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文文专利>正文

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13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目前使用的喉镜一般只能直线地观察普通的病人,一旦碰到一些特殊病例,如口腔狭小、舌根巨大者,就难以形成直线,给观察病灶和切除病灶带来困难。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呈“L”形,包括相连的握手部(1)及观察治疗部(2),所述喉镜的观察治疗部(2)呈圆弧状,所述的观察治疗部(2)上还包括一带有弧形的挑起部(3)。本发明专利技术一举解决了克服现有插管困难引起的麻醉意外,满足了特殊困难病人的喉显微手术的多种需要,其将使目前的麻醉技术和喉显微技术获得巨大的技术进步,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前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
技术介绍
上世纪60年代起,治疗声带息肉等良性病变,大都采用了支撑喉镜,其在配合显微镜和摄录像使用时,能比肉眼下更清晰、精细地显示病灶和操作过程,大大提高了临床的治疗效果。但是,这种支撑喉镜的使用,也显示出明显的不足,因为其一般只能直线地观察普通的病人,一旦碰到一些特殊病例,如口腔狭小、舌根巨大、下颚较小并伴有后缩、肥胖者,就难以形成直线,给观察病灶和切除病灶带来困难,就不能完成手术操作。而这种特殊病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者增多,已经变得非常常见。另外,麻醉手术时使用的喉镜,已经使用了100多年,它可挑起舌根的部分,带有狐形,可以部分的缓解上述舌根巨大等问题,但是,限于病人咽腔狭小和医生只能直线观察的局限,这一狐形的突起部分,反而阻挡了医生视线,不能确切观察到是否已经挑起了会厌、暴露了声门,有时,凭经验向前盲送插入气管插管,有时能成,有时却不能,轻则引起声带损伤,严重情况下,会带来危险每年都有因插管困难而发生麻醉意外,导致发生植物人状态甚至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特殊的一般支撑喉镜难以观察、操作的病例和避免麻醉插管意外,提供一种新型的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为实现这一目标,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其主要解决了以下3个问题,其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支撑稳定,便于显微操作;其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在折角状态下可以明晰地、毫无困难地看清声带及其病灶;其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留有足够的可供咬切割钳运作的操作空间。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采用了如下设计来实现设想的目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设计了可以与原有的支撑架连接的支撑喉镜的柄部,因而实现了支撑稳定、便于显微镜下操作的功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设计了“L”型喉镜的带有弧形的挑起部,因而实现了在折角状态下挑起会厌和留出可供咬切割钳运作的空间,足以克服特殊病例所具有的舌根肥大等带来暴露、操作困难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在所述喉镜的弧形挑起部的一侧,倾斜地附着有一个管状结构,可适合硬管内窥镜或电子纤维镜引入,借内窥镜或纤维镜与摄录象系统相连,可具有广阔的视野和监视、教学功能;从而一举解决了折角状态下的视野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克服了现在流行使用的麻醉喉镜只能手提,不能支撑固定,不能适合显微操作,也不能有折角视野,在不少困难病例因不能看清声门而引发的医疗事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的综合功能,也克服了现在流行使用的支撑喉镜不具有狐形,不可以承托肥大的舌根,只能直线支撑,遇到舌根肥厚就撑不起来,手术就无法进行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有了可以承托硬管内窥镜、电子纤维镜的管状结构,使能获得折角的视野,一举解决了克服插管困难引起的麻醉意外,可满足特殊困难病人的喉显微手术的多种功能,将使目前的麻醉技术和喉显微技术获得巨大的技术进步,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前景。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目前使用喉镜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喉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B向示意图。图4为图2的A-A向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目前使用的喉镜在显示在舌根肥厚G部时,其普通直筒喉镜不能看见深部前方的声带D部,只能看到咽后壁H部。如图2-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呈“L”形,包括相连的握手部1及观察治疗部2,其中,所述的“L”形喉镜的观察治疗部2呈圆弧状,所述的观察治疗部2上还包括一带有弧形的挑起部3,因而实现了在折角状态下挑起会厌和留出可供咬切割钳运作的空间,足以克服特殊病例所具有的舌根肥大等带来暴露、操作困难问题。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观察治疗部2上带有弧形的挑起部3的一侧倾斜地附着有一个管状结构5,所述的管状结构5可适合硬管内窥镜或电子纤维镜引入,借内窥镜或纤维镜与摄录象系统相连,可具有广阔的视野和监视、教学功能;从而一举解决了折角状态下的视野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在所述的握手部1设计了可以与原有的支撑架连接的支撑喉镜的连接柄部4,所述的连接柄部4中空内有螺纹,可与支撑架相连接,因而实现了支撑稳定、便于显微镜下操作的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呈“L”形,包括相连的握手部(1)及观察治疗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喉镜的观察治疗部(2)呈圆弧状,所述的观察治疗部(2)上还包括一带有弧形的挑起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喉镜的观察治疗部(2)上带有弧形的挑起部(3)的一侧倾斜地附着有一个管状结构(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喉镜的握手部(1)上有可以与原有的支撑架连接的支撑喉镜的连接柄部(4),所述的连接柄部(4)中空内有螺纹,可与支撑架相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目前使用的喉镜一般只能直线地观察普通的病人,一旦碰到一些特殊病例,如口腔狭小、舌根巨大者,就难以形成直线,给观察病灶和切除病灶带来困难。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呈“L”形,包括相连的握手部(1)及观察治疗部(2),所述喉镜的观察治疗部(2)呈圆弧状,所述的观察治疗部(2)上还包括一带有弧形的挑起部(3)。本专利技术一举解决了克服现有插管困难引起的麻醉意外,满足了特殊困难病人的喉显微手术的多种需要,其将使目前的麻醉技术和喉显微技术获得巨大的技术进步,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前景。文档编号A61B1/267GK1548002SQ0311689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4日专利技术者陈文文 申请人:陈文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角可视的支撑喉镜,呈“L”形,包括相连的握手部(1)及观察治疗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喉镜的观察治疗部(2)呈圆弧状,所述的观察治疗部(2)上还包括一带有弧形的挑起部(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文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