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张力电缆卷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38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恒张力电缆卷筒,它有一个恒张力输出的蜗轮蜗杆减速机,减速机的主轴是空心的,其特征是通过轴瓦在空心的主轴内部再安装一个空心轴(17),空心轴(17)的一端固定在减速机的端盖上,另一端伸进卷筒内部;集电器的滑环(11)安装在空心轴(17)上,相对应的碳刷(12)则固定在卷筒(10)内壁上;电源线一端连在滑环(11)上并从空心轴中通过,另一端接于移动设备本体的输入电源接头上;外来电源通过电缆一碳刷-滑环-电源线,输送给移动设备本体上的用电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缆或电线的架空安装调节和保持机械张力恒定的装置的
就申请人所知,目前在轨道上行走的电动设备的电缆,有的拖拽于地,有的悬挂在空中,容易被其它物件碰伤或砸断,或因反复拖擦而磨损,很不安全,使用寿命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有扭力弹簧卷筒,堵转电机电缆卷筒,液力电耦合式电缆卷筒,但这些电缆卷筒都不能理想地解决设备运动和电缆收放的同步,电缆张力的合适等关键问题。例如,扭力弹簧卷筒,当电缆释放过长时,因弹簧扭力有限,使电缆张力不够而下垂拖地;当释放的电缆过短时,就会形成过大的张力,对电线不利。堵转电机电缆卷筒中,电缆一直承受着很大的拉力,时有断缆现象发生,断电时不能自锁,引起乱缆;增加刹车装置,又使构造复杂,成本增大。液力耦合式电缆卷筒,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停转时无扭矩。专利号为932463878的恒张力电缆卷筒,利用摩擦片原理,克服了上述电缆卷筒的不足,使电缆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张紧状态下,既不会过松,使电缆下垂拖地,也不会过紧,使电缆承受过大张力。但该恒张力电缆卷筒的集电器是安装在其尾部的,增加了卷筒设备的尺寸,限制其在安装空间受限制的设备上使用。例如钢铁厂、机械厂的电动平车。本技术的目的是对专利号932463878恒张力电缆卷筒实行改进,将原来安装在其尾部的集电器碳刷和集电器滑环改为安装在卷筒内部,这样就能缩小其外形体积,使之适应更多的工作场合。本技术是这样设计的恒张力电缆卷筒,它有一个恒张力输出的蜗轮蜗杆减速机,减速机的主轴是空心的,其特征是通过轴瓦在空心的主轴内部再安装一个空心轴17,空心轴17的一端固定在减速机的端盖上,另一端伸进卷筒内部;集电器的滑环11安装在空心轴17上,相对应的碳刷12则固定在卷筒10的内壁上;电源线的一端连在滑环11上并从空心轴中通过;另一端接于移动设备本体的输入电源接头上;外来电源通过电缆-碳刷-滑环-电源线,输送给移动设备本体上的用电器。本技术中的蜗轮蜗杆减速机,其蜗转不是通常那样固定于输出轴上直接驱动,而是与输出轴间采用有一定间隙的动配合。通过弹簧-压盘组-蜗轮之间摩擦力,再将驱动力矩传递给输出轴。通过调节弹簧压紧程度来控制摩擦力的大小,使输出力矩适合于缆的适度张紧。而当外界突然干扰(例如外来物挂扯住电缆)造成电缆张力过大时,摩擦轴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不致于强力拉断电缆。卷取电缆时,由电机驱动蜗杆蜗轮,通过摩擦力传递一个恒定力矩,驱动卷筒均匀地卷取电缆。释放电缆时,移动设备本身行走拉动电缆,此时电机不工作,蜗杆蜗轮的自锁作用使摩擦力成为制动力矩,电缆受到一个恒定的张力而放开。所以是长是短,电缆都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张紧状态下,既不会下垂拖动,也不会崩得过紧。卷筒与移动设备本体的同走自动调整,没有必要增加复杂的制动装置。在本技术中,上述输出轴是制成空心的,内部再安装一空心轴。空心轴一端固定在减速机箱体的端盖上使其不能作旋转与其他相对运动。另一端伸进卷筒内部,其上装有集电器滑环12,电源线一端连在滑环上并从空心轴中通过,另一端接于移动设备本体输入电源接头上。集电器的碳刷13固定在卷筒内壁上。外来电源通过电缆-碳刷-滑环-电源线,输送给移动设备本体上的用电器。集电器不另占用空间,使本技术的体积大为减小,方便用于安装空间有限的移动设备上。而且,集电器受卷筒保护,更加安装可靠。本技术的优点是利用摩擦片原理制造的恒张力蜗轮蜗杆减速机,输出恒定力矩,使电线在收放中处于一种合适的张紧状态,不需附加其它装置,保持电动设备本体的运动与电缆收放同步。将集电器内置于卷筒内部,既保护了集电器免于工作环境恶劣带来的损害,又使其紧凑体积小,可用于更为广泛的范围,安全可靠。下面对照附图,举一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恒张力电线卷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1、输入端法兰2、轴承3、调节螺母4、右压盘5、蜗杆6、蜗轮7、锥形盘8、输出端盖9、主轴10、卷筒11、集电器滑环12、集电器碳刷13、法兰14、箱体15、左压盘16、弹簧17、空心轴18、轴瓦19、圆螺母20、电源线21、轴套22、长平键对照附图,在减速机箱体14上,通过输出端盖8、输入端法兰1和轴承2安装有空心的主轴9,其左端伸出箱体14的部分用法兰13和卷筒10连接起来。主轴9在箱体14内的部分,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锥形盘7、轴套21、左压盘15、弹簧17、右压盘4、调节螺母3。除调节螺母3外,它们都是通过长平键22与主轴9联接,与主轴9同时旋转,且左、右压盘沿长平键可在一定范围内作轴向移动。蜗轮6与安装在箱体4上的蜗杆5相啮合。蜗轮6的孔与主轴9上轴套之间是动配合。蜗轮6可绕轴作自由旋转。它卡在锥形盘7和左压盘15之间。左侧锥形盘7限定了蜗轮6在主轴9上的轴向位置,保证其与蜗杆5的啮合特性。可以通过调整调节螺母3来控制弹簧16的压紧程度,使锥形盘7、蜗轮6、右压盘15之间摩擦力保持一个适当的值。当移动设备开始运动,需要卷收电缆时,电机驱动蜗杆蜗轮减速,传递力矩。由于蜗轮6与主轴9之间有轴套20的隔离,它不能直接驱动主轴9旋转,而是通过摩擦力使紧压在其左右两侧的锥形盘7、左压盘15旋转,驱动主轴9,进一步带动法兰13和卷筒10旋转,卷收电线。如果发现电缆过分松驰,打开减速机盖,旋紧调节螺母3,使弹簧16压紧、锥形盘7、蜗轮6、左压盘15之间摩擦力增大,减速机输出力矩增大,增加了电缆的张紧程度。反之,松驰弹簧16的压紧力,减速机输出力矩减少,电缆适当松驰。调速好后,电缆卷收自如,张紧程度始终保护在合适状态。释放电缆时,电机不工作,移动设备本身行走的拉力拉动电缆展开,卷筒10反转、带动主轴9及锥形盘7、左压盘15反转。但由于电机不工作,蜗杆5、蜗轮6之间的自锁作用使蜗轮6不能随着转动。在锥形盘7、蜗轮6、左压盘15之间的摩擦力阻止此时的反向旋转,成为制动力矩,电缆受到一个恒定的张力,保持合适的松紧程度而逐步释放。无论是卷收或释放电缆,当外界的突然干扰使电缆承受的张力过大时,锥形盘7、蜗轮6、左压盘15之间发生打滑,使卷筒迅速反转、释放电缆,避免电缆因承受过大张力而损环。内置集电器的结构是这样的空心轴17通过轴瓦18,安装在空心的主轴9的内部,轴瓦18的内孔与空心轴17之间是动配合,二者之间可以相对旋转。空心轴17的右端用圆螺母19固定在减速机输入端法兰上,使其相对箱体14固定,不作任何运动。空心轴17的右端,伸入卷筒10的内部,头部装有集电器的滑环11,集电器的碳刷12则装在卷筒10的内壁的法兰13之上。电缆的引入线分别接入碳刷12上(图中只标出一相碳刷)。而移动设备本体的电源线20,一端分别接在集电器滑环11上,通过空心轴17中心,从其右端引出。接在移动设备本体电源输入接线柱上,向移动设备供电。当卷筒10旋转时,固定于卷筒内壁的碳刷12随着旋转,它是紧靠着相应的固定不动的滑环11作的旋转。电源就这样从外部-电缆-集电器碳刷-集电器滑环-电源线向移动设备供电。集电器内置,使本技术体积大为减少,并使集电器得到良好的保护,保证了本技术的安全可靠,广泛地适应各种场合使用。权利要求1.恒张力电缆卷筒,它有一个恒张力输出的蜗轮蜗杆减速机,减速机的主轴是空心的,其特征是通过轴瓦在空心的主轴内部再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华葆
申请(专利权)人:马钢法兰环件制造联合公司配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