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清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9955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路面清扫装置,包括机架、下滚刷、上滚刷、左侧刷、右侧刷、左传动机构以及右传动机构,所述机架的左侧设有左轮,其右侧设有右轮,所述左轮与右轮不同轴,所述下滚刷位于一下壳体内,该下壳体放置于机架上,所述上滚刷位于一上壳体内,该上壳体连接于下壳体的上方,且该上壳体与下壳体连通,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有垃圾出口,所述左侧刷、右侧刷设于下壳体的前侧,且与下壳体连接,所述左传动机构、右传动机构分别设于下壳体的左、右侧,所述左轮通过左传动机构与上滚刷、左侧刷传动连接,所述右轮通过右传动机构与下滚刷、右侧刷传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与下壳体连接,所述机架的前部设有拖挂连接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清扫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路面清扫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道路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保持道路的干净,相关部门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路面清扫保洁工作。为了提高道路的清扫效率,机械清扫已经逐渐取代了人工清扫的方式。现有的道路机械清扫产品主要有汽车结构形式的扫路车和机械结构形式的扫路机,由于扫路车的使用费用奇高,许多使用单位都承受不了,使得近年来各种使用费用低的机械式扫路机得到迅猛发展,最有代表性的应是拖挂式扫路机,由于其自身不带动力,所以使用费用特别省,受到用户的欢迎。但因其结构原因(带有垃圾箱),致使其在与主车拖挂清扫时外形整体结构超长,在道路清扫时不够灵活、简便,不仅在清扫作业过程中极其不便,而且在山区的弯道上根本无法作业,导致这种经济性特别显著的扫路机的普及推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大部分拖挂式扫路机采用连接两后轮的主轴上焊接有链轮,该链轮通过传动链与扫路机的滚刷传动连接,当扫路机在行走的时候滚刷也会跟着转动进行路面清扫。因其滚刷的传递是直接链传动(没有离合机构),且位置也是固定设置的,不具备升降的功能,因此,只要扫路机行走,即使在道路不需要清扫的时候滚刷也会跟着转动,而滚刷在转动时,其刷苗从始至终都是跟地面接触的,这样会严重磨损滚刷的刷苗,降低刷苗的使用寿命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路面清扫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拖挂式扫路机结构过长导致清扫时不灵活、使用受限的问题,同时克服滚刷无法升降和其动力传递无法分离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种路面清扫装置,包括机架、下滚刷、上滚刷、左侧刷、右侧刷、左传动机构以及右传动机构,所述机架的左侧设有左轮,其右侧设有右轮,所述左轮与右轮不同轴,所述下滚刷位于一下壳体内,该下壳体放置于机架上,所述上滚刷位于一上壳体内,该上壳体连接于下壳体的上方,且该上壳体与下壳体连通,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有垃圾出口,所述左侧刷、右侧刷设于下壳体的前侧,且与下壳体连接,所述左传动机构、右传动机构分别设于下壳体的左、右侧,所述左轮通过左传动机构与上滚刷、左侧刷可分离地传动连接,所述右轮通过右传动机构与下滚刷、右侧刷可分离地传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与下壳体连接,所述机架的前部设有拖挂连接杆。进一步的,所述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左齿轮、第二左齿轮、第三左齿轮、第一左链轮、第二左链轮以及第三左链轮,所述第一左齿轮与左轮同轴,所述第二左齿轮与第一左齿轮可啮合或分离,且接于下壳体的左侧面,所述第三左齿轮与第二左齿轮啮合,且连接于上壳体的左侧面,所述第一左链轮与第三左齿轮同轴,所述第二左链轮与上滚刷同轴,且与第一左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左链轮通过一第一涡轮减速器与左侧刷传动连接,该第三左链轮与第二左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右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右齿轮、第二右齿轮、第一右链轮、第二右链轮,所述第一右齿轮与右轮同轴,所述第二右齿轮与下滚刷同轴,且与第一右齿轮可啮合或分离,所述第一右链轮与第二右齿轮同轴,所述第二右链轮通过一第二涡轮减速器与右侧刷传动连接,该第二右链轮与第一右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右齿轮和第一右链轮均连接于下壳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前部设有滑轨,该滑轨内设有多个滑轮,每个滑轮均与下壳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千斤顶。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将拖挂连接杆与带有车厢的主车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可带动下壳体、上壳体、左侧刷和右侧刷升降,当本清扫装置需要工作时,升降机构带动下壳体下降,使得下滚刷、左侧刷和右侧刷与路面接触,同时左轮通过左传动机构与上滚刷、左侧刷传动连接,所述右轮通过右传动机构与下滚刷、右侧刷传动连接。所述左轮行走时,通过左传动机构带动上滚刷和左侧刷工作;所述右轮行走时,通过右传动机构带动下滚刷和右侧刷工作,下滚刷将清扫的垃圾带到上壳体内,上滚刷再将上壳体内的垃圾带到垃圾出口,并排入主车车厢内,实现路面清扫和垃圾收集功能。反之,升降机构带动下壳体上升,使得下滚刷、左侧刷和右侧刷与路面分离,同时左轮与上滚刷、左侧刷动力分离,右轮与下滚刷、右侧刷动力分离,下滚刷、上滚刷、左侧刷以及右侧刷停止转动,这样下滚刷、左侧刷和右侧刷的刷苗就不会磨损,大大提高了刷苗的使用寿命。所述下滚刷和上滚刷的设置使得本技术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使用时将拖挂连接杆与一带有车厢的主车连接即可,较于现有的拖挂式扫路机,无需自带垃圾箱,其结构更加简单,外形更加小巧(仅为一般拖挂式扫路机的三分之一长),使用费用更低,且可与不同的车型连接使用,清扫作业过程更加灵活、简便,清扫效果更好。2、当本清扫装置需要工作时,升降机构带动下壳体下降,使得下滚刷、左侧刷和右侧刷与路面接触,同时,第一左齿轮与第二左齿轮啮合,第一右齿轮与第二右齿轮啮合,从而带动下滚刷、上滚刷、左侧刷以及右侧刷转动,然后对路面进行清扫。当本清扫装置需要不工作时,升降机构带动下壳体上升,使得下滚刷、左侧刷和右侧刷离开路面,同时,第二左齿轮、第二右齿轮随下壳体上升,此时第一左齿轮与第二左齿轮分离,第一右齿轮与第二右齿轮分离,切断动力传递,使上滚刷、下滚刷、左侧刷以及右侧刷停止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工作时的左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时的右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不工作时的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不工作时的的右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一种路面清扫装置,包括机架1、下滚刷2、上滚刷3、左侧刷4、右侧刷5、左传动机构以及右传动机构。所述机架1的左侧设有左轮11,其右侧设有右轮12,所述左轮11与右轮12不同轴。所述下滚刷2位于一下壳体8内,该下壳体8放置于机架1上,所述上滚刷3位于一上壳体9内,该上壳体9连接于下壳体8的上方,且该上壳体9与下壳体8连通,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下滚刷、上滚刷、左侧刷、右侧刷、左传动机构以及右传动机构,所述机架的左侧设有左轮,其右侧设有右轮,所述左轮与右轮不同轴,所述下滚刷位于一下壳体内,该下壳体放置于机架上,所述上滚刷位于一上壳体内,该上壳体连接于下壳体的上方,且该上壳体与下壳体连通,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有垃圾出口,所述左侧刷、右侧刷设于下壳体的前侧,且与下壳体连接,所述左传动机构、右传动机构分别设于下壳体的左、右侧,所述左轮通过左传动机构与上滚刷、左侧刷可分离地传动连接,所述右轮通过右传动机构与下滚刷、右侧刷可分离地传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与下壳体连接,所述机架的前部设有拖挂连接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杰民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闽盛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