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永青专利>正文

等离子体处理绿萝茎产生芽变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6149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0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等离子体处理绿萝茎产生芽变的方法,即将直径5-7mm粗的绿萝茎切成50-60mm长的枝条,将枝条下部浸在15-25℃、25-30mm深的自来水中,在日光下培养3周,然后用等离子体机处理,处理用剂量为0.1-0.3A,处理1次,并将处理后的枝条下部浸在15-25℃、25-30mm深的自来水中,在日光下培养,直到长出芽和根;当水培枝条的根长出30-40mm、新芽长出2-4叶时,移栽到固体基质的育苗钵中培养,培养条件是:15-25℃,每天9-17时要在阳光下培养;当育苗钵中培养的枝条长出5-6叶时就要定植于花盆中,当新芽的枝条长生长到20-22cm时,就表现出等离子体处理后产生的多种特定类型;将多种特定类型中选择出需要的个体枝条进行无性繁殖,即可获得性状较一致的绿萝新类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等离子体应用领域,具体涉及用等离子体处理绿萝的老茎产生芽变的 方法。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状态。它是物质固体状态、液体状态、气体状态之后的 第四种状态一一等离子体状态。1929年科学家第一次引入"等离子体"这个名称,等离子体 学科成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由于等离子体科学发展较晚,因此应用范围不普遍。近年来,等 离子体科学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主要用于航天实验、军事国防、金属切割、材料表 面镀膜、电子工业、核聚变能源研究等领域。等离子体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属于刚刚开始, 它开辟了等离子体应用的一个新领域,也为农业增产创造了新的途径。等离子体技术在农 业上的应用的现有技术均是对有性繁殖植物种子处理技术,还未见对无性繁殖植物处理的 报道。究其原因是等离子体处理已活植物体效果较差,如已发芽种子,处理后效果不稳定且 死苗较多,因此未在活体植物上进行研究,也未在无性繁殖植物的品种选育和生产中应用, 特别是没有在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卉上应用。 绿萝(Epipremnumaureum)又名黄金葛,原产中美、南美的热带雨林地区,为天南 星科常绿藤本植物,属于攀藤观叶花卉。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藤长可达数米,节间有气根, 叶片会越长越大,叶互生,绿色,少数叶片也会略带黄色斑驳,全缘,心形。绿萝具有很高观 赏价值,既能净化空气,又能充分利用了空间。但是,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绿萝品种单一,一 般品种都是黄、白斑绿色、小型叶片,难以满足广大花卉爱好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处理绿萝茎产生芽变的 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对绿萝老茎处理后,可使绿萝茎稳定产生芽变、进而从中选育出绿萝 的绿叶型、叶片变大型、叶色黄斑变大型、黄茎色型等各种变异新类型,以满足人们观赏所 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的,包括如下步骤: (1) 在冬春季节将直径5-7mm粗的绿萝莖切成50 - 60mm长的枝条,将枝条的下端竖直 浸在15-25°C、20-25mm深的自来水中,在日光照射下培养3周,备用; (2) 将(1)处理过的枝条用等离子体机处理,处理用剂量为0. 1-0. 3A,处理1次,使每 个枝条逐一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机; (3 )将(2 )处理后的枝条下部竖直浸在15-25°C、25-30mm深的自来水中,在日光照射下 培养,直到长出芽和根; (4)当(3)水培枝条的根长出30 - 40mm、新芽长出2-4叶时,移栽到固体基质的育苗 钵中培养,固体基质由草炭土、珍珠岩和粘土按体积比8 : 2 : 1的比例混匀制成,培养条 件是:15 - 25°C,每天9 -17时要在日光照射下培养; (5) 当(4)育苗钵中培养的枝条长出5 - 6叶时就要定植于花盆中,当新芽的枝条长生 长到20 - 22cm时,就表现出等离子体处理后产生的多种特定类型; (6) 从(5)产生的多种特定类型中选择出需要的个体枝条进行无性繁殖,即可获得性状 较一致的绿萝新类型。 等离子体处理绿萝茎产生芽变试验 1、试验方法 1. 1等离子体处理剂量试验共设11个处理,处理剂量分别是:〇. 1A、0. 2A、0. 3A、 0·4Α、0·5Α、0·6Α、0·7Α、0·8Α、0·9A、L0A、0A(对照),处理 1 次,对处理后死亡率低于 100% 的处理增加处理次数为两次;绿萝茎直径为5-7mm,均切成50 - 60mm长的枝条,每个枝条 的顶端上保证有一个芽,重复三次,考察产生芽变率、受害率和死亡率。 1.2等离子体处理绿萝茎直径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是:4mm以下、5mm、6mm、 7mm、8mm以上,均切成50 - 60mm长的枝条,枝条顶端上保留一个芽,处理为剂量0. 3A处理 一次,重复三次,考察产生芽变率、受害率和死亡率。 1.3等离子体处理后培养方法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是普通土壤扦插方法、无营 养成分自来水水插培养方法、加常规营养成分的水插培养方法,将30段直径为5-7mm绿萝 茎用等离子体处理剂量〇. 3A、处理一次后培养,重复三次,考察根、叶的生长速度。 1.4无性繁殖后代枝条和叶片的性状一致试验 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直径5-7mm100段枝条,处理为剂量0.3A,处理一次后,再进行无 营养水插培养后,栽植在育苗钵,生长到60-80cm时,从多种特定类型中选择出芽变个体枝 条进行了 5代的无性繁殖,观察后代枝条和叶片的性状一致。 2.试验结果 2. 1等离子体处理绿萝茎产生芽变试验结果 等离子体处理绿萝茎产生芽变试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当处理剂量较小时,即处理剂量在0. 1A-0. 3A时,随着处理剂量的 增加,处理后绿萝茎的芽变率、受害和死亡率随着增高。当处理剂量在0.4A及以上时,死 亡率为100%。对〇. 1A-0.3A处理就同一剂量处理二次数后,全部处理的绿萝茎死亡。由 此可见,适宜绿萝茎产生芽变的处理为〇. 1A-0. 3A、处理一次。 2. 2等离子体处理绿萝茎直径试验结果 等离子体处理绿萝茎直径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当绿萝茎直径较小时,绿萝茎产生芽变的机率较大,处理后绿萝茎的 芽变率、受害率和死亡率也较高,随着绿萝茎直径的增粗,处理后绿萝茎的芽变率、受害和 死亡率随之降低。当绿萝茎直径在4mm以下时,平均死亡率和平均受害率达到80%以上,且 后期栽培成活率也较低,因此,该直径范围的茎不是适宜处理区间。当绿萝的老茎直径在 8mm以上时,平均芽变率低于3%,因此,该直径范围的茎也不是适宜绿萝产生芽变的处理区 间。当枝条直径在5-7mm时,产生芽变的机率较高,平均死亡率和平均受害率在60%以下, 后期栽培成活率也较高,因此,枝条直径5-7 _为适宜绿萝产生芽变的处理区间。 2. 3等离子体处理后培养方法试验结果 等离子体处理后培养方法试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通过对培养50天和70天时绿萝生长发育的根数量、根长和叶片数三 个指标的考察,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枝条采用普通土壤扦插方法的根数量、根长均极显著 低于水插的培养方法(P<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等离子体处理绿萝茎产生芽变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冬春季节将直径5‑7mm粗的绿萝茎切成50-60mm长的枝条,将枝条的下端竖直浸在15‑25℃、20‑25mm深的自来水中,在日光照射下培养3周,备用;(2)将(1)处理过的枝条用等离子体机处理,处理用剂量为0.1‑0.3A,处理1次,使每个枝条逐一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机;(3)将(2)处理后的枝条下部竖直浸在15‑25℃、25‑30mm深的自来水中,在日光照射下培养,直到长出芽和根;(4)当(3)水培枝条的根长出30-40mm、新芽长出2‑4叶时,移栽到固体基质的育苗钵中培养,培养条件是:15-25℃,每天9 ‑17时要在日光下培养;(5)当(4)育苗钵中培养的枝条长出5-6叶时就要定植于花盆中,当新芽的枝条长生长到20-22 cm时,就表现出等离子体处理后产生的多种特定类型;(6)从(5)产生的多种特定类型中选择出需要的个体枝条进行无性繁殖,即可获得性状较一致的绿萝新类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青郭海荣郭沛荣李香莲赵忠爱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