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宇鹏专利>正文

一种盘管式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2240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盘管式热交换装置,具有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对侧分别设有燃烧器和烟道,在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件和集箱,所述集箱上设有进料支管和出料支管,所述换热管件由并排在一起的若干组双螺旋盘管构成,所述双螺旋盘管一端与进料支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料支管连接,所述双螺旋盘管由盘管一端逆时针绕到中心轴处,再由中心轴处沿绕好的管路顺时针绕出直至盘管另一端,且管程的两端均处于盘管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热装置体积精巧紧凑,便于维护,换热效率高,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螺旋式盘管换热方式的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热交换装置是将一种流体的热量传递给另一种流体的装置,分为混合式和表面式两种。常用的表面式热交换装置主要分为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在工业应用中占主导地位。现有列管式换热器中的进水管和出水管都是分开进行安装的,且盘管两端设在盘管的中央,因此存在体积庞大、热效率不高、能源利用率低、不便于维护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体积精巧紧凑且便于维护的双螺旋盘管式热交换装置,该热交换装置能实现冷凝作用。为了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盘管式热交换装置,具有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对侧分别设有燃烧器和烟道,在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件和集箱,所述集箱上设有进料支管和出料支管,所述换热管件由并排在一起的若干组双螺旋盘管构成,所述双螺旋盘管一端与进料支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料支管连接。本技术换热装置的双螺旋盘管由盘管一端逆时针绕到中心轴处,再由中心轴处沿绕好的管路顺时针绕出直至盘管另一端,且管程的两端均处于盘管外侧。本技术壳体内集箱包括进料集箱和出料集箱,所述进料集箱和出料集箱水平设在壳体内的同侧。本技术换热装置的进料支管连接在进料集箱上,出料支管连接在出料集箱上,且进料支管和出料支管交替设置且垂直连接在集箱上。本技术所述的盘管式热交换装置是列管式气液热交换装置,热量交换过程涉及到气气、气液和液液分子之间的热量传递。本技术以双螺旋盘管作为换热管件,利用双螺旋盘管增大了液体介质在盘管间的流动路径,同时,盘管冷热间隔排列能强化热传递,实现烟气中水分在温度较低管段的冷凝作用,释放潜热,有利于管内液体吸收更多的热量,提高液体的流出温度,液体的进出温差越大,说明热交换装置的换热效率越高,能源利用率也越尚Ο本技术的热交换装置采用多组双螺旋盘管并排安装,与进水管相连的盘管内水温低,与出水管相连的盘管内水温高,冷热间隔能强化热传递,凸显冷凝作用优势,有利于管内液体吸收更多的热量,热传递效率相对更高,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进水管与出水管平行布置,结构紧凑。本技术换热装置中的盘管作为装置中的独立部件,两端都处于外侧,通过丝扣固定在壳体上,每圈盘管之间采用点焊相互固定,牢固可靠,可单独进行拆卸,更换局部受损的盘管,克服了传统管式换热器难以维修的缺点,解决了管式换热器彻底清洗困难和无法局部更换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双螺旋盘管的俯视结构图。图4是图1中双螺旋盘管的侧视结构图。图中:1-集箱,2-盘管,3-烟道,4-燃烧器,5-壳体,6_进料支管,7_出料支管,8_排异物管,9-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一种盘管式热交换装置,其具有一圆柱形的壳体5,通过设置在壳体5下方的底座9固定。如图2所示,在所述壳体5的对侧平面上分别设有燃烧器4和烟道3。在壳体5内设置有换热管件。壳程流体从集箱1进入壳体5内,与换热管件充分交换热量后,排出到集箱1内。在壳体6底端还设有排异物管8,用于排放壳程中产生的如冷凝液等异物。所述换热管件与集箱1一起,构成换热装置的管程。其中,在壳体6内设置有换热管件和集箱1,所述集箱1上设有进料支管6和出料支管7,所述换热管件由并排在一起的若干根双螺旋盘管2构成,所述双螺旋盘管2—端与进料支管6连接,另一端与出料支管7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双螺旋盘管2由盘管一端逆时针绕到中心轴处,再由中心轴处沿绕好的管路顺时针绕出直至盘管另一端,且管程的两端均处于盘管外侧。所述集箱1包括进料集箱和出料集箱,所述进料集箱和出料集箱水平设在壳体内的同侧。如图4所示,所述进料支管6连接在进料集箱上,出料支管7连接在出料集箱上,且进料支管6和出料支管7交替设置且垂直连接在集箱上。管程流体自集箱1进入壳体6内,通过进料支管6进入各个盘管2内,与壳程流体交换热量后,从出料支管7流入集箱1中汇集,再排出管程。【主权项】1.一种盘管式热交换装置,具有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对侧分别设有燃烧器和烟道,在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件和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箱上设有进料支管和出料支管,所述换热管件由并排在一起的若干组双螺旋盘管构成,所述双螺旋盘管一端与进料支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料支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管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旋盘管由盘管一端逆时针绕到中心轴处,再由中心轴处沿绕好的管路顺时针绕出直至盘管另一端,且盘管的两端均处于盘管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管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箱包括进料集箱和出料集箱,所述进料集箱和出料集箱水平设在壳体内的同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盘管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支管连接在进料集箱上,出料支管连接在出料集箱上,且进料支管和出料支管交替设置且垂直连接在集箱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盘管式热交换装置,具有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对侧分别设有燃烧器和烟道,在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件和集箱,所述集箱上设有进料支管和出料支管,所述换热管件由并排在一起的若干组双螺旋盘管构成,所述双螺旋盘管一端与进料支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料支管连接,所述双螺旋盘管由盘管一端逆时针绕到中心轴处,再由中心轴处沿绕好的管路顺时针绕出直至盘管另一端,且管程的两端均处于盘管外侧。本技术换热装置体积精巧紧凑,便于维护,换热效率高,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IPC分类】F23J15/06【公开号】CN205090407【申请号】CN201520898459【专利技术人】陈宇鹏, 薛佳, 王小宁, 夏静娴 【申请人】陈宇鹏【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申请日】2015年11月1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管式热交换装置,具有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对侧分别设有燃烧器和烟道,在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件和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箱上设有进料支管和出料支管,所述换热管件由并排在一起的若干组双螺旋盘管构成,所述双螺旋盘管一端与进料支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料支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鹏薛佳王小宁夏静娴
申请(专利权)人:陈宇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