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荣煌专利>正文

线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85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线框结构,其由一框体及一上盖组成,上盖覆设在框体的顶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内设有数个隔座,隔座的底面设有水平状的压抵片,该压抵片设在框体内底面,隔座顶缘设有一道向两侧凸出的凸扣轨,该凸扣轨供嵌扣一顶片,该顶片底面中央设有一道C形扣块,该C形扣块直接由上向下嵌扣在隔座的凸扣轨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线体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框结构。参阅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现有的一种线框结构,其由一呈ㄩ形的框体10及一上盖15组成,其中框体10两侧片顶缘分别设有一道扣缘11,上盖15两侧设有对应扣缘11的勾块16,使上盖15可直接勾扣在框体10上,形成一个容置空间。现有的这种线框仅能用于将所有的线体集中在框体10内,没有任何分割的设计结构,因此,各类线体的磁场比较容易产生相互干扰的现象,且当该线框固定在壁面或高处时,使用者打开上盖15时,内部的线体容易掉落,从而造成检修的不便。参阅图3、图4所示,为现有的另一种线框结构,该线框的框体20两侧片分别设有向内弯折的扣块21,以供上盖26扣设,且两扣块21分别向下延伸设有相对的水平撑片22,框体20底面设有数个两两相对的扣轨23,该两两相对的扣轨23可供共同卡设一具有对应扣片240的倒Y形隔片24,且框体20在撑片22上夹设有一具有限位块250的覆片25,上盖26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的勾片27与压片28,使上盖26夹扣在框体20的顶缘。现有的这种线框结构,虽然可以克服上述图1、图2所示线框,容易使线体易干扰及不便检修的问题,但是由于其扣轨23是一体形成在框体20上,隔片24相对的位置也就固定了,无法完全依照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其次,由于其防止线体掉落的覆片25是穿插在框体20扣块21与撑片22所夹的空间内,使用时必须由框体20的自由端穿入,造成组装和检修的不方便;再者,这种线框的框体20在成型时,需要同时完成扣块21、撑片22及扣轨23的成型,无形间增加模具设计和制造的难度,增加了制造成本;另外,其隔片24的位置是固定式设计,使其通用性较差。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线框结构,其可增强通用性,且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易于组装和检修,制造成本低,使用效果理想。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线框结构,其由一框体及一上盖组成,上盖覆设在框体的顶面;其改进之处在于,框体内设有数个隔座,隔座的底面设有水平状的压抵片,该压抵片设在框体内底面,隔座顶缘设有一道向两侧凸出的凸扣轨,该凸扣轨供嵌扣一顶片,该顶片底面中央设有一道C形扣块,该C形扣块直接由上向下嵌扣在隔座的凸扣轨上。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隔座粘设在框体内底面,隔座的数量及位置可由使用者任意调整,以组成一个通用性高且成本低的线框结构。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线框结构,其中框体两侧片顶缘分别设有扣缘,上盖两侧缘设有与扣缘对应的勾块,上盖扣设在框体上。前述的线框结构,其中隔座压抵片通过一粘贴带粘设在框体内底面。图2是图1所示线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A是现有的一种线框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B是图3A所示结构的覆片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C是图3A所示结构的扣块和撑片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A所示线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隔座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现有技术部分10框体、11扣缘、15上盖、16勾块;20框体、21扣块、22撑片、23扣轨、24隔片、240扣片、25覆片、250覆片、26上盖、27勾片、28压片;本技术部分50框体、51扣缘、55上盖、56勾块、60隔座、61压抵片、62凸扣轨、63粘贴带、65顶片、66C形扣块。参阅图5、图6所示,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框体50内设有数个隔座60,隔座60的底面设有水平状的压抵片61,该压抵片61可利用一粘贴带63粘贴在框体50内底面,隔座60顶缘设有一道向两侧凸出的凸扣轨62,该凸扣轨62供嵌扣一顶片65,该顶片65底面中央设有一道C形扣块66,该C形扣块66直接由上向下嵌扣在隔座60的凸扣轨62上。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隔座60粘设在框体内底面,隔座60的数量及位置可由使用者任意调整,以组成一个通用性高且成本低的线框结构。参阅图6所示,如果有两种线体,使用者可使用一组隔座60即可将框体50内部分成两个格,当有三种线体时,则使用两组隔座60,即可将框体50内部分隔成三个格,本实施例有四种线体,采用三组隔座60,使框体50内部形成四个格,以将不同的线体置入不同的隔间中,避免线体间的相互干扰;再者,由于隔座60与框体50呈分离式设计,因此可根据各种线体的大小或数量自行决定各隔座60的位置,改变间隔的宽窄,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并且本技术可配合现有的各种不同的线框使用,可大幅度提高其通用性;同时,由于隔座60顶缘覆设有顶片65,该顶片65除可以避免使用者在检修线路时,发生线体掉落的现象,方便使用者的检修作业外,因为其可由上而下直接组装,故具有增强组装便利性的优点;另外,由于隔座60可运用在一般现有的框体50内,所以不需要再另外设计制备框体50的模具,仅需制造隔座60即可,从而可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线框结构,其由一框体及一上盖组成,上盖覆设在框体的顶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内设有数个隔座,隔座的底面设有水平状的压抵片,该压抵片设在框体内底面,隔座顶缘设有一道向两侧凸出的凸扣轨,该凸扣轨供嵌扣一顶片,该顶片底面中央设有一道C形扣块,该C形扣块直接由上向下嵌扣在隔座的凸扣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两侧片顶缘分别设有扣缘,上盖两侧缘设有与扣缘对应的勾块,上盖扣设在框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座压抵片通过一粘贴带粘设在框体内底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框结构,其由一框体及一上盖组成,上盖覆设在框体的顶面,框体内设有数个隔座,隔座的底面设有水平状的压抵片,该压抵片设在框体内底面,隔座顶缘设有一道向两侧凸出的凸扣轨,该凸扣轨供嵌扣一顶片,该顶片底面中央设有一道C形扣块,该C形扣块直接由上向下嵌扣在隔座的凸扣轨上,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隔座粘设在框体内底面,隔座的数量及位置可由使用者任意调整,以组成一个通用性高且成本低的线框结构。文档编号B65H75/00GK2563135SQ0224365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廖荣煌 申请人:廖荣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荣煌
申请(专利权)人:廖荣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