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连接结构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997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板连接结构具备:配线基板,其在一端部设有与开关按钮对置的接点部,且在与上述接点部同一面上的另一端部设有与电路基板对置的连接部;以及保持部件,其供上述配线基板以上述配线基板被折弯而使位于上述同一面上的上述接点部与上述连接部的各平面相互交叉的状态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机或移动电话机等各种电子设备所使用的基板连接结构以及具备该基板连接结构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例如,在基板连接结构中,如日本特开平08-300966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公知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基板连接结构,即、在将设备内的电路基板与母插件电连接的情况下,在设备内的电路基板上用连接线连接适配器连接器,通过将该适配器连接器插入到母插件上所设的连接器,从而将设备内的电路基板与母插件电连接。然而,在这样的基板连接结构中,在将设备安装于母插件时,如果不是在预先将连接于设备内的电路基板的适配器连接器与设于母插件的连接器连接之后,就不能将设备安装于母插件,因此不仅连接操作麻烦,而且还需要利用连接线将适配器连接器连接于设备内的电路基板,并在母插件设置连接器,因此存在部件件数变多、不能实现低成本化之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减少部件件数,且能够实现连接操作的简单化以及低成本化的基板连接结构以及具备该基板连接结构的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基板连接结构具备:配线基板,其在一端部设有与开关按钮对置的接点部,且在与上述接点部同一面上的另一端部设有与电路基板对置的连接部;以及保持部件,其供上述配线基板以上述配线基板被折弯而使位于上述同一面上的上述接点部与上述连接部的各平面相互交叉的状态安装。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将配线基板折弯曲而使设于同一面上的接点部与连接部的各平面相互交叉,能够以该状态将配线基板组装于保持部件,因此通过使该保持部件与开关按钮和电路基板对置,从而能够简单而且容易地连接开关按钮与电路基板。因此,不需要连接器等连接部件,从而除了能够减少部件件数以外,还能够将配线的长度缩短至最小限度,由此能够实现配线操作以及连接操作的简单化,并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移动终端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机的A-A向视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表示使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机上下反转来分解设备壳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使图3所示的设备壳体的下部壳体进一步上下反转、且在该下部壳体安装开关按钮、配线基板、以及保持部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5(a)以及图5(b)表示图4所示的配线基板,图5 (a)是其放大立体图,图5 (b)是其B-B向视中的放大剖视图。图6 (a)以及图6 (b)表示图4所示的保持部件,图6 (a)是表示其正面侧的放大立体图,图6(b)是表示其背面侧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表示折弯图5所示的配线基板的状态的各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7对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移动终端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3所示,该移动终端机具备前后方向(在图1中为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设备壳体1。该设备壳体1构成为具有上部壳体2和下部壳体3,且在这些壳体的内部装入有模块4。如图1?图3所示,上部壳体2构成为,上表面形成为长方形的大致平板状,其外周的侧面部安装于下部壳体3。在这种情况下,在上部壳体2的上表面的大致上边侧一半设有显示窗部5,在其大致下边侧一半设有键输入部6。如图1以及图2所示,显示窗部5具备:形成于上部壳体2的上表面的大致长方形的开口部5a ;以及沿着该开口部5a的边缘部设置的堵塞开口部5a的保护玻璃5b。键输入部6具备0?9数字键、光标键、功能键等移动终端机所需要的各种键。如图2?图4所示,下部壳体3形成为其外周的侧面部朝向底部以圆弧状弯曲,在该侧面部的上部安装上部壳体2的侧面部的下部。在该下部壳体3的上边部侧设有后述的光学读取部7的读取窗部7a。另外,如图2?图4所示,在该下部壳体3的前后方向(在图4中为倾斜左右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安装有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堵塞外部连接部8的连接盖8a。在该下部壳体3的下边部侧,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电池盖9,该电池盖9用于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堵塞收纳充电池10a的电池收纳部10。并且,在位于该下部壳体3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部的两侧部,分别设有后述的开关部11。如图2以及图3所示,模块4构成为,具备内部壳体12,在该内部壳体12安装有显示面板13以及电路基板14等移动终端机所需要的各种部件。显示面板13是液晶显示面板或EL(电致发光:Electro Luminescent)显示面板等平面型的显示面板,构成为以电气光学方式显示移动终端机所需要的各种信息。S卩、如图2?图4所示,该显示面板13构成为,以与上部壳体2的显示窗部5对应的状态,通过安装部件12a安装于内部壳体12内,能够经由显示窗部5从上部壳体2的上方观察所显示的信息。电路基板14构成为,设有光学读取部7等移动终端机所需要的各种电子部件,配置在内部壳体12的下表面(在图3中为上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以及图4所示,光学读取部7构成为,配置在电路基板14的下表面(在图3中为上表面)的上边部侧,使激光线从下部壳体3的读取窗部7a向设备壳体1的外部射出,通过接受该射出的激光线的反射光,来读取物品的条形码等。另外,在位于下部壳体3的大致中间部的两侧部设置的各开关部11分别是触发开关,如图2以及图4所示,具备开关按钮15、柔性的配线基板16以及保持部件17。开关按钮15具有按钮部18和弹性部19。如图2所示,按钮部18构成为,具有帽状的头部18a、和设置在该头部18a内的中心部的操作轴部18b,头部18a以能够出入的方式配置于在下部壳体3的侧面部所设置的按钮插入孔3a。在这种情况下,在头部18a的外周的内端部设有限位器片18c,该限位器片18c用于与下部壳体3的按钮插入孔3a的内周缘抵接而阻止头部18a向外部拔出。如图2所示,弹性部19是使聚氨酯橡胶、硅酮橡胶等弹性片材鼓出形成而成,构成为以与柔性的配线基板16对应的状态弹力地推出按钮部18。S卩、该弹性部19在弹性片材的中央部朝向按钮部18突出形成有鼓出部19a。另外,在该鼓出部19a的周边部设有安装部19b,该安装部19b配置在配线基板16与下部壳体3的侧面部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所示,在鼓出部19a的内表面设有可动接点19c。另外,该开关按钮15成为按钮部18的操作轴部18b通过粘接等而固定在弹性部19的鼓出部19a的外表面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通过双色成型将按钮部18和弹性部19形成为一体的结构。由此,如图2所示,开关按钮15构成为,通过按钮部18由弹性部19的鼓出部19a从下部壳体3的按钮插入孔3a朝向外部弹力地推出,从而鼓出部19a内的可动接点19c离开配线基板16。另外,该开关按钮15构成为,在按钮部18被从下部壳体3的外部朝向内部按压时,弹性部19的鼓出部19a弹性变形而可动接点19c被弹力地按压到配线基板16。如图2、图4以及图5所示,配线基板16成为如下结构,即、具备弯曲自如的(柔性的)薄膜16a,在该薄膜16a的一端部设有与开关按钮15对置的输入接点部20,在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线基板,其在一端部设有与开关按钮对置的接点部,且在与上述接点部同一面上的另一端部设有与电路基板对置的连接部;以及保持部件,其供上述配线基板以上述配线基板被折弯而使位于上述同一面上的上述接点部与上述连接部的各平面相互交叉的状态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目黑启益小笠原聪史内野淳千叶康则牛込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