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包括若干个通风消音通道(4)、穿线孔(7)和一个报警灯(5),其中:还包括外房层(3)和内房层(1),所述的外房层(3)采用复合吸音材料制成,所述的内房层(1)采用复合隔音材料制成;所述外房层(3)的侧壁上设有外门(6);所述内房层(1)的侧壁上设有内门(9);所述的外房层(3)和内房层(1)之间设有空气层(2),所述的通风消音通道(4)依次穿过外房层(3)、空气层(2)和内房层(1)与内房层(1)的内腔(12)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房中房结构,从而提高了隔音效果,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隔音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噪声污染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还深深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时候,会使具有相同振动系数的物体产生共振,这种共振现象削弱了物体对声波的阻隔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声波传播推波助澜的强化效果。互相紧密相邻的两个具有不同振动系数的物体,在同一频率声波振动下会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现有的隔音设备一般采用隔音板拼接而成的小房间,隔音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隔音效果好的一种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包括若干个通风消音通道4、穿线孔7和一个报警灯5,其中:还包括外房层3和内房层1,所述的外房层3采用复合吸音材料制成,所述的内房层1采用复合隔音材料制成;所述外房层3的侧壁上设有外门6 ;所述内房层1的侧壁上设有内门9 ;所述的外房层3和内房层1之间设有空气层2,所述的通风消音通道4依次穿过外房层3、空气层2和内房层1与内房层1的内腔12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的通风消音通道4位于内房层1的顶部。进一步,所述的外门6和内门9的尺寸相同,且安装在外房层3和内房层1相对应的位置。进一步,所述的外房层3的底部装有若干个减振弹簧8。进一步,所述的外门6与外房层3的间隙之间设有磁性密封条11。进一步,所述的内门9与内房层1的间隙之间设有磁性密封条11。进一步,所述外门6的下方位置设有折叠滑坡10,所述折叠滑坡10的一端与外房层3底部相连。进一步,所述外房层3厚度为lOOmn1进一步,所述内房层1厚度为100mm。进一步,所述空气层2厚度为lOOmrn。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推广;2、使用灵活、方便、寿命长;3、本技术可靠性高,强度好,减振隔音效果佳;4、本技术采用房中房结构,从而提高了隔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包括两个通风消音通道4、一个穿线孔7和一个报警灯5,其中:还包括外房层3和内房层1,所述的外房层3采用复合吸音材料制成,所述的内房层1采用复合隔音材料制成;所述外房层3的侧壁上设有外门6 ;所述内房层1的侧壁上设有内门9 ;所述的外房层3和内房层1之间设有空气层2,所述的通风消音通道4依次穿过外房层3、空气层2和内房层1与内房层1的内腔12相连接。优选,所述的通风消音通道4位于内房层1的顶部。优选,所述的外门6和内门9的尺寸相同,且安装在外房层3和内房层1相对应的位置。优选,所述的外房层3的底部装有若干个减振弹簧8。优选,所述的外门6与外房层3的间隙之间设有磁性密封条11。优选,所述的内门9与内房层1的间隙之间设有磁性密封条11。优选,所述外门6的下方位置设有折叠滑坡10,所述折叠滑坡10的一端与外房层3底部相连。优选,所述外房层3厚度为lOOmrn。优选,所述内房层1厚度为100mm。优选,所述空气层2厚度为lOOmrn。其中,工作人员进出时外门6向外开,内门9向内开。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包括若干个通风消音通道(4)、穿线孔(7)和一个报警灯(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房层(3)和内房层(1),所述的外房层(3)采用复合吸音材料制成,所述的内房层(1)采用复合隔音材料制成;所述外房层(3)的侧壁上设有外门(6);所述内房层⑴的侧壁上设有内门(9);所述的外房层(3)和内房层⑴之间设有空气层(2),所述的通风消音通道(4)依次穿过外房层(3)、空气层(2)和内房层(1)与内房层(1)的内腔(1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消音通道(4)位于内房层(1)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门(6)和内门(9)的尺寸相同,且安装在外房层(3)和内房层(1)相对应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房层(3)的底部装有若干个减振弹簧(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门(6)与外房层(3)的间隙之间设有磁性密封条(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门(9)与内房层(1)的间隙之间设有磁性密封条(11)。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6)的下方位置设有折叠滑坡(10),所述折叠滑坡(10)的一端与外房层(3)底部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房层(3)厚度为100mmo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房层(1)厚度为100mmo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层(2)厚度为100mmo【专利摘要】技术涉及一种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包括若干个通风消音通道(4)、穿线孔(7)和一个报警灯(5),其中:还包括外房层(3)和内房层(1),所述的外房层(3)采用复合吸音材料制成,所述的内房层(1)采用复合隔音材料制成;所述外房层(3)的侧壁上设有外门(6);所述内房层(1)的侧壁上设有内门(9);所述的外房层(3)和内房层(1)之间设有空气层(2),所述的通风消音通道(4)依次穿过外房层(3)、空气层(2)和内房层(1)与内房层(1)的内腔(12)相连接。本技术采用房中房结构,从而提高了隔音效果,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推广。【IPC分类】E04H9/16, E04B1/82, E04H1/12【公开号】CN205063414【申请号】CN201520759144【专利技术人】许彬 【申请人】江苏欧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2日【申请日】2015年9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房中房结构的静音房,包括若干个通风消音通道(4)、穿线孔(7)和一个报警灯(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房层(3)和内房层(1),所述的外房层(3)采用复合吸音材料制成,所述的内房层(1)采用复合隔音材料制成;所述外房层(3)的侧壁上设有外门(6);所述内房层(1)的侧壁上设有内门(9);所述的外房层(3)和内房层(1)之间设有空气层(2),所述的通风消音通道(4)依次穿过外房层(3)、空气层(2)和内房层(1)与内房层(1)的内腔(1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欧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