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金林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安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9154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安全系统,它能在电梯层门非正常打开时检测报警,并通过将电梯被动层门上的副门锁开关两端与该层层门地坎上所安装的干簧管相并联之后再与其他楼层以相同方式安装的检测装置串联构成一通路,在轿厢的地坎,对应于所安装的干簧管位置安装一对永磁钢,形成一电梯层门与轿厢位置是否处于正常和安全状态的检测链路,检测时将电梯每层门中的主动门中的门锁开关串联在一起,对电梯层门系统状态采用两个安全链路来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简化了原有的电梯被动门锁检测设施,降低了电梯制造成本,它所具有的能预防坠落电梯井道的报警功能,可适应不同场合电梯安全报警的需要,大幅度地减少防范坠落电梯井道报警成本,提高了自身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安全系统,赋予了电梯新型安全检测方法及装置,是一 种电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用于层门非正常打开状态下进行报警的方法及装 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新的电梯安全系统。技术背景当电梯轿厢离开门区而层门被人为地从内部或外部打开时,当事人有可能误 入坠落井道,此时电梯系统应当在该楼层附近发出讯响,同时打开井道灯,用于 提示当事人当前所处的危险状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一设计理念在许多年 前就己经在电梯系统中得到实际应用,然而由于增加这些安全设施会增加制造企 业的成本,加上现行的国家电梯安全标准并不完善,没有涉及对当事人因自身的 疏忽、大意、失误所引起的坠落井道事故防范要求,几乎所有电梯制造企业并不 情愿接受。作为电梯而言,正常情况下其层门是被轿门带动下而打幵,供乘用者进出, 而当电梯发生故障,轿厢有可能停在两个耧层之间,很多情况下乘客就会去自行 打开层门逃生,由于通常电梯不具备用于提示当事人安全的警示设施,引发一些 坠落井道事件,在国外包括我国的香港地区普遍采用一种称之为"轿门安全锁" 的设施来防范这类事故,即当轿厢离开楼层开门区域之后,轿厢门就不能够被里 面的乘客打开的功能,既然打不开轿门,里面的乘客也就不可能打开外面的层门, 也就不可能发生这种误入坠落井道的事故,然而由于轿门安全锁在实际运用中会 增加电梯出现故障的几率,遇到轿厢到站平层后打不开层门的故障,引发困人事 件,加上我国的强制性的电梯安全标准当中并没有这样的功能要求,因此国内在 用电梯也大都没有采用该设施来预防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再者,电梯维修及管理人员用专门工具打开层门后,由于人类自身生理特点,不可能完全避免疏忽、大意等情况的出现,加上没有任何的灯光、声响安全提示 之类的设施,导致发生误入坠落井道事件,造成严重的人身安全事故,而这一点 又是轿门安全锁无法解决的问题。上述两种现象多年来一直是在用电梯各种事故中最主要的问题,至今仍然不 断发生。 '公开号为CN 1401555A《防坠落防剪切电梯安全门锁控制系统》以及授权公告 号为CN 2533110Y《一种电梯层门安全警示装置》专利申请文件都给出了如何防 范误入坠落井道事故的具体技术方案,都涉及到了采用打开井道灯,发出报警声 响的方法,每一层层门都增加相应的语言报警电路或是其他有源蜂鸣器之类的讯 响装置,毫无疑问是增加了电梯系统本质防范事故发生的安全程度,但认为还需 要进行改进,毕竟有源的讯响装置要比无源的讯响器材价格要高的多,同时也存 在着自身可靠性等问题。实际上还要解决不同电梯使用场合,其声音大小与之相适应问题,例如宾馆、 办工楼等安静场合电梯的报警器声响就不能够与用在嘈杂环境下的工厂、公共场 合报警器声响强度相等同,如果要实现声响强度大小可调势必又要增加更多成 本。无论是上面所提及到的两个专利申请文件或是公开号为CN 1265371A《非电梯 轿厢所在层层门被打开是的检测装置》等技术方案,都需要在不改变原有的电梯 系统之外再度增加当事人打开电梯层门时的检测装置,这势必又增加了产生故障 可能性,而这一点电梯设计者也是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电梯系统本身而言,当所有主动门和被动门关闭时,由于需要对这两扇门 所在的位置进行检测,以确认是否关闭到位,即用通常所说的门锁和副门锁装置 来进行。检测的方法就是通过检测上、下所有所有楼层的门锁和副门锁装置的触 点是否全都被接通的方法来实现,所形成的是一个闭合的门锁安全链路,就其触 点的数量来说是电梯楼层数量的两倍,由于此开关数量多,门锁和副门锁装置这 种结构触点存在着故障概率较大的问题, 一旦出现,检查故障也较为麻烦,而检 査时无不例外地采用短封门锁回路方法使其失去功效来进行,由于维修人员的遗忘等原因,容易引起开门走梯事件,造成人身被运行轿厢剪切事故是客观存在, 也时有发生,那么减少门锁数量,降低门锁装置可能产生的故障也是具有重要的 安全意义,因此认为目前广泛应用的门锁安全回路的形式有着进一步改进的意 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电梯系统存在的被动门位置检测以及预防坠落井 道报警系统的不足之处专利技术一种实现电梯层门非正常打开时的检测报警方法及 其装置,力图达到减少电梯原有门系统检测装置故障率,简化防坠落井道设施复 杂程度,增强其适应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1)、在电梯层门中的被动门上安装一对磁钢,同时在对应于磁钢位置的门套或门头上安装两个靠在一起的千簧管GB、 GC,调整其位置,使得当层门正常闭合 时,被动门上所安装的磁钢能够使干簧管GB、 GC闭合、导通;2)、在轿厢地坎一 侧安装一对磁钢,同时在层门地坎上安装一对应的干簧管GA,调整其位置,使得 当电梯轿厢到站平层时,轿厢地坎上的磁钢能够使干簧管GA闭合、导通;3)、用 导线将同一层层门地坎上安装的干簧管GA与对应门套或门头上安装的干簧管GB 相并连,再将各层并连后的干簧管GA、 GB相互串连接入报警控制装置中的检测继 电器J1与电源接地端之间,通过检测继电器J1中的触点J1-2与报警声响发生器XF 相连接;4)所述的报警声响发生器XF由低频振荡电路、耦合电阻和高频振荡电 路组成,低频振荡电路由与非门l、 2组成,它通过电阻R3与由与非门3、 4组成的 高频振荡器电路相连,在电源正端V+和与非门3输出端之间接有可调节高频部分 的振荡频率的调节电位器W,报警声响发生器XF的正电压由检测继电器J1的常闭 触点J卜2接入取得;5)、安装在门套或门头上的干簧管GC与安装在同样位置处的 压电陶瓷蜂鸣器FM相并接,然后将所有各层的由干簧管GC与压电陶瓷蜂鸣器FM 组成的并连电路串接后接入控制回路中的报警声响发生器XF的C端之后。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电梯安全系统,通过以下方法提高电梯本质安全性能1)、在电梯层门中的被动门上安装一对磁钢,同时在对应于磁钢位置的门套或门头上安装干簧管GB,调整其位置,使得当层门正常闭合时,被动门上所安装 的磁钢能够使干簧管GB闭合、导通;2)、在轿厢地坎一侧安装一对磁钢,同时在 层门地坎上安装一对应的干簧管GA,调整其位置,使得当电梯轿厢到站平层时, 轿厢地坎上的磁钢能够使干簧管GA闭合、导通;3)、用导线将同一层层门地坎上 安装的干簧管GA与对应门套或门头上安装的干簧管GB相并连,再将各层并连后的 干簧管GA、 GB相互串连接入报警控制装置中的检测继电器Jl与电源接地端之间; 4)、检测继电器J1中的触点JI-2接R1和C1, Rl另一端接电源正端V+, Cl另一端接 地端GND,检测继电器J1的触点JI-2常闭端接控制继电器J2的'T'端,控制继电器 J2的"2"端通过复位按纽AN与检测继电器Jl的触点JI-2常开端相接,"3"端接接地 端GND; 5)、将井道灯继电器J3的一端与电源接地端GND相连,另一端通过检修开 关K与检测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2或控制继电器J2的触点J2-l相连;6)、使控 制继电器J2中的触点J2-2与电梯系统中原有的安全回路相串联,在完成对轿厢离 开门区后层门被人为打开时的检测的同时,使得电梯被动门位置与轿厢相对位置 之间的关系正常与否在电梯系统的安全回路中反映出来,所有层门中主动门一侧 的门锁触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安全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1)、在电梯层门中的被动门上安装一对磁钢,同时在对应于磁钢位置的门套或门头上安装两个靠在一起的干簧管GB、GC,调整其位置,使得当层门正常闭合时,被动门上所安装的磁钢能够使干簧管GB、GC闭合、导通;2)、在轿厢地坎一侧安装一对磁钢,同时在层门地坎上安装一对应的干簧管GA,调整其位置,使得当电梯轿厢到站平层时,轿厢地坎上的磁钢能够使干簧管GA闭合、导通;3)、用导线将同一层层门地坎上安装的干簧管GA与对应门套或门头上安装的干簧管GB相并连,再将各层并连后的干簧管GA、GB相互串连接入报警控制装置中的检测继电器J1与电源接地端之间,通过检测继电器J1中的触点J1-2与报警声响发生器XF相连接;4)所述的报警声响发生器XF由低频振荡电路、耦合电阻和高频振荡电路组成,低频振荡电路由与非门1、2组成,它通过电阻R3与由与非门3、4组成的高频振荡器电路相连,在电源正端V+和与非门3输出端之间接有可调节高频部分的振荡频率的调节电位器W,报警声响发生器XF的正电压由检测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2接入取得;5)、特征在于:安装在门套或门头上的干簧管GC与安装在同样位置处的压电陶瓷蜂鸣器FM相并接,然后将所有各层的由干簧管GC与压电陶瓷蜂鸣器FM组成的并连电路串接后接入控制回路中的报警声响发生器XF的C端之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陈金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