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进泳专利>正文

卷布机防回卷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28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布机,防回卷改进结构。该防回卷结构配合一卷布杆设置,包括与卷布杆对应设置的支杆组、对应导布杆设置且与支杆组中第一支杆连接的抵掣单元、叠设在抵掣单元的调整部内的抵掣片、以用将抵掣单元与抵掣片固定在一起的固定单元;抵掣片中的导引部的尾部突出调整部中的自由部设置、导布杆接近导引部设置,因此导引部可以使通过导布杆的布料进行与导布杆的分离、从而破坏布料与卷布机内预定杆体的黏着状态,使布料恢复平整,避免布料不平整造成的卷布瑕疵;也可以使卷布前达成最大展布状态,以避免布料边缘内折而产生卷绕不均与布边损耗。(*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卷布机,特别是指一种可以使布料通过卷布杆时破坏黏着状态的卷布机防回卷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常用卷布机的立体结构及防回卷结构的立体侧视剖面示意图。常用卷布机9是提供编织布料91的成品裁剪与卷收,将上述布料91透过卷布杆96转动而卷收在此一卷布杆96上,上述布料91在卷收前,尚有针对上述布料91实施的整布机构,叙述如下常用卷布机9包括有相对设置的两侧板92,上述侧板92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对相对设置的支撑手臂94、95,前述支撑手臂94、95分别与一第一支杆941与一第二支杆951互相枢接,而位在两侧板92间,且使两支撑手臂94、95互呈活动状态,前述支撑手臂94、95一端分别连接有一裁布装置942、952(如刀具)。而所述两侧板92间更具有锁固在此两侧板92上的二导布杆97以及一传动杆98,上述传动杆98贴靠在上述导布杆97其中之一,且上述传动杆98更以一传动带99与上述卷布杆96相连接,因此当上述布料91通过二导布杆97时,同时会使卷布杆96转动而进行卷收,然而,整布机制因仅利用上述导布杆97故仅能达成局部性的整布作用,但仍难控制整布的均一性,其原因有二,一是对来料时的进布方向没有提供整布机制而无法确保进布时布料91的平整与顺畅,二是卷布机上的所有杆体端处设置的胶轮均为塑料材料制成,布料91到最后卷收的过程均利用上述杆体传送,胶轮与布料91间容易产生静电,而发生黏布的困扰,黏布情况严重时,会使导布杆97无法让上述布料91与杆体分离或上述布料91卷收时发生折边或卷布瑕疵或停机。虽然上述裁布装置942、952有利将布料91自上述导布杆97分离,但上述裁布装置942、952需相当贴靠上述导布杆97方具有分离布料91与上述导布杆97的效果,相对会造成上述裁布装置942、952刮坏上述导布杆97的缺失,因此如何去解决所述问题,一直是业者所急迫有待寻求解决的方案以及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卷布机防回卷改进结构,是在卷布机上设置有至少一抵掣单元,可以使卷布时避免布料不平整造成的卷布瑕疵。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卷布机防回卷改进结构,可以使卷布前达成最大展布状态,可以避免布料边缘内折而产生卷绕不均与布边损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卷布机防回卷改进结构,其中卷布机上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板、以及连接上述两侧板的防回卷结构。上述防回卷结构至少包括有至少一抵掣单元,相对应上述导布杆设置,上述抵掣单元包括有一调整部,上述调整部具有一L型本体、从上述L型本体的垂直端头延伸且与前述第一支杆相连接的一固定部、从上述L型本体的水平端头延伸且邻靠上述导布杆的一自由部、以及穿设此一L型本体的至少一第一固定孔;一抵掣片,上述抵掣片包括一水平部、接设在此一水平部一端的直立部、接设在此一水平部另一端且呈倾斜的导引部、以及穿设在前述水平部且与前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至少一第二固定孔,上述抵掣片叠设在前述调整部内、且尾部突出前述调整部;至少一固定单元,依序穿设前述第一与第二固定孔,前述调整部与前述抵掣片通过上述固定单元互相连接固定。其中,前述抵掣片的导引部尾部突出前述调整部的自由部设置,上述导布杆接近前述导引部设置,而前述导引部可以使通过前述导布杆的一布料进行与前述导布杆相分离。这样,利用本技术,可以利用尾部来破坏布料与卷布机内一预定杆体的黏着状态,而使布料恢复平整,避免布料不平整造成的卷布瑕疵;也可以使卷布前达成最大展布状态,可以避免布料边缘内折而产生卷绕不均与布边损耗。至于本技术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照附图所作的说明就可以得到完全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常用卷布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常用卷布机防回卷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常用卷布机防回卷结构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卷布机的较佳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卷布机防回卷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卷布机防回卷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卷布机立体结构及卷布机防回卷结构的立体结构及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卷布机包括有相对设置的两侧板1、设置在上述两侧板1间上方的一展布机构2、以及分别连接上述两侧板11的一防回卷结构3。所述展布机构2包括有设置在上述两侧板1中间上方,且可以提供将一布料4进行展开后,可以避免布料4边缘内折而产生卷绕不均与布边损耗,再使上述布料4进入所述防回卷结构3中。所述防回卷结构3配合一卷布杆5设置,所述防回卷结构3包括有以一预定排列且与上述卷布杆5相对应设置的支杆组30以及至少一抵掣单元34,上述支杆组30包括有至少一导布杆32、一第一支杆331、一第二支杆332以及一传动杆31,此一传动杆31与上述导布杆32比邻而设,而上述第一与第二支杆331、332设在上述导布杆32上方适当位置处。前述抵掣单元34包括一调整部341、设在此一调整部341上的抵掣片342、以及固定此一抵掣片342以及上述调整部341的至少两固定单元343。其中上述抵掣片342叠设在上述调整部341内且尾部倾斜突出上述调整部341,上述两固定单元343靠近上述抵掣片342内侧设置,因此上述尾部可以破坏上述布料4与卷布机内一预定杆体间的黏着状态而使布料恢复平整。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单元343较佳者为螺丝。现更详述上述防回卷结构3如下,上述调整部341约略呈L型并以一端枢接到其中之一侧板1上,上述调整部341包括有一L型本体3411、接设在此一L型本体3411上,且固定上述第一支杆331的一端的固定部3412、接设在上述L型本体3411的另一端且接近上述导布杆32设置的自由部3413、以及穿设在上述L型本体3411的至少两第一固定孔3414。上述抵掣片342包括有一水平部3421、接设在上述水平部3421一端的直立部3422、接设在上述水平部3421另一端且呈倾斜的导引部3423、以及穿设在上述水平部3421且对应上述两第一固定孔3414的至少两第二固定孔3424。上述两固定单元343依序穿设上述第一与第二固定孔3414与3424,因此可以将上述调整部341与上述抵掣片342相连接固定。上述导引部3423以尾部接近上述导布杆32,使上述传动杆31接近设置在上述直立部3422与上述水平部3421间的容纳空间中。上述导引部3423与上述调整部341呈预定角度设置;上述抵掣片342的导引部3423尾部突出上述调整部341的自由部3413设置,因此上述导引部3423可以破坏布料4与上述导布杆32间的黏着状态而使布料恢复平整,可以在卷布时避免布料不平整造成的卷布瑕疵。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与第二固定孔3414与3424为对应螺丝的固定单元343而呈螺孔状,故用螺锁方式固定上述抵掣片342与上述调整部341。此外,上述两第二固定孔的至少一孔接近上述直立部3422设置,使上述抵掣片342更加稳固,不至于因为机台使用中产生的震动或刮抵布料产生松动或脱落。而以上所述者,仅是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布机防回卷改进结构,配合一卷布杆设置,所述防回卷改进结构包括有:    支杆组,包括有以一预定排列顺序设置的至少一导布杆、一第一支杆、一第二支杆以及一传动杆,上述支杆组与上述卷布杆相对应设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卷改进结构还包括有:    至少一抵掣单元,相对应上述导布杆设置,上述抵掣单元包括有:    一调整部,上述调整部具有一L型本体、从上述L型本体的垂直端头延伸且与前述第一支杆相连接的一固定部、从上述L型本体的水平端头延伸且邻靠上述导布杆的一自由部、以及穿设此一L型本体的至少一第一固定孔;    一抵掣片,上述抵掣片包括一水平部、接设在此一水平部一端的直立部、接设在此一水平部另一端且呈倾斜的导引部、以及穿设在前述水平部且与前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至少一第二固定孔,上述抵掣片叠设在前述调整部内、且尾部突出前述调整部;    至少一固定单元,依序穿设前述第一与第二固定孔,前述调整部与前述抵掣片通过上述固定单元互相连接固定;    其中,前述抵掣片的导引部尾部突出前述调整部的自由部设置,上述导布杆接近前述导引部设置,而前述导引部可以使通过前述导布杆的一布料进行与前述导布杆相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进泳
申请(专利权)人:林进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