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冠华专利>正文

一种磁吸式正反插数据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729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9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吸式正反插数据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接头、转接头、连接部分、USB接头,其中:第一接头包括第一公头和与固定于第一公头后端的绝缘底座,绝缘底座后部设有两组互为中心对称的插孔,其中一组插孔内设有与第一公头针脚相连的接触件,绝缘底座上还设有导磁金属体;转接头包括外壳、设于转接头内的电路板、设于转接头前端的绝缘固定块、固定在绝缘固定块上并与电路板相连的两组插针、设于转接头前端的磁体,两组插针互为中心对称且其引脚连接顺序相反;连接部分一端与电路板相连,其另一端与USB接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插针和插孔的结构,解决了不能正反插的问题;通过磁吸附作用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数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磁吸式正反插数据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产品标准也各不一样。以手机为例,现有手机采用的主流数据接口标准包括Micro-USB接口标准和Lightning接口标准,其中安卓等系统的手机采用Mi cro-USB接口标准,而1S系统的手机采用的是Lightning接口标准,这些手机数据接口标准各不一样,这种情况具有以下缺点:其一,不论是USB数据线还是Lightning数据线,一旦某个部位损坏后,数据线就必须全部更换,增加了用户的消费成本,更不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其二,部分接口如Micro-USB接口有正、反面区别,当人们使用时必须先看清楚Micro-USB公头的正、反面,这样给用户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正没有对准、反面而直接插入手机接口时,容易损坏手机接口,进而影响手机正常使用。其三,现有的数据线插入手机接口时,需要先将手机固定住才能插入,因而必须使用两只手一起协同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磁吸式正反插数据线连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吸式正反插数据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接头、转接头、连接部分、USB接头,其中: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公头和与固定于第一公头后端的绝缘底座,所述第一公头用于插在设备的数据接口上,所述绝缘底座的后部设有两组插孔,所述两组插孔以绝缘底座的中心为对称点互为中心对称分布,其中一组插孔的内部设有与第一公头的针脚相连的接触件,所述绝缘底座上还设有导磁金属体;所述转接头包括外壳、电路板、绝缘固定块、插针、磁体,其中所述电路板设于转接头内部,所述绝缘固定块设于转接头的内部并靠近转接头的前端,所述插针固定在绝缘固定块内部,所述插针的后端与电路板相连,所述插针的前端伸出至绝缘固定块外部,所述插针与插孔相对应地也设为两组,两组插针互为中心对称且两组插针的引脚连接顺序相反,所述磁体设于转接头的前端;所述连接部分一端与电路板相连,其另一端与USB接头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分为数据传输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公头为Micro-USB公头,所述每一组插孔和每一组插针均为五个。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公头为Lightning公头,所述每一组插孔和每一组插针均为八个。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分包括与转接头一体相连并设于转接头后端的接口母座、第二公头、数据传输线,所述接口母座内设有与电路板相连的接触片,所述第二公头的后端通过数据传输线与USB接头相连,所述第二公头的前端通过母座与电路板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公头和第二公头均为Mi cro-USB公头,所述接口母座为Mi cro-USB母座,所述每一组插孔和每一组插针均为五个。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公头和第二公头均为Lightning公头,所述接口母座为Lightning母座,所述每一组插孔和每一组插针均为八个。进一步地,所述导磁金属体设于绝缘底座的外圈,所述磁体设于绝缘固定块的外圈。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底座相对导磁金属体为外凸,所述绝缘固定块相对磁体为内凹,以使得第一接头和转接头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的外壳上还设有与电路板相连的LED指示灯。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接头上设置插孔,并在插孔内设有接触件,在转接头上设置与电路板相连的插针,同时在第一接头的后端设置导磁金属体,在转接头的前端设置磁体,通过导磁金属体和磁体之间的磁性吸附作用,使得第一接头和转接头相连并使得插针插入插孔形成电路通路,进而实现数据传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本技术通过所述第一接头、转接头的分离式结构,当其中一个部位损坏时,不必更换全部连接部件,因而为用户节约了开支;②本技术所述第一接头体积小巧,可供插在手机接口上以随身携带,还具有防灰尘进入接口造成堵塞的功能,当需要数据传输或充电时,将转接头前端靠近第一接头,即可在磁性吸附作用下连接到第一接头的后端以形成通路,操作十分简单、方便;③本技术通过两组插针和插孔的结构,使得所述第一接头和转接头之间的连接不用区分正面和反面,因而即时在光线不足的地方也可以随意插入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正反插的问题;④本技术所述转接头与USB接头之间可为一体式连接,也可使用分离式连接,当采用分离式连接结构时,所述第二公头、数据传输线、USB接头即为现有数据线,因而用户只需添置转接头和第一接头即可实现,节约了用户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转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转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所述第一接头的立体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所述转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所述转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实施例四所述第一接头的立体视图。其中:丨-第一接头,11-第一公头,12-绝缘底座,13-插孔,14-接触件,15-导磁金属体,2-转接头,21-外壳,22-电路板,23-绝缘固定块,24-插针,25-磁体,26-LED指示灯,3-数据传输线,31-第二公头,32-接口母座,33-接触片,4-USB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第一接头1、转接头2、数据传输线3、USB接头4,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接头1包括第一公头11和与固定于第一公头11后端的绝缘底座12,所述第一公头11用于插在设备的数据接口上,所述绝缘底座12的后部设有两组插孔13,所述两组插孔13以绝缘底座12的中心为对称点互为中心对称分布,其中一组插孔13的内部设有与第一公头11的针脚(未在附图中示出)相连的接触件14,所述绝缘底座12上还设有导磁金属体15;如图2所示,所述转接头2包括外壳21、电路板22、绝缘固定块23、插针24、磁体25,其中所述电路板22设于转接头2的内部,所述绝缘固定块23设于转接头2的内部并靠近转接头2的前端,所述插针24固定在绝缘固定块23内部,所述插针24的后端与电路板22相连,所述插针24的前端伸出至绝缘固定块23外部,所述插针24与插孔13相对应地也设为两组,两组插针24互为中心对称且两组插针24的引脚连接顺序相反,所述磁体25设于转接头2的前端;所述数据传输线3—端与电路板22相连,其另一端与USB接头4相连;所述第一公头11为Micro-USB公头,所述每一组插孔13和每一组插针24均为五个;所述导磁金属体15设于绝缘底座12的外圈,所述磁体25设于绝缘固定块23的外圈;所述绝缘底座12相对导磁金属体15为外凸,所述绝缘固定块23相对磁体25为内凹,以使得第一接头1和转接头2相配合;所述转接头2的外壳21上还设有与电路板22相连的LED指示灯26。本实施例用于采用Micro-USB接口标准的手机等设备,其中第一接头1插在设备的数据接口上,需要传输数据或充电时,将USB接头4与其他设备相连,再将转接头2靠近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吸式正反插数据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头(1)、转接头(2)、连接部分、USB接头(4),其中:所述第一接头(1)包括第一公头(11)和与固定于第一公头(11)后端的绝缘底座(12),所述第一公头(11)用于插在设备的数据接口上,所述绝缘底座(12)的后部设有两组插孔(13),所述两组插孔(13)以绝缘底座(12)的中心为对称点互为中心对称分布,其中一组插孔(13)的内部设有与第一公头(11)的针脚相连的接触件(14),所述绝缘底座(12)上还设有导磁金属体(15);所述转接头(2)包括外壳(21)、电路板(22)、绝缘固定块(23)、插针(24)、磁体(25),其中所述电路板(22)设于转接头(2)内部,所述绝缘固定块(23)设于转接头(2)的内部并靠近转接头(2)的前端,所述插针(24)固定在绝缘固定块(23)内部,所述插针(24)的后端与电路板(22)相连,所述插针(24)的前端伸出至绝缘固定块(23)外部,所述插针(24)与插孔(13)相对应地也设为两组,两组插针(24)互为中心对称且两组插针(24)的引脚连接顺序相反,所述磁体(25)设于转接头(2)的前端;所述连接部分一端与电路板(22)相连,其另一端与USB接头(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冠华石雄
申请(专利权)人:张冠华石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