏蔽差分信号线对)。电源线对20的每根电源线21包括第一绝缘体211及内套于该第一绝缘体211的第一导电体212,差分信号线对30的每根差分信号线31包括第二绝缘体311及内套于该第二绝缘体311的第二导电体312,所有电第一导电体212、第二导电体312的端部2121、3121呈一排设置。在焊接该USB线缆时,由于所有电源线21的第一导电体212、差分信号线31的第二导电体312的端部2121、3121呈一排设置,因此焊接时无需转动线缆便能一次性完成所有电源线21、差分信号线31的焊接,操作更方便,产品质量更好。外护层10内还设置有与差分信号线对30数目一致屏蔽层40,该屏蔽层40由铝箔或铜箔等金属材料制成,每一差分信号线对30包覆于一屏蔽层40内,用于排除外界对线材传输的干扰。由于外部干扰主要影响差分信号,将屏蔽层40设置在各差分信号线对30的外层,而未包覆电源线对20,可以节省铝箔等金属材料。当屏蔽层40内有多余的信号时,就需要将多余的信号传导出去,因此可以在外护层内设置有与差分信号线对30数目一致的接地线50,每一接地线与每一差分信号线对30包覆于同一屏蔽层40内。为了方便生产制造及焊接,所有电源线21、差分信号线31呈一排设置,该外护层10优选为扁平状,与所有电源线21、差分信号线31所形成的一排直线相对应。可以理解的,外护层10也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成任意形状,而各电源线21、差分信号线31也可以不规则排列,但需保证所有电源线21的第一导电体212、差分信号线31的第二导电体312的端部2121、3121呈一排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USB线缆还可以为满足USB 3.0协议的线缆,如图3所示,该USB线缆与USB 2.0线缆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外护层10内设置有三组差分信号线对30,包括一非屏蔽差分信号线对以及二屏蔽差分信号线对。另外,目前很多电子装置设有多个USB连接器接口,需要多组USB线缆一起使用,因此,如图4所示,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USB线缆(以两组满足USB 2.0协议的线缆为例),其包括第一线缆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USB线缆,包括一外护层,所述外护层内设置有一电源线对以及至少一差分信号线对,所述电源线对的每根电源线包括第一绝缘体及内套于该第一绝缘体的第一导电体,所述差分信号线对的每根差分信号线包括第二绝缘体及内套于该第二绝缘体的第二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的端部呈一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平王武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