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群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231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梯群管理装置,它包括:运算多个评价要素的评价要素运算装置;将上述多个评价要素组合起来并根据预定的评价式运算评价值的评价值运算装置;根据上述评价值选择作为分配对象的轿厢的分配轿厢选择装置;具有多个适用于该评价值运算装置的评价式、构造成对应于预定的条件而从该多个评价式中选出1个评价式的模糊规则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避免在当前或较近的将来可能发生的不合适状况,提供机动灵活的电梯服务。(*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层及大规模等建筑中的电梯群管理装置,尤其涉及能够通过选择作为分配对象的轿厢与所需评价要素的组合来选出处于最适合条件下的轿厢的电梯群管理装置。以往有可发挥以下5种功能的电梯群管理装置。(1)最短等候时间分配群管理装置把能够最早提供服务的电梯轿厢分配给现在发生的呼叫。(2)最短长等候时间分配群管理装置对于现在发生的呼叫进行电梯轿厢的分配时,应做到在分配后其它人因此而变长的长等候时间预测值为最小。(3)最小分散等候时间分配群管理装置对于现在发生的呼叫分配在适当时间内能提供服务的电梯轿厢(4)最小分散长等候时间分配群管理装置分配能提供服务的电梯时应做到使其它人的长等待时间的预测值为一适当值。(5)最短平均等待时间分配群管理装置对于现在发生的呼叫作出的电梯轿厢分配应做到因该电梯轿厢的分配而改变的各等候者预测等候时间的平均值为最小。但是,具备这种种功能的电梯群管理装置有这样的缺点,它对于诸如大楼的用途、特点、季节、星期、时间带等引起的通行人员流向及流量的变化情况无法采取适当的对应措施。因此,近年以来,人们开始做出努力,将适合的微机引入到这种电梯群管理装置中,对于进行管理所必需的大量信息作所要求的运算处理,根据该运算结果实施较高程度的群管理。于是,在这样的电梯群管理中主要采用了下面的方法。亦即,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当有人利用电梯等候处的等候呼叫键发出等候呼叫时,由前述微机对各电梯轿厢到各个等候处的预测到达时间等进行预测运算,根据其运算结果分配或选择适当的电梯轿厢,同时,通过点亮等候处的指示灯,通知等候者轿厢接近楼层。另外,这时候的电梯轿厢的分配或选择采用这样的方法,根据前述预测运算的结果,采用某个预定的评价函数,对各电梯轿厢在分配或选择后有最新的呼叫产生时的服务状态进行评价,并分配或选择上述评价最高的电梯轿厢。在以往的电梯群管理装置中有这样的问题,如上所述,它只对现在发生的等候呼叫进行评价,而完全不考虑将来有可能发生的等候呼叫。因此,即使现在的评价为最高,但根据将来有可能发生的等候呼叫状况的不同,还存在由此而产生所谓的阻塞运转等不良状态,及服务效率低下之类的问题。再有,在上述以往的电梯群管理装置中,是根据预定的评价函数进行管理、控制,但是,这可以说等价于根据固定的逻辑进行电梯轿厢的分配、选择,其结果也存在很难对大楼内人员交通量等的变化采取对应措施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各种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群管理装置,不仅考虑大楼内现在的人员交通状况,还考虑到在最近的将来人员的交通状况,从而可能顺应该大楼内的需要,能够进行有效率的优质服务。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群管理装置包括运算多个评价要素的评价要素运算装置;将上述多个评价要素组合起来并根据预定的评价式运算评价值的评价值运算装置;根据上述评价值选择作为分配对象的轿厢的分配轿厢的选择装置;具有多个适用于该评价值运算装置的评价式、并对应于预定的条件从该多个评价式中选出1个评价式的模糊规则库。在本专利技术中,构造成每发生一次呼叫,就运算与存储在上述模糊规则库内的多个模糊规则有关的模糊量,实行上述模糊量为最大的模糊规则,藉此来决定分配轿厢。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例的动作的大楼内电梯轿厢交通状态的例示图;图3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例的动作的流程图;图4是用于说明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基于模糊规则库的推理方法的流程图;图5及图6是适用于上述实施例的从属度函数的例示图。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1中,11~1N是#1~#N电梯轿厢控制装置,对应于各个电梯装置而设。21~2M是#1~#M等候处控制装置,在各个等候处每一上、下方向上设置。3是运转控制装置,从#1~#N电梯轿厢控制装置11~1N和#1~#M等候处控制装置21~2M取得与对应状态有关的信息,发出需要的运转指令。4是每次当等候处发生呼叫时选择要分配的电梯轿厢用的呼叫分配装置,该呼叫分配装置4中设置有下列各装置。亦即,设置有用于运算各电梯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等的评价要素运算装置41、从现在各电梯轿厢的状态及呼叫记录状况等出发选择作为分配对象的电梯轿厢及评价要素的组合的推理装置42、对于上述作为分配对象的电梯轿厢根据上述评价要素的组合运算评价值的评价值运算装置43、以及最终选出作为分配对象的电梯轿厢的分配电梯轿厢选择装置44。5是模糊规则库,存储有以所谓的IF-THEN(如果一则)形式记述的多个模糊规则。此外,6是学习大楼内人员通行状态的学习装置。下面对上述实施例的动作进行说明。参照图2,其中作为例子示出在地面以上为15层,地下为1层(总共16层楼)的大楼2中设置有多台(这儿为3台)电梯。另外,图2用于说明上述实施例的动作,是大楼内电梯轿厢的交通状态的例示图。其中,对应第1电梯E1的电梯轿厢CA1正从7楼向下运行,在1楼有电梯轿厢呼叫(O)。对应第2电梯E2的电梯轿厢CA2响应最后的电梯轿厢呼叫,进行完所要求的运行之后,在11楼进入停机状态。此外,对应第3电梯E3的电梯轿厢CA3正从6楼向下运行,在1楼及2楼有电梯轿厢呼叫。现在,假设在地下1楼B1有等候呼叫发生,为了选出作为分配对象的电梯轿厢,在呼叫分配装置4中进行所需要的运算。在这种状况下,试着求出上述3个电梯轿厢CA1~CA3的预测到达时间。这儿,假定电梯轿厢CA1~CA3每走一层楼相应的运行时间为2秒,1个停止时间为10秒,则各电梯轿厢到达地下1层B1的预测到达时间,电梯轿厢CA1为24秒,电梯轿厢CA2为22秒,电梯轿厢CA3为32秒。因此,如果只看与等待时间有关的评价的话,则选择电梯轿厢CA2作为分配的电梯轿厢。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等于数秒后3部电梯轿厢全部集中到下面楼层,而在上面楼层发生呼叫时,有可能让上面楼层的呼叫长时间等待。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考虑分配或选择在上述有关等候时间的评价中处于第2名的电梯轿厢CA1,响应地下1层B1的等候呼叫(↑)。图3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例的动作的流程图。现在,假定在某个等候处发生呼叫(步骤S30),则通过运转控制装置3将与作为对象的全部电梯的运行状态有关的信息以及与各等候处呼叫发生状态有关的信息传送给呼叫分配装置4(步骤31)。在该呼叫分配装置4内的评价要素运算装置41中进行以下各种评价要素的运算(步骤S32)。亦即,运算各电梯轿厢到达各楼层的等候处的预测到达时间、预测电梯因满员而只能通过呼叫发生楼层的预测满员通过率、预测有其它电梯轿厢比预报到达的电梯轿厢先到达的预测预报失误率等评价要素。接着,根据各电梯轿厢目前所处的状况(轿厢位置、轿厢状态)和上述评价要素的运算结果等诸条件,在推理装置42中采用模糊规则库5的内容进行预定的推理,并选择用于电梯轿厢的选择的规则(步骤S33)。进而,在评价运算装置43中进行所需要的评价值运算(步骤S34),将该评价值为最小的电梯轿厢选作为分配对象电梯轿厢(步骤S35)。这样选出了作为分配对象的电梯轿厢后,通过运转控制装置3给各个电梯轿厢及各个等候场所传送所需的信息(步骤S36)。图4是用于说明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基于模糊规则库的推理方法的流程图。这里,对模糊规则简单地作一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群管理装置,它将多台电梯作为1个群体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运算多个评价要素的评价要素运算装置,  将上述多个评价要素组合起来,根据规定的评价式运算评价值的评价值运算装置,  根据上述评价值,选择作为分配对象的轿厢的分配轿厢选择装置,  具有多个适用于该评价值运算装置的评价式,并构造成对应于规定的条件从该多个评价式中选出1个评价式的模糊规则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天野雅章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