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秤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056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梯的秤重装置,对作用于主索端部的张力的合计进行支承、并根据张力的合计的大小进行转动的转动支承座,能转动地设在主索支承部上。在转动支承座与主索支承部之间,设有根据张力的合计进行伸缩的弹性构件。检测器将与转动支承座的转动位置相对应的信号进行输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轿厢的载重进行计测用的电梯的秤重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在电梯中,轿厢在升降通道内被多根主索下吊着。例如,在2∶1绳索比方式的电梯中,在主索的端部上发生的张力,被升降通道上部的主索支承部所支承。主索支承部,例如,是固定在升降通道内的上部的梁等的构件或机械室的底板部。在各主索的端部上结合着绳索钩环,在各绳索钩环与主索支承部之间,设有根据在主索端部上发生的张力进行伸缩的钩环弹簧。又,在主索支承部上设有秤重装置,对因乘客及货物等引起的轿厢内的载重变动进行计测。并且,在轿厢内的载重超过额定载重时,阻止轿厢的升降。又,根据载重对驱动装置发生的驱动力进行控制。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公平8-5605号公报中所示的以往的秤重装置中,在每2个或3个的钩环弹簧上安装着检测板。并且,通过对随着绳索钩环的变位的检测板的变位进行检测,能检测出轿厢内的载重。但是,在以往的秤重装置中,由于根据轿厢的位置、绳索钩环与主索一起斜率发生变化,故检测板的朝上下方向的变位量产生误差,轿厢内的载重的计测值也往往发生误差。因此,电梯起动时的驱动输出有时比实际上所需的力大有时小,故有可能使乘客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能提高计测精度的电梯的秤重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秤重装置,被设置在与多个主索的端部连接的多个绳索固定件和对作用于主索的端部上的张力进行支承的主索支承部之间,并从张力对轿厢的重量行检测,具有可转动地设在主索支承部上、对张力的合计进行支承、根据张力的合计的大小进行转动的转动支承座;设在转动支承座与主索支承部之间、根据张力的合计进行伸缩的弹性构件;输出与转动支承座的转动位置相对应的信号的检测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电梯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图1的秤重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2的秤重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2的电梯的秤重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3的电梯的秤重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电梯的结构图。图中,在升降通道1的上部设有机械室2。在机械室2内设置有具有驱动滑轮3a的驱动装置(卷扬机)3。在驱动滑轮3a上卷挂着多根(图1中仅表示1根)的主索4。轿厢5和配重6,被主索4下吊在升降通道1内,利用驱动装置3的驱动力在升降通道1内进行升降。轿厢5,具有轿厢框架7和被支承在轿厢框架7内的轿厢室8。在轿厢框架7的上部(上梁),设有卷挂着主索4的一对轿厢吊轮9a、9b。在配重6的上部,设有卷挂着主索4的配重吊轮10。主索4,具有轿厢侧端部4a和配重侧端部4b。轿厢侧端部4a,通过轿厢侧绳索固定件11与作为主索支承部的机械室底板部2a连接着。配重侧端部4b,通过配重侧绳索固定件12与机械室底板部2a连接着。即,在轿厢侧端部4a和配重侧端部4b上产生的张力,被机械室底板部2a支承着。主索4,从轿厢侧端部4a至配重侧端部4b,在其间按轿厢吊轮9a、9b;驱动滑轮3a和配重吊轮10的顺序被卷挂着。即,轿厢5与配重6,以2∶1的绳索比方式被下吊着。在轿厢侧绳索固定件11与机械室底板部2a之间,设有对轿厢5的载重进行计测用的秤重装置13。这里,在2∶1的绳索比方式中,当将主索4的根数设为N、将轿厢5的自重设为Wc、将主索4的轿厢侧部分(位于秤重装置13与驱动滑轮3a之间的部分)的自重设为Wr、将轿厢室8内的载重设为W时,则在1根主索4的轿厢侧部分产生的张力P成为P=(Wc+Wr+W)/(2×N)又,在载重W为0(无负荷)时,P成为 P=(Wc+Wr)/(2×N)但是,Wr根据轿厢5的位置发生变化。下面,图2是表示图1的秤重装置13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2的秤重装置13的俯视图。图中,各轿厢侧绳索固定件11,具有与轿厢侧端部4a结合的钩杆14;安装在钩杆14的上端部的单个弹簧衬垫(上部弹簧衬垫)15;与单个弹簧衬垫15抵接并根据在轿厢侧端部4a上发生的张力进行伸缩的钩弹簧16。在机械室底板部2a上固定有基座20。在基座20上固定着轴承部21。在轴承部21上,设有向水平延伸的转动轴23。在转动轴23上,安装着将转动轴23作为中心可转动的转动支承座24。转动支承座24,具有对所有的钩弹簧16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共用弹簧支承板(下部弹簧衬垫)25。在共用弹簧支承板25上设有通过钩杆14的多个绳索固定件贯通孔25a。又,转动支承座24,对在轿厢侧端部4a上产生的张力的合计进行支承。在共用弹簧支承板25与基座20之间,设有作为弹性构件的一对秤重用弹簧26。转动支承座24,根据在轿厢侧端部4a上产生的张力的合计的大小进行转动。又,秤重用弹簧26,根据在轿厢侧端部4a上产生的张力的合计的大小进行伸缩。在共用弹簧支承板25的前端部上,固定有动作片27。在基座20上,配置有输出与转动支承座24的转动位置相对应的信号的检测器28。检测器28,具有筒状的线圈部29和插通于线圈部29内的铁心部30。线圈部29,相对基座20被固定,铁心部30,随着动作片27的上下动作在线圈部29内进行上下动作。检测器28,通过信号线31与电梯控制盘(未图示)连接着。秤重装置13,具有包括基座20、轴承部21、转动轴23、共用弹簧支承板25的转动支承座24;秤重用弹簧26;动作片27;检测器28和信号线31。在这样的秤重装置13中,根据在轿厢侧端部4a上产生的张力的合计的大小、转动支承座24将转动轴23作为中心进行转动,利用转动支承座24的转动,动作片27向上下方向进行变位。利用检测器28对动作片27的变位进行检测,将与转动支承座24的转动位置相对应的信号从检测器28输出。从检测器28输出的信号,通过信号线31向电梯控制盘输送。在电梯控制盘中,利用来自检测器28的信号求出在轿厢侧端部4a上产生的张力的合计的变化。即,动作片27的向上下方向的移动量,由检测器28变换成电气量(电压),作为信号进行输出。与动作片27的上下动作成正比地进行变化的电气量的变化,由于与主索4的张力的变化成正比,故能从电气量求出张力的变化。这里,所谓利用来自检测器28的信号直接求出的是,在主索4的轿厢侧端部4a上产生的张力的合计的变化,该变化中,不仅有轿厢室8内的载重的变化,还包含随着轿厢5的位置变化的主索4的轿厢侧部分的重量变化。这样的张力的合计,对驱动装置3的驱动转矩施加影响,通过根据张力的变化对起动时的驱动输出进行控制,能提高乘客乘用的舒适度。又,从在轿厢侧端部4a产生的张力的变化,能求出轿厢室8内的载重的变化。即,如上所述,张力P中,除了载重W以外,还包括轿厢5的自重Wc和主索4的轿厢侧部分的重量Wr,而轿厢5的自重Wc是已知的值,主索4的重量Wr能容易地从轿厢5的位置求出。在轿厢侧端部4a上产生的张力的合计Pt为Pt=P×n=(Wc+Wr+W)/2张力Pt由于能用来自检测器28的信号求出,故轿厢室8内的载重W成为W=2Pt-Wc-WrWr可根据轿厢5的位置容易地求出。在这样的秤重装置13中,转动支承座24,由于不受主索4的倾斜的变化的影响地根据在轿厢侧端部4a上产生的张力进行转动,故能提高轿厢室8内的载重的计测精度。又,由于不论主索4的根数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的秤重装置,被设置在与多个主索的端部连接的多个绳索固定件和对作用于所述主索的端部的张力进行支承的主索支承部之间,并从所述张力对轿厢的载重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具有:可转动地设在所述主索支承部上、对所述张力的合计进行支承、根据 所述张力的合计的大小进行转动的转动支承座;设在所述转动支承座与所述主索支承部之间、根据所述张力的合计进行伸缩的弹性构件;以及输出与所述转动支承座的转动位置相对应的信号的检测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川行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