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6851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5:14
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包括深层地下土壤层、净化沟槽和植被层;净化沟槽嵌置在深层地下土壤层中,在净化沟槽的上方铺设植被层;净化沟槽与植被层之间铺设有透水层;净化沟槽之间的连接面和净化沟槽与深层地下土壤层接触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防渗层;连接面与透水层之间隔空有流动空间层;所述净化沟槽的底部为开口设置,底部铺设弱透水层;净化沟槽中内填有净化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的收集土壤层中的污染水,并将污染水引流到净化沟槽内,净化完成后将净化水直接排放下渗到地表下,维持地表水的各项性能,具有多种生态环保优越性,也同时不影响地面上的景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代工业发展、生活需要,工业废气排放导致空气酸度增加而导致酸雨,酸雨直接伸入到土地地表下,会破坏土地的酸碱性,从而导致地表生态环境破坏。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其下渗水也会破坏地表环境。且由于这些带有污染破坏性的下渗水在地表下流动方向不均匀,污染破坏力度强。人们无法控制地表下渗水的污染情况,后续就会产生众多污染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能够集中处理下渗水的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深层地下土壤层、净化沟槽和植被层;所述净化沟槽嵌置在深层地下土壤层中,在净化沟槽的上方铺设植被层;所述净化沟槽与植被层之间铺设有透水层;所述净化沟槽之间的连接面和净化沟槽与深层地下土壤层接触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防渗层;所述连接面与透水层之间隔空有流动空间层;所述净化沟槽的底部为开口设置,底部铺设弱透水层;所述净化沟槽中内填有净化填料。上述方案的解释及进一步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植被层的厚度多20cm,优选为20_30cm。2.上述方案中,所述透水层为砂砾卵石铺设,孔隙率为15-20% ;所述弱透水层为细卵石铺设,颗粒度在20-60mm,孔隙率为10-15%。3.上述方案中,所述流动空间层的高度在50-100mm,优选为75mm。4.上述方案中,所述净化沟槽的宽为0· 9-1. 0m,高为0· 8-1. 0m,截面积彡0· 7 m2,且两条净化沟渠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 〇m5.上述方案中,所述防渗层为塑料薄膜构成。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的收集土壤层中的污染水,并将污染水引流到净化沟槽内,净化完成后将净化水直接排放下渗到地表下,维持地表水的各项性能,具有多种生态环保优越性,也同时不影响地面上的景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深层地下土壤层;2、净化沟槽;3、植被层;4、透水层;5、连接面;6、防渗层;7、流动隔空层;8、弱透水层;9、净化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包括深层地下土壤层1、净化沟槽2和植被层3 ;净化沟槽2嵌置在深层地下土壤层1中,净化沟槽2的宽为0. 9-1. 0m,高为0. 8-1. 0m,截面积彡0. 7 m2,且两条净化沟槽2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 0m ;在净化沟槽2的上方铺设植被层3,植被层3的厚度多20cm,优选为20-30cm ;净化沟槽2与植被层3之间铺设有透水层4,所述透水层4为砂砾卵石铺设,孔隙率为15-20% ;净化沟槽2之间的连接面5和净化沟槽2与深层地下土壤层1接触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防渗层6,防渗层6为塑料薄膜构成;连接面5与透水层4之间隔空有流动空间层7,流动空间层7的高度在50-100mm,优选为75mm ;净化沟槽2的底部为开口设置,底部铺设弱透水层8,弱透水层8为细卵石铺设,颗粒度在20-60mm,孔隙率为10-15% ;净化沟槽2中内填有净化填料9。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程度不同的酸雨落入地面,或者生活废水被违规排放到绿化土壤中,这些污染水透过植被层3,下渗到深层土壤层1中。经过透水层4,在流动空间层7内被引导至净化沟槽2内。净化沟槽2内的净化填料9将污染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其各类型污染物净化。净化后的净化水通过净化沟槽2底部的弱透水层8慢慢下渗到深层地下土壤层1中。整个过程中,污染水必须通过净化沟槽的净化才可以渗入流道深层土壤中,杜绝了污染水与深层土壤直接接触,造成过度污染。且两条净化沟槽中间的连接面也做了防渗处理,进一步杜绝了污染水接触深层土壤的可能。如此对污染水做了深度净化处理后,再排入到地下后,才可维持地下水的各项性能平衡稳定。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深层地下土壤层(1)、净化沟槽(2)和植被层(3);所述净化沟槽(2)嵌置在深层地下土壤层(1)中,在净化沟槽(2)的上方铺设植被层(3);所述净化沟槽(2)与植被层(3)之间铺设有透水层(4);所述净化沟槽(2)之间的连接面(5)和净化沟槽(2)与深层地下土壤层接触(1)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防渗层(6);所述连接面(5)与透水层(4)之间隔空有流动空间层(7);所述净化沟槽(2)的底部为开口设置,底部铺设弱透水层(8);所述净化沟槽(2)中内填有净化填料(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层(3)的厚度彡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4)为砂砾卵石铺设,孔隙率为15-20% ;所述弱透水层(8)为细卵石铺设,颗粒度在20-60_,孔隙率为10-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空间层(7)的高度在50-100_。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沟槽(2)的宽为0.9-1.0m,高为0.8-1.0m,截面积彡0.7 m2,且两条净化沟槽(2)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 1.0mo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6)为塑料薄膜构成。【专利摘要】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包括深层地下土壤层、净化沟槽和植被层;净化沟槽嵌置在深层地下土壤层中,在净化沟槽的上方铺设植被层;净化沟槽与植被层之间铺设有透水层;净化沟槽之间的连接面和净化沟槽与深层地下土壤层接触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防渗层;连接面与透水层之间隔空有流动空间层;所述净化沟槽的底部为开口设置,底部铺设弱透水层;净化沟槽中内填有净化填料。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的收集土壤层中的污染水,并将污染水引流到净化沟槽内,净化完成后将净化水直接排放下渗到地表下,维持地表水的各项性能,具有多种生态环保优越性,也同时不影响地面上的景观。【IPC分类】C02F3/32【公开号】CN205061700【申请号】CN201520773541【专利技术人】郏静达, 武涛, 刘军, 许盛凯, 曹翔 【申请人】江苏澳洋园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2日【申请日】2015年10月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深层地下土壤层(1)、净化沟槽(2)和植被层(3);所述净化沟槽(2)嵌置在深层地下土壤层(1)中,在净化沟槽(2)的上方铺设植被层(3);所述净化沟槽(2)与植被层(3)之间铺设有透水层(4);所述净化沟槽(2)之间的连接面(5)和净化沟槽(2)与深层地下土壤层接触(1)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防渗层(6);所述连接面(5)与透水层(4)之间隔空有流动空间层(7);所述净化沟槽(2)的底部为开口设置,底部铺设弱透水层(8);所述净化沟槽(2)中内填有净化填料(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郏静达武涛刘军许盛凯曹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澳洋园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