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2547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一种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包括水箱、负载装置以及作为负载装置入水管路的第二输送水管和作为负载装置出水管路的第一输送水管;水箱的顶部具有排气口,且该水箱通过排气口与外界连通,水箱内的空腔中具有负氧离子生产层,该负氧离子生产层将水箱内腔分隔成在负氧离子生产层上方的负氧离子腔和在负氧离子生产层下方的储水腔;所述负载装置通过第二输送水管从所述储水腔获取水,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水管将水喷淋到负氧产生层上产生臭氧。出水口喷射出的高速水分子在撞击到负氧离子生产层后裂解,水分子裂解成负氧离子和水,负氧离子通过排气管排出箱体,从而使用本装置得到纯净的负氧离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特别是一种采用水分子裂解技术的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负氧离子均采用高压或强射线的作用下被电离获得,由于高压电在产生电离氧分子的过程中,因氧气比例在空气中仅为20 %,空气中的氮气也被部分电离。使用此方法得到的负氧离子气体不纯净,而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仅为负氧离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负氧离子生产装置,该装置可生产高纯度的负氧离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包括水箱、负载装置以及作为负载装置的入水管路的第二输送水管和作为负载装置的出水管路的第一输送水管;所述水箱的顶部具有排气口,且该水箱通过排气口与外界连通,水箱内的空腔中具有负氧离子生产层,该负氧离子生产层将水箱内腔分隔成在负氧离子生产层上方的负氧离子腔和在负氧离子生产层下方的储水腔;所述负载装置通过第二输送水管从所述储水腔获取水,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水管将水喷淋到负氧产生层上产生臭氧。进一步的,所述负载装置内设有压力装置,且所述第一输送水管的出口的水的喷射速度大于lm/s。进一步的,所述负氧离子生产层水平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负氧离子生产层的上表面为棱角面或网纱面。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安装有风扇,该风扇用于使负氧离子腔内部的气体排出水箱。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入气口,该入气口用于使外界空气进入负氧离子腔。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水箱的顶部的中心,所述入气口有两个,两个入气口对称的设置在排气管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入气口上设置在水箱内的端口与水箱壁相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二输送水管的入水口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第一输送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负氧离子腔连通,出水口所述负氧离子生产层相对,出水口喷射出的高速水分子在撞击到负氧离子生产层后裂解,水分子裂解成负氧离子和水,负氧离子通过排气管排出箱体,从而使用本装置带到纯净的负氧离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负氧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水箱2-负载装置 3-第一输送水管4-第二输送水管11-水箱壁12-负氧离子生产层13-负氧离子腔 14-储水腔15-排气管16-入气口21-入水口31-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负氧离子生产装置,其包括水箱1、负载装置2以及作为负载装置2的入水管路的第二输送水管4和作为负载装置2的出水管路的第一输送水管3 ;水箱1的顶部具有排气管15,且该水箱1通过排气管15与外界连通,水箱1内的空腔中具有负氧离子生产层12,该负氧离子生产层12将水箱1内腔分隔成在负氧离子生产层12上方的负氧离子腔13和在负氧离子生产层12下方的储水腔14 ;负载装置2通过第二输送水管4从所述储水腔14获取水,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水管3将水喷淋到负氧生产层12上,从而通过水流击打负氧生产层12产生臭氧。具体的,水箱1为圆柱形,水箱1底面、侧面以及底面和侧面的连接处密封。负载装置2可采用自吸水栗,第二输送水管4与水箱1连接出设置在水箱1的侧面的下部或水箱1的底部,第一输送水管3伸入水箱1内部,出水口 31安装在负氧离子腔13并与负氧离子生产层12相对,负载装置2将储水腔14内的水吸入并通过第一输送水管3输送到负氧离子腔13,水通过出水口 31形成高压散开喷射状的水分子流,当水分子流撞击到负氧离子生产层12时,形成漂浮在负氧离子腔13的负氧离子和沿着负氧离子生产层12流入储水腔14的水分子,裂解成高纯度的负氧离子,负氧离子腔13中的负氧离子通过排气管15排出水箱1,储水腔14中的水通过入第二输送水管4进入负载装置2并实现水循环。在本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及时向水箱1中补充水。作为优选的,负载装置2内设有压力装置,且所述第一输送水管3的出口的水的喷射速度大于lm/s。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水管3的出口的水的喷射速度为1.5m/s、2m/s或3m/s。第一输送水管3的出口的水的喷射速度越高,水转化成负氧离子的效率越高。本实施例中,负氧离子生产层12水平设置,对应的,出水口 31设置在负氧离子生产层12上方,出水口 31的向下喷射水流。负氧离子生产层12的上表面为棱角面或网纱面。该棱角面为密布在负氧离子生产层12上表面的具有多角的棱角的面。进一步的,排气管15安装有风扇,该风扇用于使负氧离子腔13内部的气体排出水箱1,风扇可及时将负氧离子排出水箱1。对应的,水箱1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入气口 16,该入气口 16用于使外界空气进入负氧离子腔13。风扇把负氧离子腔13中的含有负氧离子的气体排出后,作为平衡负氧离子腔13内气压与大气压力的手段,箱体外空气通过入气口 16进入负氧离子腔13,实现气体循环。作为优选的,排气管15设置在水箱1的顶部的中心,入气口 16有两个,两个入气口 16对称的设置在排气管15的两侧。入气口 16上设置在水箱1内的端口与水箱壁11相对。为避免通过入气口 16向下进入水箱1的空气与排气管15向上排出的气体相对流向冲突,入气口 16的末段顺着水箱壁11的内壁向下延伸,进入水箱1的空气顺着水箱壁11向负氧离子生产层12流动,同时含有负氧离子的气体通过水箱1中间位置向上流动,实现水箱1内气体的循环。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箱(1)、负载装置(2)以及作为负载装置(2)的入水管路的第二输送水管(4)和作为负载装置(2)的出水管路的第一输送水管(3); 所述水箱⑴的顶部具有排气管(15),且该水箱⑴通过排气管(15)与外界连通,水箱(1)内的空腔中具有负氧离子生产层(12),该负氧离子生产层(12)将水箱(1)内腔分隔成在负氧离子生产层(12)上方的负氧离子腔(13)和在负氧离子生产层(12)下方的储水腔(14);所述负载装置(2)通过第二输送水管(4)从所述储水腔(14)获取水,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水管(3)将水喷淋到负氧生产层(12)上产生臭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装置(2)内设有压力装置,且所述第一输送水管(3)的出口的水的喷射速度大于lm/s。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氧离子生产层(12)水平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氧离子生产层(12)的上表面为棱角面或网纱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5)安装有风扇,该风扇用于使负氧离子腔(13)内部的气体排出水箱(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入气口(16),该入气口(16)用于使水箱(1)外的空气进入负氧离子腔(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5)设置在水箱(1)的顶部的中心,所述入气口(16)有两个,两个入气口(16)对称的设置在排气管(15)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箱(1)、负载装置(2)以及作为负载装置(2)的入水管路的第二输送水管(4)和作为负载装置(2)的出水管路的第一输送水管(3);所述水箱(1)的顶部具有排气管(15),且该水箱(1)通过排气管(15)与外界连通,水箱(1)内的空腔中具有负氧离子生产层(12),该负氧离子生产层(12)将水箱(1)内腔分隔成在负氧离子生产层(12)上方的负氧离子腔(13)和在负氧离子生产层(12)下方的储水腔(14);所述负载装置(2)通过第二输送水管(4)从所述储水腔(14)获取水,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水管(3)将水喷淋到负氧生产层(12)上产生臭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银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品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