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雕绣图案的绣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4988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雕绣图案的绣布结构,包括绣布底层、绣布顶层及位于绣布顶层和绣布底层之间的海绵中间层,绣布顶层包括第一布片、第二布片及第三布片;第一布片顶边连接海绵中间层的顶边,第二布片顶边从第一布片底边穿至第一布片和海绵中间层之间,第三布片顶边从第二布片底边穿至第二布片与海绵中间层之间;第一布片顶边、第二布片顶边、第三布片边均与海绵中间层缝制成一体结构,所述绣布底层、绣布顶层及海绵中间层通过绣线缝制成不同程度凹陷的立体图案区;绣布顶层通过修剪第一布片形成第一镂空区,绣布顶层通过修剪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形成第二镂空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呈现出独特的立体效果,吸引人眼球,能增加收益,还具备保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绣花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雕绣图案的绣布结构
技术介绍
台州刺绣是以“雕平绣”而著称,并独创许多针法和刺绣工艺,同时,具有一半的西方血统。经过几代,几十万绣花女工近百年的创造和传承,台州刺绣工艺从原来的刁、包、绕发展到抽、拉、镶、贴等200多种工针,逐步形成了本地的独特风格;图案秀丽、花形多姿,针法活泼、绣工精细。但现有雕绣作品均为刺绣形成的图案,作品图案单调,且为平面产品,随着刺绣工艺的发展,单纯的雕绣作品难以脱颖而出。同时雕绣的颜色单一,难以吸引顾客眼球,且现有的带雕绣图案的布料为单层结构,挡保暖效果差,牢固性差,导致带雕绣图案的布料只能用于生产夏装,而无法引致冬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秋冬装生产,保暖效果好,吸引顾客眼球,带雕绣图案的绣布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雕绣图案的绣布结构,包括绣布底层、绣布顶层及位于绣布顶层和绣布底层之间的海绵中间层,所述绣布顶层包括第一布片、第二布片及第三布片;第一布片顶边连接海绵中间层的顶边,第二布片顶边从第一布片底边穿至第一布片和海绵中间层之间,第三布片顶边从第二布片底边穿至第二布片与海绵中间层之间;所述第一布片顶边、第二布片顶边、第三布片边均与海绵中间层缝制成一体结构,所述绣布底层、绣布顶层及海绵中间层通过绣线缝制成不同程度凹陷的立体图案区;所述绣布顶层通过修剪第一布片形成第一镂空区,所述绣布顶层通过修剪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形成第二镂空区。本技术设置了所述绣布底层、绣布顶层及海绵中间层为三层结构,结构牢固,且所述绣布顶层的第一布片、第二布片及第三布片可利用多余布料制成,充分利用了资源,减少浪费,且连接也更加牢固,绣线也不容易松散;在绣好图案后会形成凹凸的纹理,在加上所述第一镂空区、第二镂空区使绣布结构更具特色;加设了立体图案区使整个绣布结构呈现出立体效果,可从众多雕绣作品中脱颖而出,吸引顾客眼球,增加销量,提高了收益;本技术的保暖效果好,可用于冬装或春秋装的生产,适用范围更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布片、第二布片及第三布片的边缘通过修剪形成波浪形、锯齿形或者长条形的装饰边缘。现有的装饰边缘均需另外缝制于绣布顶层上,而本技术只需修剪绣布顶层即可,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还减少了劳动量,降低了劳动的复杂度,加快生产速度,降低加工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布片、第二布片及第三布片为大小相等、颜色不同的三个布片。该不同颜色第一布片、第二布片及第三布片使绣布结构更加独特,吸引客户眼球。进一步地,所述绣布顶层的表面还缝制有可吸附静电的铁片。冬天人身上会有静电,静电的存在不利于人们的健康,该设置可有效去除人们身上的静电,有利于人们的健康。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呈现出独特的立体效果,吸引人眼球,能增加收益,还具备保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绣布顶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带雕绣图案的绣布结构,包括绣布底层1、绣布顶层2及海绵中间层3,海绵中间层3位于绣布顶层1和绣布底层2之间,所述绣布顶层1包括第一布片11、第二布片12及第三布片13 ;所述第一布片11、第二布片12及第三布片13为大小相等、颜色不同的三个布片,该第一布片11、第二布片12及第三布片13可用多余布料制成,当然,该三个布片也可颜色相同,大小不等。具体的,所述第一布片11顶边连接海绵中间层3的顶边,第二布片12顶边从第一布片11底边穿至第一布片11和海绵中间层3之间,第三布片13顶边从第二布片11底边穿至第二布片12与海绵中间层3之间;所述第一布片11顶边、第二布片12顶边、第三布片13顶边均与海绵中间层3缝制成一体结构,所述绣布底层1、绣布顶层2及海绵中间层3通过绣线缝制成立体图案区4,该立体图案区4呈现出不同程度凹陷,进而增强绣布结构表面图案的立体效果。所述绣布顶层1通过修剪第一布片11形成第一镂空区,所述绣布顶层1通过修剪第一布片11和第二布片12形成第二镂空区,增强了绣布的新颖性。再者,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布片11、第二布片12及第三布片13的两侧及底边的边缘均通过修剪形成装饰边缘10,该装饰边缘10呈波浪形,当然也可以是锯齿形或者长条形。此外,所述绣布顶层2的表面还缝制有铁片,该铁片可呈圆形、三角形、矩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等,该铁片可吸附绣布结构表面的静电。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带雕绣图案的绣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绣布底层(1)、绣布顶层(2)及位于绣布顶层(1)和绣布底层(2)之间的海绵中间层(3),所述绣布顶层(1)包括第一布片(11)、第二布片(12 )及第三布片(13 );第一布片(11)顶边连接海绵中间层(3 )的顶边,第二布片(12)顶边从第一布片(11)底边穿至第一布片(11)和海绵中间层(3)之间,第三布片(13)顶边从第二布片(11)底边穿至第二布片(12)与海绵中间层(3)之间;所述第一布片(11)顶边、第二布片(12)顶边、第三布片(13)顶边均与海绵中间层(3)缝制成一体结构,所述绣布底层(1)、绣布顶层(2)及海绵中间层(3)通过绣线缝制成不同程度凹陷的立体图案区(4 );所述绣布顶层(1)通过修剪第一布片(11)形成第一镂空区,所述绣布顶层(1)通过修剪第一布片(11)和第二布片(12 )形成第二镂空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雕绣图案的绣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片(11)、第二布片(12)及第三布片(13)的边缘通过修剪形成波浪形、锯齿形或者长条形的装饰边缘(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雕绣图案的绣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片(11)、第二布片(12)及第三布片(13)为大小相等、颜色不同的三个布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雕绣图案的绣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绣布顶层(2)的表面还缝制有可吸附静电的铁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雕绣图案的绣布结构,包括绣布底层、绣布顶层及位于绣布顶层和绣布底层之间的海绵中间层,绣布顶层包括第一布片、第二布片及第三布片;第一布片顶边连接海绵中间层的顶边,第二布片顶边从第一布片底边穿至第一布片和海绵中间层之间,第三布片顶边从第二布片底边穿至第二布片与海绵中间层之间;第一布片顶边、第二布片顶边、第三布片边均与海绵中间层缝制成一体结构,所述绣布底层、绣布顶层及海绵中间层通过绣线缝制成不同程度凹陷的立体图案区;绣布顶层通过修剪第一布片形成第一镂空区,绣布顶层通过修剪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形成第二镂空区。本技术能呈现出独特的立体效果,吸引人眼球,能增加收益,还具备保暖效果。【IPC分类】B44C5/04【公开号】CN205086582【申请号】CN201520747417【专利技术人】吴宏亮 【申请人】浙江省台州芸芝绣衣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雕绣图案的绣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绣布底层(1)、绣布顶层(2)及位于绣布顶层(1)和绣布底层(2)之间的海绵中间层(3),所述绣布顶层(1)包括第一布片(11)、第二布片(12)及第三布片(13);第一布片(11)顶边连接海绵中间层(3)的顶边,第二布片(12)顶边从第一布片(11)底边穿至第一布片(11)和海绵中间层(3)之间,第三布片(13)顶边从第二布片(11)底边穿至第二布片(12)与海绵中间层(3)之间;所述第一布片(11)顶边、第二布片(12)顶边、第三布片(13)顶边均与海绵中间层(3)缝制成一体结构,所述绣布底层(1)、绣布顶层(2)及海绵中间层(3)通过绣线缝制成不同程度凹陷的立体图案区(4);所述绣布顶层(1)通过修剪第一布片(11)形成第一镂空区,所述绣布顶层(1)通过修剪第一布片(11)和第二布片(12)形成第二镂空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台州芸芝绣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