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化带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354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化带排水结构,其包括透水方管与绿化带,所述绿化带与道路连接一侧设有一引水用的开口,雨水自开口流入所述绿化带,所述透水方管出口与下水道连接,所述透水方管具有一向下倾斜的角度,所述透水方管的四周具有透水功能;其中所述绿化带内土层结构包括自上而下分布的蓄水层、种植土层以及原土层,所述透水方管的入口设置在所述蓄水层,所述透水方管穿过所述蓄水层、种植土层进入所述原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将水引入绿化带中,并通过绿化带中的透水方管迅速将水排出,保证了路面不会有积水存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透水方管将部分雨水通过自身结构渗透进原土层,余下的雨水排入下水管道,减小了城市下水管道排水系统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结构,特别是一种通过绿化带将雨水通过渗透进土层与通入下水管道进行排水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道路中间和/或侧边绿化带设计一般高于路面,功能单一仅作为绿化美化装饰及吸收部分空气尘埃,不具有收集雨水及快速排除路面积雨功能。绿化带高于路面设计缺点是:降雨径流不能直接进入绿化带,需占用路面汇集到相间设置的雨水排水口,在路边雨水箅子受落叶、垃圾阻塞影响落水速度,在较大降雨时易导致大范围路面短时积水影响交通,近年城市多发的暴雨造成道路积水多与此相关。其次,城市道路路面在晴天会累积较多的轮胎磨损粉末、泄漏的各种油类、灰尘和其他垃圾,这些污染物在雨天会被雨水冲刷后进入排水管道。而国内目前设计的排水管道末端都是河、湖等自然水体,路面污染物随雨水进入排水管道流入自然水体,将造成自然水体的污染,并且此已成为主要的城市面源污染源之一。再就是,除了雨天产生外流雨水外,干旱季节绿化带浇水也是一个费时、费力、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的工作。此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区域内房屋、道路及其他硬化不渗水地面所占比例较高,而市政工程设计中,一般只进行排水设计,考虑的是如何将雨水径流排出城市地面,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化带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方管与绿化带,所述透水方管的入口设于绿化带表面,所述绿化带与道路连接一侧设有一引水用的开口,雨水自所述开口流入所述绿化带,所述透水方管出口与下水道连接,所述透水方管具有一向下倾斜的角度,所述透水方管的四周具有透水功能;其中所述绿化带内土层结构包括自上而下分布的蓄水层、种植土层以及原土层,所述透水方管的入口设置在所述蓄水层,所述透水方管穿过所述蓄水层、种植土层进入所述原土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念念汤俊怀邹泽民李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普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