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胳膊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6752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胳膊固定装置,包括上臂固定板、下臂支撑板、下臂固定板、连接件、气力固定件,所述上臂固定板底部与下臂支撑板底部铰链连接,下臂固定板与下臂支撑板对置设置,下臂固定板位于下臂支撑板上方,下臂固定板连接件用于固定下臂支撑板、下臂固定板于胳膊两侧,所述气力固定件设于下臂固定板上,所述下臂支撑板下表面连接有固定带,固定带端部绕过脖子系紧,用于将胳膊固定于胸前,所述上臂固定板设置有固紧件,固紧件由固紧头及束紧带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造合理,通过气囊实现了密合压紧,夹持牢靠,避免患者骨块移位现象发生,上下臂之间固定板采用铰链连接,使胳膊可做轻微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属于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骨科胳膊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老年人由于骨质较为疏松,在没有外力作用,也就是在日常生活活动的情况下也极易发生骨折。而对于青少年或者是成年人来说,在平常一般不会发生骨折,只有在骨头受到极大的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如:撞击、高处跌落、车祸等,都会多骨头造成很大的伤害,从而产生骨折。而在骨折中,关节骨折和胫骨平台的骨折是最为常见的,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的发展,CT诊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各处肢体骨折的诊断率也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骨折通常表现为骨块裂痕或是断裂,治疗时通过骨钉、接骨板等将两个骨块重新连接到一起。但是骨块之间的愈合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此期间患者骨折部位很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从而造成位移,使得患者的骨折部位恢复不完全,恢复时间延长等。而在位移严重时,则需进行二次手术来重新调整骨块位置,增大患者的痛苦,并且延缓了愈合时间。因此,通常在进行了手术治疗后,都会通过一些固定手段来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减轻外力作用。通常使用为固定夹板,通过钢板等硬性材料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抵抗外部作用力。在胳膊发生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科胳膊固定装置,包括上臂固定板(1)、下臂支撑板(2)、下臂固定板(3)、连接件(4)、气力固定件(5),所述上臂固定板(1)底部与下臂支撑板(2)底部铰链连接,下臂固定板(3)与下臂支撑板(2)对置设置,下臂固定板(3)位于下臂支撑板(2)上方,连接件(4)用于固定下臂支撑板(2)、下臂固定板(3)于胳膊两侧,所述气力固定件(5)设于下臂固定板(3)上,所述下臂支撑板(3)下表面连接有固定带(6),固定带(6)端部绕过脖子系紧,用于将胳膊固定于胸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固定板(1)设置有固紧件(7),固紧件(7)由固紧头(71)及束紧带(72)构成,该束紧带(72)端部固接与上臂固定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范秋平季卫平姚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