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和科研用具的代谢笼,具体涉及一种高寒草甸鼢鼠代谢Μ?ι ο
技术介绍
鼢鼠,又名地羊,塞隆,头大而扁,视觉极不发达,故有瞎老鼠之称。体型粗壮,体长15?27cm ;四肢短粗有力,前足爪特别发达,大于相应的指长,尤以第三趾最长,是挖掘洞道的有力工具;尾短,略长于后足,被稀疏毛或裸露;毛色因地区而异,从灰色、灰褐色到红色。鼢鼠是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中危害最为严重的啮齿类动物之一。许多研究表明,由于鼢鼠的取食和挖掘活动,草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研究鼢鼠的食性和代谢活动,有助于了解其取食活动对草地生产力的破坏程度及其在取食后能量收支平衡的测算。鼢鼠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阴暗潮湿的洞穴中,空气流动性差,可长期在低氧环境中生存,具有较强的耐低氧能力,视觉严重退化,但触觉异常灵敏。由于鼢鼠的特殊生理特性,很多适用于其它鼠类的实验器材不再适合于鼢鼠。因此,针对鼢鼠的具体情况,专利技术或改进相关的实验器材能为鼢鼠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奠定基础。目前普遍使用的鼠类代谢笼形态大同小异,通过归纳总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无法控制笼体的湿度和温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鼢鼠代谢笼,包括呈上下分布的封闭式活动区和封闭式漏斗形粪尿收集区,两者之间通过滤网I(8)隔开,其中所述封闭式活动区外部一侧固定有底端延伸至封闭式活动区内部带有刻度标的饮水瓶(4),封闭式活动区内部相应的饮水瓶(4)底端处设可避免鼢鼠在饮水过程中将掉落的水滴混入尿液中的饮水台(7),在封闭式活动区内部另一侧凸出的区域内设食槽(6),所述封闭式漏斗形粪尿收集区内部顶端设用于导流尿液的引流锥(9),底端正下方固定连接带有刻度的集尿筒(13),并且引流锥(9)与封闭式漏斗形粪尿收集区内部两侧的漏斗壁(10)之间分别留有供尿液通过的间隙,其特征在于:引流锥(9)正下方设置有呈漏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晓明,李小刚,于应文,徐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