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永辉专利>正文

一种显微喉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796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9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微喉剪,包括导管、手柄装置和负压吸引装置,导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导管的开放端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手柄装置安装在导管上并靠近导管开放端设置;导管的封闭端设有吸引部,该吸引部设有吸引孔、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该导管上设有卡环和导杆,卡环设有通孔,导杆一端穿过卡环的通孔与第二刀片连接,手柄装置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与导杆另一端铰接,第二手柄固定在导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负压吸引装置提供负压,导管末端的吸引孔靠近患部时产生吸引力,待患部被吸引住后,通过手柄操作调节吸引孔大小,待所需要剪除组织进入吸引孔口,再次通过手柄操作剪切患部,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微喉剪
技术介绍
临床常见的声带的良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黏膜上皮层(厚约0.05?0.1mm)及黏膜下层的浅层(厚约0.5mm),术中需要剪去病变组织或过多的黏膜时必须尽量运用精细的显微喉剪精确、轻柔操作,以免过度损伤黏膜及声韧带。在某些情况下,需要用精细钳轻轻地在前后轴线上转动声带,以便更好地观察声带息肉的基底部。目前,传统显微喉剪采用鳄口式,由于声带内侧缘呈弧形,钳夹时组织深度及力度不易掌握,钳夹组织过少可能起不到牵拉作用,钳夹过多易损伤声韧带和过多黏膜,多次钳夹尝试势必增加对声带黏膜的损伤,给修剪增加难度,此外,喉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喉剪作用及操作空间,喉剪沿基底部进行修剪时深浅力度不易掌握,轻微抖动可造成声带及韧带的误伤。另外,一些需要切除的菲薄且柔软的黏膜或病变组织黏附在声带正常组织上时,使用传统的显微喉剪精确切割对术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显微喉剪,包括导管、手柄装置和负压吸引装置,所述导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所述导管的开放端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所述手柄装置安装在导管上并靠近导管开放端设置;所述导管的封闭端设有吸引部,该吸引部设有吸引孔、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吸引孔与导管内的管道连通;所述导管上安装有卡环和导杆,所述卡环设有通孔,所述导杆一端穿过卡环的通孔与第二刀片连接,所述手柄装置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与导杆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手柄固定在导管上;所述第一手柄绕着与第二手柄的铰接处转动可带动导杆相对卡环滑移,从而带动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的开合。进一步的,所述卡环和导杆设于导管内的管道中。进一步的,所述卡环和导杆设于导管外部,其中卡环焊接在导管外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刀片对应第一刀片伸出到导管的管壁外部。进一步的,所述卡环包括2个,其中一个卡环靠近导管的封闭端设置,另外一个靠近导管的开放端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中部与第二手柄中部通过插销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片的刃口与第二刀片的刃口呈V型。进一步的,还包括截留装置,所述截留装置设于导管与负压吸引装置之间,所述截留装置内部装有液体,并设有第一吸气管和第二吸气管;所述第一吸气管一端伸入液体中,另一端与导管内的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吸气管一端设于液体外,另一端与负压吸引装置连通。本专利技术通过负压吸引装置提供负压,导管末端的吸引孔靠近患部时产生吸引力,待患部被吸引住后,通过手柄操作调节吸引孔大小,待所需要剪除组织进入吸引孔口,再次通过手柄操作剪切患部,简单方便。相较传统显微喉剪具有如下优点: 1、可通过控制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的距离来限定吸引孔大小,控制需要切除组织的体积,避免钳夹声韧带及过多黏膜组织; 2、通过调整吸引孔位置及距离,可在无创的情况下精确的定位所需要处理的黏膜或病变组织,并使其进入吸引孔,精确牵拉、剪除; 3、由于声韧带韧性较黏膜层强,吸引时更容易鉴别,并且黏膜上皮层、黏膜下层的浅层经过吸引后可拉开与声韧带的距离,可避免误剪声韧带; 4、单手即可完整修剪动作,方便在狭小的喉腔进行操作,并可以对特殊材质的标本进行剪取和留存。【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显微喉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显微喉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吸引部A-A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显微喉剪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吸引部B-B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截留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3,一种显微喉剪的结构示意。该显微喉剪包括导管10、手柄装置20和负压吸引装置30,所述导管10 —端封闭,另一端开放,所述导管10的开放端连接负压吸引装置30,该负压吸引装置30可通过软管与导管10连接,并向导管10产生负压,以使导管10内气流从封闭端流向开放端。所述手柄装置20安装在导管10上并靠近导管10开放端设置;所述导管10的封闭端设有吸引部11,该吸引部11设有吸引孔111、第一刀片112和第二刀片113。该导管10内部设有卡环12和导杆13,所述卡环12设有通孔并固定在导管10内部,所述导杆13—端穿过卡环12的通孔与第二刀片113连接,所述手柄装置20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手柄21和第二手柄22,所述第一手柄21中部与第二手柄22中部通过插销连接。所述第一手柄21与导杆13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手柄22固定在导管10上;所述第一手柄21绕着与第二手柄22的铰接处转动可带动导杆13在导管10内相对卡环12滑移,从而带动第一刀片112与第二刀片113的开合。所述第一刀片112凸出到导管10的管壁外部,相应的第一刀片112也向导管10外凸出,与第二刀片113配合。所述第一刀片112的刃口与第二刀片113的刃口呈V型,剪切患部时从患部的一侧开始施力,对患部的创伤小,也更容易剪切。所述卡环12包括2个,其中一个卡环12靠近导管10的封闭端设置,另外一个靠近导管10的开放端设置。卡环12数量的设置可根据导管10长度进行适当增加,以保证导杆13的稳定滑移。所述吸引孔111为盲孔,吸引孔111内具有一定空间可容留患部进入。实施例2 请参阅图4至6,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卡环12和导杆13设于导管10的外壁上,其中卡环12焊接在导管10外壁上。该第二刀片113对应地亦设于吸引孔111外部,并与导杆13连接。另外增设截留装置40,该截留装置40设于导管10与负压吸引装置30之间,该截留装置40分别与导管10和负压吸引装置30均可通过软管连接。该截留装置40内部装有液体43,并设有第一吸气管41和第二吸气管42。该第一吸气管41 一端伸入液体43中,另一端与导管10内的管道114连通。该第二吸气管42—端设于液体43夕卜,另一端与负压吸引装置30连通。负压吸引装置30产生负压,利用水烟袋原理,使吸引孔111中剪切下来的标本通过导管10内部的管道114进入截留装置40内部的液体中,使术后标本得以保存在截留装置40中。该截留装置40设有盖口(图中未视出),打开后便可取出标本。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负压吸引装置提供负压,导管末端的吸引孔靠近患部时产生吸引力,待患部被吸引住后,通过手柄操作调节吸引孔大小,待所需要剪除组织进入吸引孔口,再次通过手柄操作剪切患部,简单方便。相较传统显微喉剪具有如下优点: 1、可通过控制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的距离来限定吸引孔大小,控制需要切除组织的体积,避免钳夹声韧带及过多黏膜组织; 2、通过调整吸引孔位置及距离,可在无创的情况下精确的定位所需要处理的黏膜或病变组织,并使其进入吸引孔,精确牵拉、剪除; 3、由于声韧带韧性较黏膜层强,吸引时更容易鉴别,并且黏膜上皮层、黏膜下层的浅层经过吸引后可拉开与声韧带的距离,可避免误剪声韧带; 4、单手即可完整修剪动作,方便在狭小的喉腔进行操作,并可以对特殊材质的标本进行剪取和留存。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微喉剪,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手柄装置和负压吸引装置,所述导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所述导管的开放端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所述手柄装置安装在导管上并靠近导管开放端设置;所述导管的封闭端设有吸引部,该吸引部设有吸引孔、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吸引孔与导管内的管道连通;所述导管上安装有卡环和导杆,所述卡环设有通孔,所述导杆一端穿过卡环的通孔与第二刀片连接,所述手柄装置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与导杆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手柄固定在导管上;所述第一手柄绕着与第二手柄的铰接处转动可带动导杆相对卡环滑移,从而带动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的开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辉王魁花
申请(专利权)人:梁永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