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文林专利>正文

一种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7751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包括冲洗管、夹闭装置、圆形孔、负压管、负压引流球、密封圈、引流接头、引流管、积液袋、排液口和排气口;所述冲洗管和负压管上均设有夹闭装置;所述冲洗管的末端与负压管的顶端设置圆形孔;所述负压管的一端连接在负压引流球的底端;所述引流接头和引流管紧固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积液袋上。该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可以用冲洗装置进行病灶清理,然后在冲洗间隔应用负压引流装置持续负压吸引病灶的分泌物,起到跟冲洗目的一致的清洁病灶的作用。使临床治疗达到持续性,促进疾病转归,减少临床治疗时间;当实施引流时,负压引流冲洗装置为全封闭系统,有效减少杂质细菌,降低感染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应用
,尤其是一种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负压引流是一项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主要应用于手术后伤口创面渗出物的引流。在颌面部重度间隙感染形成脓腔时,临床上常规会进行脓肿切开(有时会多处切开)。以往是切开后放置冲洗管,每天消毒液冲洗,一般冲洗1-2次每天。后我们发现在脓腔冲洗的间隔,应用负压引流装置会在冲洗间隔持续负压吸引脓腔的分泌物,起到跟冲洗目的一致的清洁脓腔的作用。因此我们设想在冲洗管的基础上,在伤口区放置负压引流装置;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法。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现有技术在治疗颌面重度间隙感染时,仅仅使用冲洗管冲洗治疗(每天2次),临床上发现当天冲洗后的已经较为清洁的病灶在第二天冲洗时又有非常多的分泌物。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持续进行病灶清洁的弊端,我们在放置冲洗管的基础上增加了负压引流装置,在冲洗病灶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包括冲洗管(1)、夹闭装置(2)、圆形孔(3)、负压管(4)、负压引流球(5)、密封圈(6)、引流接头(7)、引流管(8)、积液袋(9)、排液口(10)和排气口(11);其特征是:所述冲洗管(1)和负压管(4)上均设有夹闭装置(2);所述冲洗管(1)的末端与负压管(4)的顶端设置圆形孔(3);所述负压管(4)的一端连接在负压引流球(5)的底端,负压管(4)和负压引流球(5)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6);所述负压引流球(5)的上端设有引流接头(7);所述引流接头(7)和引流管(8)紧固连接,引流管(8)的另一端连接在积液袋(9)上;所述积液袋(9)的底部设置排气口(11)和排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引流冲洗装置,包括冲洗管(1)、夹闭装置(2)、圆形孔(3)、负压管(4)、负压引流球(5)、密封圈(6)、引流接头(7)、引流管(8)、积液袋(9)、排液口(10)和排气口(11);其特征是:所述冲洗管(1)和负压管(4)上均设有夹闭装置(2);所述冲洗管(1)的末端与负压管(4)的顶端设置圆形孔(3);所述负压管(4)的一端连接在负压引流球(5)的底端,负压管(4)和负压引流球(5)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6);所述负压引流球(5)的上端设有引流接头(7);所述引流接头(7)和引流管(8)紧固连接,引流管(8)的另一端连接在积液袋(9)上;所述积液袋(9)的底部设置排气口(11)和排液口(10)。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文林黄昕许尧祥
申请(专利权)人:肖文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