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841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目前由多颗电芯组组成的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通常是将这些电芯组用带捆成一体,然后放入电池外壳内,但电池内电芯组的散热情况差,电芯组的定位效果也差;相邻的电芯组也有可能发生短路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由底板、顶板和左右侧板构成的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通过架体内的多个隔板隔成多个电芯组容纳槽,所述电芯组容纳槽的前、后端部均开口;电芯组容纳槽的后端部形成至少一个定位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正负极短路的风险;可使安装在架体上的电芯组的定位和散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用锂离子电池,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汽车的锂离子启动电池,此类电池要求启动电流很大,一般在150A到1500A,产生的瞬时功率也很大,一般在2KW到50KW。现有市场上的一种锂离子启动电池由1-4颗大容量(20-30Ah)的电芯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大电流放电能力,能满足较大的启动电流,但大容量电芯体较厚,目前密封包裹大容量电芯体的加工工艺不成熟,加工难度大,合格率低,加工成本高;此外,如损坏其中的一颗电芯体就无法再继续使用,且大容量的电芯体发生爆炸的几率大,安全性差。为此,也有的锂离子启动电池的电芯组(相当于单颗大容量电芯体)是由多颗小容量(一般容量在10Ah及以下)电芯体组成,其容量小,安全性高;厚度薄,加工工艺成熟,加工方便,加工成本低,即使其中的一颗电芯体被损坏也基本不影响启动电池的使用,仍可继续使用;但这种锂离子启动电池一般由4、6或8颗电芯组组成,通常是将这些电芯组用带捆成一体,然后放入电池外壳内,并用几根定位条或几块定位块卡在电芯组与电池外壳内壁之间,使电芯组定位,但电池内电芯组的散热情况差,电芯组的定位效果也差;此外,相邻的电芯组也有可能发生短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其用于电芯组的安装和定位,利于电芯组的散热,避免相邻电芯组发生的短路现象。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包括由底板、顶板和左右侧板构成的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通过架体内的多个隔板隔成多个电芯组容纳槽,所述电芯组容纳槽的前、后端部均开口 ;电芯组容纳槽的后端部形成至少一个定位挡件。本技术架体的前侧部不安装侧板,是为了方便电芯组的安装;架体的后侧部不安装侧板,是为了电芯组的散热。使用时,将电芯组从架体的前侧部(即电芯组容纳槽的前端部)装入,往后推入电芯组容纳槽内直至电芯组被定位挡件阻挡,一个电芯组容纳槽安装一个电芯组,电芯组容纳槽的大小根据电芯组的大小来制作。本技术特别适用于安装一端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的电芯组(现有绝大多数电芯组的正、负极位于同一端或同一侧)。使用时,方便将相邻两个电芯组的同一侧电极(即一个电芯组的正极与另一个电芯组的负极在同一侧)用一块电极导电片串联,降低了正负极短路的风险。进一步,所述的定位挡件为挡块或挡条,根据具体的位置来选择。进一步,所述的定位挡件位于电芯组容纳槽后端部的上槽边处或下槽边处。在不影响电芯组散热的情况下,对电芯组推入电芯组容纳槽内的位置进行定位。进一步,所述电芯组容纳槽的前、后端部槽边设有用于放置电极导电片的定位缺口或凹槽,使电极导电片被定位且电极导电片的外端面不突出于架体。通过电极导电片使电芯组的前、后移动得到限制。进一步,所述架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其与电池盖热封固定的筋条或支撑柱,使架体与电池盖热封成一整体。进一步,所述架体的底部设有多条凸筋,利于电芯组的散热。进一步,所述架体的侧板上开有多个散热孔,利于电芯组的散热。进一步,所述架体的顶部设有把手,方便使用机械手臂进行装配和搬运。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特别适用于安装一端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的电芯组,可以方便地将相邻两个电芯组的同一侧电极用一块导电片串联,降低了正负极短路的风险;可使安装在架体内的电芯组的定位和散热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正面视图,图2为后面视图)。图3-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正面视图,图4为后面视图)。图中,1-架体,2-隔板,3-电芯组容纳槽,4-定位挡件,5-定位缺口,6_凹槽,7_支撑柱,8-凸筋,9-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的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架体1由底板、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所述的架体1通过架体内的多个隔板2隔成4个电芯组容纳槽3,电芯组容纳槽3的前、后端部均开口 ;电芯组容纳槽3的后端部形成多个定位挡件4。电芯组容纳槽3后端部的上槽边处或下槽边处设有挡块或挡条。电芯组容纳槽3的前、后端部槽边设有用于放置电极导电片的定位缺口 5或凹槽6。架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其与电池盖热封固定的筋条或支撑柱7。所述架体1的底部设有多条凸筋8,两个侧板上开有多个散热孔,顶部设有把手9。实施例2如图3-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架体1通过架体内的多个隔板2隔成8个电芯组容纳槽3,可以安装8个电芯组。以上仅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包括由底板、顶板和左右侧板构成的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1)通过架体内的多个隔板(2)隔成多个电芯组容纳槽(3),所述电芯组容纳槽(3)的前、后端部均开口 ;电芯组容纳槽(3)的后端部形成至少一个定位挡件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挡件(4)为挡块或挡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挡件(4)位于电芯组容纳槽(3)后端部的上槽边处或下槽边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容纳槽(3)的前、后端部槽边设有用于放置电极导电片的定位缺口(5)或凹槽(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其与电池盖热封固定的筋条或支撑柱(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⑴的底部设有多条凸筋(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侧板上开有多个散热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⑴的顶部设有把手(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目前由多颗电芯组组成的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通常是将这些电芯组用带捆成一体,然后放入电池外壳内,但电池内电芯组的散热情况差,电芯组的定位效果也差;相邻的电芯组也有可能发生短路现象。本技术包括由底板、顶板和左右侧板构成的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通过架体内的多个隔板隔成多个电芯组容纳槽,所述电芯组容纳槽的前、后端部均开口;电芯组容纳槽的后端部形成至少一个定位挡件。本技术降低了正负极短路的风险;可使安装在架体上的电芯组的定位和散热效果好。【IPC分类】H01M2/20, H01M2/10【公开号】CN205069723【申请号】CN201520896315【专利技术人】丁希罕, 欧阳坤传, 林鹏程, 金明钢, 任旭东, 吴光渔 【申请人】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2日【申请日】2015年11月1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安装支架,包括由底板、顶板和左右侧板构成的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1)通过架体内的多个隔板(2)隔成多个电芯组容纳槽(3),所述电芯组容纳槽(3)的前、后端部均开口;电芯组容纳槽(3)的后端部形成至少一个定位挡件(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希罕欧阳坤传林鹏程金明钢任旭东吴光渔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