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斗提机尾轮清料结构,包括:山形挡谷板部、挡谷部、上山形板、下山形板、固定板、防漏垫和支撑板。山形挡谷板部的下端与挡谷部连接,上山形板的顶端与挡谷部的底端两侧连接,上山形板的底端与防漏垫的顶端连接,防漏垫的底端与下山形板连接,固定板和支撑板设于上山形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谷物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皮带和尾轮啮合造成的破碎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斗提机的配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斗提机尾轮清料结构。
技术介绍
斗提机广泛应用在谷物输送上,输送过程中皮带和尾轮在啮合的过程中造成大量谷物被破坏。因此如增强斗提机尾轮清料能力,同时降低在输送过程中对谷物的破坏成为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斗提机尾轮清料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种斗提机尾轮清料结构包括:山形挡谷板部、挡谷部、上山形板、下山形板、固定板、防漏垫和支撑板,所述山形挡谷板部的下端与挡谷部连接,所述上山形板的顶端与挡谷部的底端两侧连接,所述上山形板的底端与防漏垫的顶端连接,所述防漏垫的底端与下山形板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支撑板设于上山形板的两侧。进一步,所述山形挡谷板部包括:山形挡谷板和山形挡谷底板,所述山形挡谷板与山形挡谷底板的表面连接,所述山形挡谷底板的底端与挡谷部连接。进一步,所述山形挡谷板为“山”形结构,包括:侧边和凸起部,所述侧边和凸起部居中设于山形挡谷底板的表面,所述侧边分设于凸起部的两侧。进一步,所述上山形板包括:上山形连接顶板、上山形连接侧板和上山形连接孔,所述上山形连接顶板与挡谷部连接,所述上山形连接侧板设于上山形连接顶板的两侧,所述上山形连接孔设于上山形连接侧板的两端。进一步,所述防漏垫包括:防漏垫连接顶板、防漏垫连接侧板和防漏垫连接孔,所述防漏垫连接顶板与上山形连接顶板的底端连接,所述防漏垫连接侧板设于防漏垫连接顶板的两侧,所述防漏垫连接孔设于防漏垫连接侧板的两端。进一步,所述下山形板包括:下山形连接顶板、下山形连接侧板和下山形连接孔,所述下山形连接顶板与防漏垫连接顶板的底端连接,所述下山形连接侧板设于下山形连接顶板的两侧,所述下山形连接孔设于下山形连接侧板的两端,所述下山形连接孔与山形连接孔和防漏垫连接孔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下山形连接孔与山形连接孔和防漏垫连接孔与提机尾轮轴贯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降低谷物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皮带和尾轮啮合造成的破碎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图。附图标记:山形挡谷板部100、山形挡谷板110、侧边111、凸起部112和山形挡谷底板120。挡谷部200、上山形板300、上山形连接顶板310、上山形连接侧板320和上山形连接孔330。下山形板400、下山形连接顶板410、下山形连接侧板420和下山形连接孔430。固定板500、防漏垫600、防漏垫连接顶板610、防漏垫连接侧板620、防漏垫连接孔630和支撑板70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图。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斗提机尾轮清料结构包括:山形挡谷板部100、挡谷部200、上山形板300、下山形板400、固定板500、防漏垫600和支撑板700,山形挡谷板部100的下端与挡谷部200连接,上山形板300的顶端与挡谷部200的底端两侧连接,上山形板300的底端与防漏垫600的顶端连接,防漏垫600的底端与下山形板400连接,固定板500和支撑板700设于上山形板300的两侧。山形挡谷板部100包括:山形挡谷板110和山形挡谷底板120,山形挡谷板110与山形挡谷底板120的表面连接,山形挡谷底板120的底端与挡谷部200连接。山形挡谷板110为“山”形结构,包括:侧边111和凸起部112,侧边111和凸起部112居中设于山形挡谷底板120的表面,侧边111分设于凸起部112的两侧。上山形板300包括:上山形连接顶板310、上山形连接侧板320和上山形连接孔330,上山形连接顶板310与挡谷部200连接,上山形连接侧板320设于上山形连接顶板310的两侧,上山形连接孔330设于上山形连接侧板320的两端。防漏垫600包括:防漏垫连接顶板610、防漏垫连接侧板620和防漏垫连接孔630,防漏垫连接顶板610与上山形连接顶板310的底端连接,防漏垫连接侧板620设于防漏垫连接顶板610的两侧,防漏垫连接孔630设于防漏垫连接侧板620的两端。下山形板400包括:下山形连接顶板410、下山形连接侧板420和下山形连接孔430,下山形连接顶板410与防漏垫连接顶板610的底端连接,下山形连接侧板420设于下山形连接顶板410的两侧,下山形连接孔430设于下山形连接侧板420的两端,下山形连接孔430与山形连接孔330和防漏垫连接孔630同一水平线上,下山形连接孔430与山形连接孔330和防漏垫连接孔630与提机尾轮轴贯通连接。该技术安装在斗提机尾轮上方,通过固定板500和支撑板700固定在斗提机尾部机筒内壁上。斗提机尾轮轴穿过下山形连接孔430与山形连接孔330和防漏垫连接孔630所组成两侧圆孔,安装在尾轴上的尾轮被保护在山形结构底部。防漏垫600采用聚乙烯材料制作,降低皮带在与防漏垫600间因摩擦而产生的损坏。当有谷物从畚斗落入时,先落在由山形挡谷板110和山形挡谷底板120的山形结构上,顺着山形挡谷板110的侧边111向两侧分流,部分落入上山形板300的谷物在落入上山形板300时亦向两侧分流,通过两次的分流,大大减少落啮合区域的谷物量,减少谷物的破碎率。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本技术还可以有各种变化。【主权项】1.一种斗提机尾轮清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山形挡谷板部(100)、挡谷部(200)、上山形板(300)、下山形板(400)、固定板(500)、防漏垫(600)和支撑板(700),所述山形挡谷板部(100)的下端与挡谷部(200)连接,所述上山形板(300)的顶端与挡谷部(200)的底端两侧连接,所述上山形板(300)的底端与防漏垫¢00)的顶端连接,所述防漏垫(600)的底端与下山形板(400)连接,所述固定板(500)和支撑板(700)设于上山形板(300)的两侧。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提机尾轮清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形挡谷板部(100)包括:山形挡谷板(110)和山形挡谷底板(120),所述山形挡谷板(110)与山形挡谷底板(120)的表面连接,所述山形挡谷底板(120)的底端与挡谷部(200)连接。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斗提机尾轮清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形挡谷板(110)为“山”形结构,包括:侧边(111)和凸起部(112),所述侧边(111)和凸起部(112)居中设于山形挡谷底板(120)的表面,所述侧边(111)分设于凸起部(112)的两侧。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提机尾轮清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山形板(300)包括:上山形连接顶板(310)、上山形连接侧板(320)和上山形连接孔(330),所述上山形连接顶板(310)与挡谷部(200)连接,所述上山形连接侧板(320)设于上山形连接顶板(310)的两侧,所述上山形连接孔(330)设于上山形连接侧板(320)的两端。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提机尾轮清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垫(600)包括:防漏垫连接顶板¢10)、防漏垫连接侧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斗提机尾轮清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山形挡谷板部(100)、挡谷部(200)、上山形板(300)、下山形板(400)、固定板(500)、防漏垫(600)和支撑板(700),所述山形挡谷板部(100)的下端与挡谷部(200)连接,所述上山形板(300)的顶端与挡谷部(200)的底端两侧连接,所述上山形板(300)的底端与防漏垫(600)的顶端连接,所述防漏垫(600)的底端与下山形板(400)连接,所述固定板(500)和支撑板(700)设于上山形板(300)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彤,
申请(专利权)人:捷赛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